文 / 陈幸仔 YouCore运营 交流微信:youcore12 前言 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职业规划?你觉得职业规划对你有用吗? 通过与大量职场人士的访谈,我得出了一个与我原先认知相悖的结论:尽量少做职业规划。 这个建议不是让你不做职业规划,因为职业规划还是能帮助一个人梳理梳理自己,并且建立部分目标导向的优势的。 但如果在做职业规划时,不注意避开下面这三大弊端,职业规划不但不能帮到你,反而会适得其反。 01、避开"行动力弱化"的弊端 职业规划的好处是可以指明职业发展的方向,并给出大致的实现路径。 但有人却会因为下面三个问题,不但不能享受职业规划的好处,反而导致自身行动力的急剧弱化。 1)纠结于职业规划的目标是否正确 我有个大学同学,大一到大三一直是妥妥的学霸,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 但自从大三暑假做了一次职业规划后,整个人就松下来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天天晚上往自习室跑。 原因是职业规划后,她不确定是应该接受本专业的保研机会、还是自己换个专业考研,或者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 她非常担心一旦方向选择错了,就会导致自己错失了本该有的辉煌未来。 整个大四就这样在纠结中荒废了:保研因为犹犹豫豫面试没过;考研因为下不定决心复习也没通过录取分数线;秋招因为不确定是否要工作基本上将好的公司都错过了。 最后临近毕业,为了拿毕业证书她才不情不愿地拿了一个offer勉强先工作着。 这些年我听说她还是一直在考研和工作中摇摆,不到三年换了5份工作,还是什么都没做好。 2)职业规划的目标过于脱离实际 还有人行动力的丧失不是因为纠结于职业目标的选择,而是在职业规划中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高到让自己彻底丧失了动力。 我亲身感受过一个真实案例。 我表弟刚工作一年就胜任主管了,升职那年是公司最年轻的主管。 他也特别得意,刚升职后的那个周六晚上,还特意来请我吃了一顿大餐。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表弟又来找我吃饭了。 这次的表弟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一脸的丧气,吃饭时跟我说现在什么都不想做,每天就是混到点就下班。 我就很好奇地了解下他的情况。 原来,按照他的职业规划,他去年就该当上部门经理了,但现在还是个小主管,就没啥动力了。 我安慰他道:"你才工作不到三年,机会还很多呢!" 但我表弟却说:"可我本来的规划是一年升主管、两年升经理、五年升总监、七年自己创业当老板的。现在经理都当不成,当老板肯定也没指望了,工作还有啥意思呢?" 我表弟就属于职业规划制定的目标过高,一旦实际情况与目标差距过大,人反而就丧失行动力了。 3)职业规划带来的虚假满足 不知道你有没有做过周计划或者月计划?是不是计划刚做好的那一刻就感觉特别满足,但第二天计划就没有再执行了?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小Bug:当花好几个小时做了计划后,大脑就误以为计划中的事都做成了,会有一种虚假的满足感产生,接下来执行计划的动力也就没了。 做职业规划跟做计划的原理是一样的,大脑也会为规划里制定的美好目标而产生虚假满足,然后就是躺着做美梦了。 以上三个问题如何才能解决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少关注规划,多聚焦当下。 你可以做职业规划,但只要每年或每几年做一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确定好当下第一步要做的事后,就可以放下这个规划,开始100%聚焦当下的短期目标了。 比起职业规划里的远期目标,当下的短期目标,才是你应该投入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逐的。 职业规划因为考虑的时间周期太长,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无所谓的心态:管它的,还有这么久。 但短期目标因为截止时间短,马上就要做到(比如这个周末就要将报告交出去),所以更能激发出你的行动力。 你想一想,比起十年内创办一家营收过亿的公司,先设定一个第一年存10万创业基金的目标,是不是后者会让你更有动力去实行呢? 02、避开"自我效能感降低"的弊端 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总是特别乐观,规划周期越长越是如此。 