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比选择更重要的是原则


  一方面,要对世界有清醒的认知,接近真相,把握规律;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想得明白,才能过得更好。通过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健全心智、提升能力,在这个复杂世界的动荡与挑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在这个群体性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如何能离自在感、高效感、掌控力更近一些?
  一、接受,没有哪一代人不焦虑
  不确定性的增加,是我们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
  十年前,有人选择去阿里巴巴工作,有人选择去亚马逊中国工作;有人选择买房,有人没有选择买房。如今,十年过去了,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一路发展,亚马逊却在前不久宣布退出中国。而当时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房的人和买房的人,在经济上和心理安全感上是完全不同的。
  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我们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现在已经没有一条保证能赢的路,也绝对没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可能会造成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变得焦虑。
  实际上,焦虑问题,每个时代都存在。我并不觉得今天的我们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更焦虑。
  我们的父辈那一代,知青插队落户以后,他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路?辞去公职还是下海经商?国企可以分房,工作比较轻松,下海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却是巨大的。在这些选择面前,他们也同样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还记得父亲在42岁时,从社科院的研究人员跳到证券公司的时候,他的那种压力。
  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问题,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而每个选择都可能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只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焦虑的问题被凸显出来。
  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怎么面对焦虑?
  第一,抬头看世界,看新知。
  "看见",是学习的第一步。
  正如同我们的国家,从我们"看见"苏联的计划经济,到"看见"欧美的市场经济;
  从跟进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到引入股权激励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从沃尔玛肯德基式的标准化管理,到宝洁耐克那制作精良、动人心魄的品牌营销;
  从Twitter、OICQ、YouTube、Yahoo、Google、eBay、Amazon而演变出的微博、QQ、优酷土豆、搜狐、百度、淘宝、当当,到崇拜乔布斯的雷布斯……
  我们一直在学习,从宏观政策到商业模式,从资本运作到技术应用,直到今时今日,站在世界创新阵地的前沿。
  很难想象,如若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国际视野,我们能养成这样世界级的市场与企业。
  那么,对于个体而言,我们要做的,是抬头看世界、看新知。
  好消息是,这是一个提升视野的好时代。如果你想学习,课程之丰富,手段之多样,史无前例。
  第二,有学习的意愿。
  同样的智商、背景、经验,有学习意愿的人,总是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是因为这个重要的维度,我才敢说,世界并不只属于X岁以下的人。体力衰退、记忆力下降,年近X岁的我们,或许很难控制。
  而学习的意愿,无论40岁还是25岁,是个人选择。
  保持学习意愿所激发的热情、好奇、乐趣,可以超越年龄挑战。缺乏学习意愿的25岁,也并不少见。
  我认识3个胖了半辈子的前麦肯锡领导,通过系统锻炼彻底告别油腻。目测体重下降50斤,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这有多难。是在远超过25岁的年龄,他们选择了改变。
  第三,建立应对新的复杂性的能力。
  在成长路上,在被颠覆前,我们能够积累的,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具体知识,还包括通识。
  所谓通识,就是面对复杂性的能力。
  如今,科学技术被广泛使用。我们要善于找到应对技术世界的方法。
  在日常中,不是机械地做事,而是试图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回顾得失成败的原由,探索世界运行的规律。
  就像我和BAT的一个朋友吃饭,我俩拍着大腿盛赞他的实习生。95后,把一个小文档发出来,转成PDF格式,因为想到"你们是在手机上看,这样格式不变形"。他在分析场景,为人着想,预见缺陷,向前一步……他在建立应对新的复杂性的能力。
  二、寻找,找到不确定性的解药
  1. 定义问题,提升认知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会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在做好充分考量之后再做选择。
  任何事情,想清楚很重要。
  尤其在工作中,无论我们是什么角色,宁可前置思考、前置沟通:让自己想清楚,帮对方想清楚,大家都不清楚的就一起想清楚。
  越不熟悉的团队、越早期的项目、越陌生的任务,多想想、多问问,一般没错。一旦克服了磨合期,就会效率成倍提高。
  那么,怎么算想清楚了呢?想些什么呢?
  我在我的新书《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中介绍了麦肯锡有一个"定义问题工作表",我做了些修改。
  比如要沟通一个广告营销预算方案,在任务开始时,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
  ① 成果给谁看,给谁用?看的人是谁?
  ② 什么场景看/用?
  例如,这个广告在嘈杂环境里播放,所以画面重要,胜过配音。
  ③ 用什么方式提交想法?
