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爆炸过去将近两周,这一场爆炸让太多的人太多的家庭经历生死、经历失去、经历创伤。这场灾难让人心痛、震惊,可是不久,关于爆炸的新闻会撤下头条,关于它的一切也会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但对于亲历者来说,创伤可能会是伴随他们很久,甚至一生的课题。 相信现在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即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经为人熟知,但是灾难性事件对个体的影响是不同的。诚然这是一次群体事件,但是心理学人应该有这样一种认知——每个个体都独特且唯一,我们应该时刻带着这样一种尊重去看待。不是每个个体都会产生PTSD的症状,而症状本身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长、严重程度、治疗方式、预后情况也是因人而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灾难事件中个体经历的方式不一,受伤害程度不一,所以创伤的程度、表现和影响也不同。 第二是由于个体的认知千差万别。这可以用认知行为理论中的A-B-C来解释:A(activating event)激发事件,C(consequence)事件后果,而B(belief)即是个体认知。在任何情况下,激发事件与后果都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认知来起作用的。认知在这里是决定性因素,也是通过努力可控的部分。历经者对灾难事件的解释、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伤的程度。在遭遇重大创伤之后,个体的价值观会产生变化,也会对人生重新思考,他或她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思考和质疑中经历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新的价值观建立之日,就是创伤开始愈合之时。这一阶段也是创伤后心理干预最应该重视,并且可以有所作为的阶段。 第三,是由于个体所拥有的现实资源不同,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的支持和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的支持很好理解。社会支持则是指个体所拥有的能够提供物质和人际资源的社会关系。它使人能够感觉到被关心、被尊重、和被爱,可以是有形的支持也可以是无形的陪伴。在很多时候,创伤人群会产生一种"疏离感",这种时刻更需要身边的家人、朋友来为他保持一种温暖和信任的环境。 第四方面就是个体自身的应对机制(coping strategy)是否丰富和健全。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我们在过去的人生经历中提取出来的、尝试过的、行之有效的应对困难的方法、支持你度过难关的特殊技能和知识。他可以是一种简单的但是你深以为然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可以使在家庭或者文化中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格言、信念…任何能让你提取出来运用到当下的素材。 而灾难性事件除了伤害、毁灭和失去,还带给我们什么?我们在痛苦中进行人生的重新整合、重新定义所失与所得、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不曾注意过的景色、与自身向上的力量相遇。像压在石块下面的小草,也许有一天都惊讶于自己身负疼痛仍旧渴望向上生长的惊人事实。人本主义总是对人类的自我成长充满信心——人性的发展是具有建设性的,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倾向和潜力。我们相信,在你所有的经历、背景、资源的总和下,现在的你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的你,而将来的你,也会在自我成长的驱动力下,成为更好的你。 这样说并不是肯定灾难本身。我们且不谈这次纯属人祸的灾难究竟源自哪里,又是谁导致的,它造成的影响,对很多人、很多家庭的伤痛与毁灭都是巨大的、深远的。我们中的很多人最终都会找到一种方式,带着这份创伤生活下去,deal with it, live with it. 爆炸消息传出的第一时间,很多人都在祈福,继而很多人又站出来说,要问责,而不是点个蜡烛无关痛痒地祈福,因为这场灾难本来可以不必发生、很多人也完全不应该为此失去生命。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想置身事外,做个无可奈何的旁观者。祈福是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问责夹杂着更为复杂的情绪:震惊、愤怒、恐惧—正如一些网友说的,今日我不为我的同胞站出来,未来的某天,若被伤害的是我,可还有人为我遭遇的不公和不幸呐喊? 还有一个要思考的就是创伤事件的持续影响。例如在爆炸之后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二次伤害包括哪些?此次事件中不同人群可能会遇到的有哪些?持续多久?而我们能做的又有哪些? 对于经历灾难的人,言语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希望能有人从这些话里得到一点力量——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到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能够热爱生活。这是一种英雄主义、也是自我在挣扎之后,做出的一种选择。 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