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的高中学生认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与父母说心里话的只占21.9%,与老师说心里话的更是少得可怜,只有3.3%。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市重点(示范性)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上获悉,当代青少年与父母、师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 调查显示,课业负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网络工具传播压迫话语沟通、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等因素造成了孩子们与父母及老师的沟通渠道"堵塞"不畅。 参加这项调查的是上海市30多所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2000名学生。 全国特级教师、教育家表示,自己当了一辈子的教师,听到这样的调查结果,感到很心寒。她提出疑问,为什么父母和老师一开口,孩子们就觉得有代沟呢?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苦恼,当被问到自己最讨厌父母做的事时,36.41%的同学认为是反复唠叨,没完没了。26.45%的同学最讨厌父母窥视隐私,比如偷拆孩子信件、偷听孩子与异性同学打电话等。 家长表示,孩子能进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就表示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调查显示,约20.45%的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排名等。但父母们较少重视营造安全、和谐、民主、多彩的家庭氛围,欠缺培育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独立自信的心理和自觉自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问题都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主要矛盾及沟通壁垒。 此外,调查还显示,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把老师仅仅定位于传授知识的"学习上的权威",而缺少融洽的沟通氛围。学生们表示,平时较少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有些老师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缺乏主动的关心和疏导。 专家表示:学生应多体谅师长,学会感恩。而学校和教师也应反思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良性沟通环境中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