这是因为我们个体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这就是社会心理学里著名的自我服务偏差。 这种自我服务偏差,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一直存在,因为这种偏向乐观的偏差能够激活与奖赏我们和愉悦相关的脑区,提高我们自我满意的程度。 因此,几乎我们所有人都以为做好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就能顺顺利利走向终点。 但你未来想做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你现在真的能确定吗? 比如,1988年,欠债200万人民币的时候,任正非被迫选择创业,当时前途未卜,他能规划得到自己会把华为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吗? 人的期望,是会根据所处环境和个人心态能力而不断变化的,规划时很难考虑准确。 实际上,最终能真正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的人是远远低于1%的。 因此,对职业规划过于认真的人,就会发现自己一直会落后于规划的目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时间周期越长我们的规划就会越乐观)。 如果不能做到自我谅解,长期处于目标不能达成的状态里,自我效能感就会下降,严重的人甚至会变得"习得性无助",导致自信心的丧失。 所以,为了避免对职业规划过于乐观,降低自我效能感,你在做职业规划时要注意两点: 1)尽量不做太远期的规划(时间周越长你就越会做出根本达不成的乐观估计),在人类社会变化越来越快的这个时代里,最长控制在五年内为佳。 2)职业规划目标未达成时,不要自我责备,客观分析未达成的原因,调整后面的规划目标和自己的行动计划即可。 03、避开"职业规划路径依赖"的弊端 在目前这个奇点即将到来的时代里,社会需求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但社会需求决定了你职业规划的路线值不值钱。 比如,哪些职业未来会很值钱,哪些职业未来更有发展前途,未来又会有哪些有吸引力的职业产生,这些都是很难预测的。 而且社会需求的预测难度随着时间增长会呈指数倍上涨,职业规划跨越的时间周期越长,越难预测。 比如,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曾经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百货商店售货员,现在的职业境遇如何,可能你比我更清楚。 曾经象征着高薪与地位的空姐职业,现在已经更多地回归了普通服务员的本质。 因此,相较于对职业规划路径的依赖,更值得依赖的是你的技能。 把一项技能练到精通,你的职业发展自然会顺利得多。 专精技能有2个优势: 1)赢得不均衡优势 世界财富分配是不均衡的,在靠本事吃饭的领域,同样如此。 比如2020年,NBA理论最低年薪是89.8万美元,收入最高的球星是詹姆斯8820万美元,两者间相差100倍。 在其它领域同样如此,任一领域做到顶尖,你都是稀缺的,都能享受价格溢出。 有一位在学术界非常有名的老教授,讲话做事都比较直,直到退休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 "我这几天才知道原来不少人对我的说话方式有意见。" "但我就这样几十年下来了,因为我这个领域我就是全校最厉害的,他们愣是拿我没办法。" "所以啊,同学们你们还是要多锻炼自己啊。" 2)成功的经历可以迁移 成功掌握一项技能,不但能让你更有钱,还能帮你迁移成功的自信。 因为在之前掌握技能时,已经经历过低谷和枯燥了,所以它能让你在学习其它技能时,面对各种学习困难都能更坦然,毕竟曾经面临过了。 同样,技能学习的底层规律也是可以复用的。 精通一项技能后,你也具备了精通其它技能的通用素质和能力,比如耐心、好奇心、思维和学习能力等。 那什么样的技能更值得精通呢? 我的建议是挑选有时间门槛的技能。 有时间门槛的技能,必须通过时间来沉淀,而且随着你投入的时间越多竞争优势就越大。 所以如果你精通了,别人也就没办法利用年轻的体力和精力优势超越你,只能像你一样花时间熬。 04、总结 当目前境况不顺利时,把问题丢给难以准确预测的职业规划,显然是一个更具诱惑的选项。 但很可惜的是,职业规划擅长帮你做梦,把梦做得又高又远;却唯独不擅长把梦落地,不能帮你改变现状。 所以我建议你少做职业规划,偶尔花点时间去大胆地想一想就够了。 你更需要做的是: 1、多多聚焦当下,把99%的精力放在短期目标的实现上。 2、万一某个阶段的规划目标没达到后,要学会自我谅解,多关注未来怎么改进。 3、最好再专精一项有时间门槛的技能,这比你做再多的职业规划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