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一早,送亲戚到火车站,好个北方小城的"三六九",如不亲眼所见,出门人爆满的程度绝对是想象不到。 火车站进站口和售票室排列的队伍走向一致,都在出站口结尾。伴随着车站内隐约传出的汽笛声,蜂拥出站的人流和拉乘客的出租车司机们,冲乱了进站的"长龙"。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位背着高过头顶宽过双肩背包的中年男子,由于他的包大,被一堆儿急于跟上买票和进站队伍的旅客,还有他身前身后出站的旅客,挤在出站口的栏杆里面,不论他怎样用力,就是挪动不了脚步。男子兜里的手机响起清脆的铃声:"妈,我这就去倒长途汽车,半后晌一定到家。"男子的本地口音并不大,但是购票和进站的队伍在他面前停止前移,一窝蜂的出租车司机也不再往前挤了,直等到男子从栏杆旁边艰难地"蹭"出来,大家凝望着蹒跚的背影,队伍重新在缓慢的前进中开始了拥挤。 我想起了母亲给我讲的邻居盛大妈,她家一共有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大多数在外地,铁路系统、部队工作,大年三十不能一起回家团聚。兄弟姐妹们商量,腊月二十五都能回来,索性提前回家团聚过年,我眼前仍然可以想象到盛大妈家团聚的热闹场景。看着出站口越走越远的中年男子,半后晌就能与家人团聚,他家半后晌就是过年。不论是提前团聚的盛大妈家的年,还是中年男子晚归家的团聚年,都能与大年夜微博、微信各种媒体晒出的年媲美,而且比他们的年味更浓。 时下,子女把父母接过来过年、举家到风景点、到乡下过年,"反向春运"成为新名词,合理避开"一票难求"和传统的人流高峰,在打拼的间隙,父母见到子女开心,见到孙子孙女也开心,兄弟姊妹见面更是聊不完的话题,大家都没变,有家人的团聚和陪伴就是过年。 年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年过与不过不是重点,毕竟时光不会为谁停留。但重点是团聚,手机拜年,视频拜年,把时间花在玩手机、打游戏上面,不如与家人团聚一下。商海鏖战也有间隙,为国奉献也有休息,为爱情付出也不耽误团聚,团聚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亲情没有隔阂,有的只是一见述衷肠。离家在外回家欢聚,到新的地方新的家与亲人团聚,面对着面、手拉着手,能与家人团聚围炉夜话,那才是年的味道。 亲人团聚,并不是年年岁岁,随时随地想做就能做到的。即使亲情在任何一种仪器透视下,不会出现裂缝,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亲人不是随时都可以见了,不要等到沐然一惊,发现时光静止的时候,只能看着墙上的照片团聚了。 时间也叫光阴,不只是光,还有阴。不论多会儿回家,不管身处何地,相聚即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