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览,以及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读城——发现四合院之美"展览,以活泼可爱的文字、趣味盎然的创意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进入展厅,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有媒体发表评论称,如今的青少年越来越有独立的思想品格,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因此,博物馆应为青少年量身打造一些创意展览,用青少年习惯的语言,讲述他们关注和渴求的内容。(8月22日光明日报) 青少年学生既是博物馆的观众,也是文化和科学的传承与发展者。博物馆的参观者中,不乏青少年学生,但许多博物馆很难赢得青少年学生较高的"回头率"。博物馆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 目前,许多博物馆正在打破传统的传播方式,努力让形式更加灵动,除了展览和活动外,还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做志愿讲解员的机会。比如,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的"小小讲解员"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的"小小志愿者"等项目,让孩子们在接受专业讲解员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能认知和理解中华文明和科学知识,还要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最终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打破传播方式,创新活动形式,能使博物馆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也能打通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的通道。但笔者认为,讲好文物故事,才能让文物"活"起来,才能让博物馆"活起来",进而激活博物馆的"磁场效应",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一旦博物馆的"磁场效应"被激活,那么广大青少年学生就会经常徜徉在博物馆里。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记录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个故事。可以说,博物馆是故事的宝藏。孩子们都爱听故事,因而以讲故事的方式打开博物馆的大门,更能抓住青少年学生的心。因为故事能使简单的藏品或文物承载丰富的内容,能使呆板的藏品或文物生动起来。 如果给青少年学生讲文物故事,照本宣科,他们听故事如同听天书,那博物馆的"磁场效应"也很难激活。因此,博物馆要对原有的故事进行加工和提炼,把大众故事改编成儿童故事,让故事形象化、内容通俗化、语言儿童化、情节曲折化等,符合孩子们的听讲习惯。 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历史、认识文物、增长知识、提高见识、爱上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他们对藏品或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参观博物馆便会成为家常便饭。此外,还可建立电子博物馆,把博物馆搬上互联网,先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电子博物馆,对他们进行文物普及教育,再组织青少年学生实地参观博物馆,观看实物。 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和博物馆在"故事"中"活"起来,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感染和熏陶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