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馆编辑部: 年轻人,不要让超前消费击溃你的生活。 01:
/90后人均负债12万?/ 我不喜欢借钱给别人,尤其是借给90后的朋友。因为他们当中不少人,花钱的速度远远高于挣钱的速度,注定还钱困难,会一拖再拖。 前室友小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月光族"90后。月入9000块,算是还可以的,但到了月末,花钱花得一分不剩,甚至还要举债度日。 市中心开了家网红店,不管消费高得多离谱,他一定得去打卡吃饭,还得呼朋引伴,买单时总是抢着付钱; 虽然当年还是单身狗一条,想处心积虑泡上广州土著款妹,报了一大堆价格昂贵的"迷男课程",更别提要打造自我形象,从衣服到鞋子,一身都是名牌; 前年他心血来潮,要学吉他,说要买吉他就要买个好一点的,找我借了2万块钱,说好年底还给我,可到现在,连影都没有。 更糟心的,是小凡的女朋友意外怀孕。 小凡的女友坚决不打胎。没办法,只能尽快结婚。只不过负债累累,手头很紧。 这一次,他又来找我借钱,但我只回了他一句:"没门。" 像小凡这样,从"月光族"进化到欠一屁股债的年轻人,显然不止他一个。 前段时间,传言香港最大投行汇丰银行,公布一组重磅数据:中国90后的年轻人,人均负债比高达1850%多,每个90后年轻人平均负债12万元。 根据经济学家的估计,只要人均负债比超过40%,就面临潜在的债务危机! 来源 | 财经三分钟 虽然随后有人出来辟谣,说90后整体没欠债这么多,这都是传言。但提早过上高配生活,大手大脚花钱,而让自己负债无数的年轻人,真不算少。 超前消费,恐怕会坑害90后整整一代人。 02:
超前消费 /让你陷入套路贷的骗局/ 想要超前消费,透支自己的未来,找亲戚朋友借钱,还有点难为情,开不了口,那么别着急,如今这个消费社会,想要借钱花,一点不难: 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在排队等着你,校园贷、套路贷、裸贷在组团引诱着你。 前些年,"校园裸贷"闹得沸沸扬扬,一大堆女生裸条,在网上泄露出来。 其中一名欠贷女生小李,最初就只是想要买个名牌包包,本来打算等家人把生活费寄来,就用这笔钱把钱还上。 但没想到,事情出乎她的预料,她的裸条直接被曝光在了网上。其实,人家借贷方,对于你还不还钱,压根不在乎,直接就把你的裸照,拿去卖钱了。 更可怕的是,放贷人会直接从"裸贷"女生中,选出愿意"肉偿"还债的,按照1000元一次的价格,介绍他人提供性服务。 连金星都忍不住叹息:"真便宜!" 来源 | 金星秀 这哪里是借贷,这完全就是出卖色相、作践自己。 此外,还有很多网络借贷,不要你出卖色相,但却要你的命。 河南一名大学生小郑,从2014年开始办理各种信用卡,从2015年开始接触各种网络贷款,利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个人电话及父母电话、手持身份证拍照等信息借贷,结果负债百万,无力偿还。 他留在世上最后一段语音:"兄弟们我就要跳了,在这最后的时候,真的很对不起大家。"绝望之下,跳楼自杀。 来源 | 华夏时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李涛早就指出:"校园网贷看中的是大学生旺盛的购买能力,却忽略了他们有限的资金来源。购买能力与资金来源的严重不匹配,极易引发盲目攀比,面子消费。" 年轻人疯狂贷款,只管眼前超出当下消费能力的片刻欢愉,哪管明天的洪水滔天。这一切,让超前消费,更像是90后年轻人们的一场临终狂欢。 03:
超前消费 /让你丧失对抗风险的能力/ 如今90后年轻人,之所以敢超前消费,他们一直生活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所以,他们看好自己的未来。敢于在今天,就透支自己的未来:衣服包包要买最好的,奢侈品他们买起来不手软,掏空家里六个钱包,负债累累也要在大城市买一套好房,买一辆好车。 但问题在于:明天一定会更好吗?我想,邻国日本的历史,会给我们一点启示。 日本在泡沫经济时代,经济虚假繁荣,老百姓好像手里都有点钱了,都开始玩超前消费,各种奢侈品,你需要的,你不需要的,都买得不亦乐乎。 90年代,日本成了奢侈品最大消费国,消费了全球68%的奢侈品。年轻人哪怕没钱,看到身边同龄人都有奢侈品,借钱都要买买买。 结果,后来泡沫经济破灭,负债累累的生活,难以为继,跳楼的跳楼,流落街头的流落街头。 知乎专栏"东瀛杂记"上看到一个真实故事。 日本人栗原桑,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日本数一数二的电器制造企业,随着工龄增长缓步上升,以为这辈子都可以吃香喝辣。 