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初出茅庐,来到一家新公司。 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天都加班到深夜。老板几次三番提出要给他算加班工资,他都憨憨笑着说:不用不用。 这样的员工,是好员工吗? 从老板的角度看,毫无疑问是。他就好像是头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样的员工谁不爱用? 不过要是把眼光再拔得高一些,这样的行为就变得荒谬起来。 人的心理很奇妙。平时,他会习惯把自己的眼光关注在周围的环境上。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对他的个体心理产生影响。他要奋进,自然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边的人身上。不管如何,只要做得比他们强,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几千年下来,人们始终是这样过的。但是随着群体心理研究的深入,人们渐渐发现了这种行为背后的悖论。 加班,始终是一个相对值。就像看电影时大家都希望看得清楚些,而站起来毫无疑问可以有最好的视角。然而如果所有人都站起来,那结果又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样了。加班也一样。单次的义务加班不会对整体的工作氛围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它成为风气,那么大家的辛劳程度就和8小时工作时一样了。而且这种加班风气还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今天你义务加班一个小时,从而在整体竞争上更具优势。好,明天我就要加班两小时,把你比下来。于是乎,这种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结果就是大家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以后。 通常人们会觉得,认真工作,就一定会有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心理满足感。但无论如何,回报总是取决于自己的绝对努力 (自己究竟做了多少活儿)。这其实是个体心理的误解。实际上,在生活中人们的回报,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更多地取决于他在周围环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正是因为心理满足实际来源于相对位置,所以造成了这个错觉。这不单是宏观与微观的问题,更是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层次差异与人开的一个小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