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1559-1626),爱新觉罗氏。满族。即清太祖。明朝后期,女真族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公元1582年至1588年,努尔哈赤首先统一了建州各部。以后又合并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各部和长白山东北的东海诸部。在统一过程中,创建了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1616年2月17日(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努尔哈赤宣布自己为金国汗,割据辽东,建元大命,定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于明天启六年(1626),活了67年,大半生的时间他都在战斗。曾经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最终却一败而逝;其经验、教训都足为后人鉴戒。 生逢不幸堪励志 努尔哈赤是明朝治下辽东建州女真人,姓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的祖父是觉昌安,父亲是塔克世,生有五子,努尔哈赤为其长子,生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老城)。努尔哈赤幼年不幸,10岁丧母,后母又对他不是很好,但他一直艰苦自立,磨砺意志。他的童年,正好见证了一句千古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努尔哈赤的成功不能不说与他童年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正是从小的奋发有为,为以后成就大业打下了基础。 明朝后期,东北的女真分成了三大部分,其大致范围是: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海西女真、浑河上游及长白山一带的建州女真及黑龙江下游及其以北以东地区的野人女真。 当时,辽东女真各部不仅同明朝之间矛盾加剧,而且各部之间也互相争斗,所谓"强凌弱、众暴寡"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其实这正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辽东各族主要是女真族人民,已厌倦长期以来一盘散沙的状态,强烈要求统一、要求进步。因此,努尔哈赤出现了,并且在这种需要下,他成功了。 不过,这成功来得并不容易。因为女真各部中,奋起从事这一事业的不乏其人,然而却都以败亡告终,最后,只有努尔哈赤成功了。 如海西女真首领竹孔革、仰迦奴、逞迦奴,建州女真的王杲、王兀堂等,大都落得个身死事败。原因是,他们要想奋起,不能不同时面临同明朝及同女真各部较量的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难度极大,一朝处理不当便立陷困境。 如建州右卫首领王杲,本"黠慧剽悍"者,他势力虽强,有一支能征善战的数万人队伍,应该说是女真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但他对明朝却采取了针锋相对、直接对抗的态度,绝不妥协,生打硬拼,恣意屠戮边将,扑杀吏卒,蹂躏边民,成了明朝必欲剪除的对象。 然而,努尔哈赤巧妙地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十三副甲起兵 明万历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83年,当时明军进攻阿台所据的古勒山城时,因为努尔哈赤的家族向来都忠于明朝,那时他的祖父觉昌安及父亲塔克世,就当了明军向导。谁想到,忠心没得来好报,城破时,二人却被明兵杀了。 年仅25岁的努尔哈赤勃然大怒,质问明朝,可明朝却仅仅以"误杀"之名搪塞过去。尽管努尔哈赤随即因父祖"有殉国忠",得到了明政府的抚恤:获敕书30道、马30匹,并袭祖父之职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但努尔哈赤是个热血猛汉,赏赐加官就能让他平息心中之火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杀父大仇怎能因一点儿赏赐就忘记?并且,努尔哈赤还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 因此,虽然接受了赏赐,但努尔哈赤对此却持有强烈的保留态度,不同意明朝所谓"误杀"的结论,而是一口咬定这是尼堪外兰唆使明兵所为,并以此为绝好的机会,当年即勃然而起,拉开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序幕。 尼堪外兰又是何许人也?这尼堪外兰是建州女真苏克素护河部图伦城主,也是助明朝攻打古勒山城的人。这位努尔哈赤的同部之人,比起努尔哈赤可是有威望多了,不仅获得建州女真许多部,包括努尔哈赤族人的拥护,更获得明朝的大力支持,并有传言说欲扶植他做所谓的"满洲国主"。这么一来,"族人信之",甚至有人为表忠心,还对神立誓要杀掉捣乱的努尔哈赤。 不过努尔哈赤根本不在乎这些,他认定尼堪外兰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定要擒获此人,以报仇雪恨。不论明朝如何解释说这完全是误杀,与尼堪外兰毫无关系,努尔哈赤一概不听,随即以父祖所遗十三副甲起兵,组织起数十人的队伍,走上了复仇之路。 果然,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战场一见便有分晓了。明朝的算盘打错了,尼堪外兰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努尔哈赤的对手,他强大的后台最终没敌过努尔哈赤的坚持拼搏。三年后,努尔哈赤除掉了尼堪外兰,为自己开创了新的局面。 张玉兴 辽宁铁岭人。1978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清史研究。退休前曾任清史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辽宁大学历史系、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并被聘为浙江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全清诗》筹委会、《百衲本二十四史》重印出版工作委员会学术顾问,及《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