结果泡沫经济破灭,被公司分流到子公司,然后子公司又倒闭了,年龄又大了,高端工作找不到,低端工作别人嫌他学历太高又不要他,最后,失业保险,成了他最大的经济来源。 更可怕的是,他还因超前消费,欠着一屁股债。 20多年前,他贷款买下豪宅,欠下4000多万日元,按照当时他的高收入,退休前24年可以连本带利还清其中七成,到退休的时候一次性拿到3000万退休金,不仅轻松还清房贷,那时房价继续上涨,卖掉房子,搞不好可以再建一栋独立住宅。 可惜,他想多了。没了经济来源,不仅欠房贷,还因为全家之前各种高消费借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黑的白的金融公司,又欠下1200万的债,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催债。 最后只能卖掉房子还债,当年5000万的房子,现在只值3000万。妻子为了躲债回老家,他借住在妹妹妹夫家,但总觉得这么白吃白喝丢面子。 终于,有一天,他说"我出去一下"后,再也没回来。 他成了东京明治公园一带的流浪汉,露宿街头,靠捡拾旧杂志书刊维生,而且再也没跟家人联系过。 当你对未来乐观过头,使劲透支未来,丧失对抗财务风险的能力,那么,当那个残酷的未来真正来临之时,你将永远被拍死在深渊里,不得翻身。 前车之鉴,就在那里。 04:
/为什么非要超前消费?/ 为什么大家会忽略掉潜在的债务风险,哪怕从"月光族"变成"月欠族",都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停买买买呢? 原因不外乎几个方面: · 消费主义的洗脑宣传 伪女权营销号告诉你:"精致的女人,都自带烧钱属性。" 所以,你要买最好的包,用最好的化妆品,穿最好的衣服,吃最高档的餐厅,明明拿着屌丝级别的收入,却早早过上了富豪级别的精致生活。 消费主义的洗脑宣传无处不在,他们传授的道理狗屁不通,但却成功打开你内心欲望的阀门,然后,欲望主宰了你的人生。 · 过于爱慕虚荣 鲍德里亚曾经说过:"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所以,很多价格昂贵的消费品,倒不是它们本身有多好用,有多值钱,而是它们提供给了那些爱慕虚荣的人,一个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符号。 朋友圈有个很奇葩的姐们,她发到朋友圈的每一张自拍照,她的LV包包,一定会C位出镜。你大概以为,她应该非常喜欢LV包包的设计和款式吧?其实也不然。 她在私下里也很实诚:"要不是为了拍照给大家看,我才不买LV呢!" 因为别人有名牌包包,我不能被比下去,也得买一个; 因为别人有iPhone手机,不能被人看扁,我也得买一个; …… 爱慕虚荣,这心态是没有止境的。人比人,要气死人。别人有的,你得有;别人没有的,你也要有,这种消费观念,你不借钱消费,怎么可能玩得起? · 消费成了人生唯一的满足感来源 还有很多人,既不是被消费主义洗脑,也不是自己的虚荣攀比心作祟,仅仅在于,他的人生过得很无聊。 前同事薇薇,就是这种人。 她做了一份她不喜欢的工作,每天没动力好好提升自己,没法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最关键的是,她也没别的爱好: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做运动,不喜欢旅游,连看电视、打游戏也都不喜欢。 结果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就成了:买买买。 每天下了班,就开始刷小红书和手机淘宝,各种人家种草推荐的东西,毫不犹豫就下单买了。拆开快递包装那一瞬间,一下子幸福感爆棚。 只不过这种幸福感太易得,买完几天就消退,又得买更多的东西,才能维持这种幸福感。 有人劝她说,有些产品不需要买,那是收智商税的。她反呛回去:"要是活得这么理性、这么聪明,啥都不必买了,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结果平时爽了,活着有意思了,但每个月9号前,要还花呗的时候,就觉得肉痛了。 04:
放纵物欲不是自由 /节制消费才是/ 其实,要想避免掉入超前消费的大坑,也很简单,你只需要: · 合理的消费结构 有专家将消费分为三类:必需型消费、成长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 必需型消费,就是你要保证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消费。 所谓成长型消费,你去看与你专业、从事的职业相关的书籍,进一步的课程学习,锻炼身体,这些真真实实能帮助到你自我提升的消费,都属于成长型消费。 而享受型消费呢,你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衣服要买最贵的,车子要买最好的,这些东西只会让你一时爽,对你成长帮助不大。当然,如果你是美食家、旅游专栏作家,吃好的,玩好的,与你工作息息相关,这当然另算。我这是对普通人而言。 必需型消费,这是肯定要消费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应该加大成长型消费的投入,控制享受型消费的投入。 拿着屌丝的工资,过着土豪的生活,显然不合理。所谓活在当下,不管未来,基本都是自欺欺人的话,不要搭理。 ·设定存钱目标,提高个人储蓄率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街头随机采访路人,问他们:"什么时候,你会觉得有安全感?" 不少人回答:"银行卡有存款的时候。" 市场经济年代,钱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 没了钱,没了储蓄,你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辞职,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可能你还不敢死。活得累,活得战战兢兢。 所以,要想活得舒坦,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得存钱。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要想完成一个目标,最好要把目标分段来实现。 所以,每年要存下钱,不要指望我前半年大手大脚都花光工资,到年尾吃土,再好好攒钱,这显然不现实。 正确的做法是,每个月争取都要存下钱,只要要存下你工资收入的40%到60%,才比较合理。 · 克制冲动消费,买前要深思一番 有很多朋友告诉我,现在的广告文案都写得太厉害了,看完了情绪易激动,手一抖,就下单买了。 但买完之后,其实自己也用不了几次,或者觉得并不是那么划算。 这其实就是"冲动消费"。 这种情况其实很好解决。你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真的需要它吗?买了它,我会经常用到它吗?它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 如果回答全是"yes",那么好吧,可以买。 如果这还不行,你怕一时半会想不清楚,还可以花更多时间想嘛。 比如我,淘宝上买东西,都是先放进购物车,想了几天,觉得有些东西没必要,就剔除了。这套方法,让我省下了不少钱。 · 多培养点别的兴趣爱好 对于那种人生无趣,没啥爱好,只有买买买,才能带给他们愉悦感、幸福感的年轻人,我只想说:请多培养一点兴趣爱好啊。 看看书、锻炼做一下运动,多好啊。 尤其无论读书,还是健身,都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有投入就一定有收获。 而且书不一定要买贵的,甚至不一定要花钱买,你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也行; 健身,哪怕你去健身房办一张年卡,只要按时去,那亏本的就是健身房,或者你嫌健身房还是收费贵了,自己跑跑步,打打球,爬爬山,哪一样不比买买买更健康? 或者你看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多培养一点,分散一下注意力,让人生升华一下,有了更多的乐趣,才不至于专注于买买买上面。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你为了过高配人生,而超前消费,负债累累,买了无数你本来不是真正需要的商品,自以为是它们的主人,其实那些没用的消费品,驱赶着你每日朝九晚五地辛勤劳动,你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全部在供养这些消费品。 谁是谁的主人?谁是谁的奴隶?还真说不定。 超前消费,你不是消费品的主人,反倒成了消费品的奴仆。 放纵物欲,从来不是自由,节制你的消费,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