  PPT还是word,流程图还是财务表,电话还是邮件,群里还是当面会议,长篇大论还是提纲挈领,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总之开工前先想想怎样能达成效果。
  ④ 怎样算成功?
  这个项目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衡量指标是什么,提升多少算满意……如果事先不能达成共识,后期全是泪。
  ⑤ 限制条件是?
  有多少预算,要招人么,可外包么,哪个部门能配合么……
  ⑥ 时限是多久?
  此处省略5000字。
  ⑦ 其他利益相关方是谁?
  还有谁需要参与决策、发表意见、提出需求、提供资源呢?(所以要排出时间,沟通讨论,这点非常容易漏掉。)
  ⑧ 最核心的要求是什么?
  回答了问题1~7,一般就能知道核心要素是什么。也许是风格,也许是时效,也许是预算,也许是精度。多问几句,抓住重点。
  ⑨ 哪些条件可以放松?
  没有完美的答案,做事也需要用二八法则。
  是要牺牲投放时间还是牺牲投放预算呢?沟通决策,提高效率。
  综上,看起来"定义"问题的工作量非常大,然而你会发现,不想就做,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多。
  在麦肯锡,每个项目、每个细分模块、每个小任务开始,大家都会一起坐下来,把问题"定义"一遍。渐渐地,这种训练会成为你的本能,能更快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澄清问题了。
  2. 多听意见,再做选择
  无论是生活或者工作,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跟成功人士靠近,跟周围的榜样靠近,听听这些人的看法和意见。无论我们收到的是什么样的信息,最终都是我们自己做决策。
  你需要的是信息,最后的选择权在你手里。
  我人生做过的每一个决策当中,凡是问的都比不问的强。
  在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叫做价值观的单一化。发展得好,有名有钱,人们就认为你很成功。但是,那些不够有钱、不够有名的人,就很难快乐吗?不是。
  我喜欢麦肯锡,在我眼里,它的好,不是因为它是咨询公司,咨询只是提供了一个不断被客户雇佣去解决新难题的环境,而是因为,在面对这种"不断解决新难题"的挑战中,它构建了一套精英主义体系,并告诉每一名雇员:
  你的客户值得最好的。
  你做的事是最重要的。
  你是最有潜力的。
  你的团队是最优秀的。
  因此,请你做成最好的。
  这未必都是真的,然而在这种追求的指引下,对职业经理人的早期训练就包罗万象——"压榨"潜能,从说话到写字,从做数到做人。
  和其他卓越的大公司没什么不同,和每一个不甘平凡的商场人也没什么不同。
  三、追问,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公司里的任务多种多样:文章、文件、邮件、工具、软件、广告、产品、App、网站、活动、计划、预算、流程、制度、简历、汇报、电话、会议……
  大任务,值得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讨论、推敲;小任务,花几秒钟过过脑子。
  时常,思考的过程没有多么复杂,无非就是那一句,"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一件事能否做成,有太多控制不了的因素,时代与机遇,背景与环境,天资与性情……
  而我们所能掌控的,只不过,是自己,是当下,是眼前的努力。
  既然做了,就尽量不折腾自己,不折腾别人,不被人折腾。从"想清楚、说清楚、问清楚"开始,然后把节约的生命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在麦肯锡,我们时常会做的练习是追问——so what。可以翻译为"所以呢?"、"然后呢?""那又说明什么呢?"目的就是想找到,我们到底要做的是什么。
  ① 追问目标
  在干活前,反复厘清这项工作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如前述营销预算案例,你心里可能会有一些不同层次的目标:刚开始,想做个营销预算,满足对方让我做预算的要求;
  接下来,想做出分析,能解答对方真正关心的问题;
  更进一步,希望这个分析不仅准确,还能让对方快速听懂、认同(如果不认同,也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向前推进。
  一直追问自己的目标,直到最后一层。
  ② 分析受众
  思考这次沟通,对方是什么人,TA有什么特点,TA在什么场景下接受这个信息,怎么更能让TA理解和接受?
  例如,TA很忙,所以要言简意赅、先说重点。
  TA看别人做的密密麻麻excel,很费时间,所以应该提纲挈领地说明结论、思路,帮助ta快速理解和接受。
  TA可能会问这些问题,所以事实与逻辑要经得起询问与推敲。
  ③ 压榨so what
  用so what来穷追猛打,十分彪悍有效。
  比方要开个例会,我想说,上个月销量是5000万元。追问:所以呢?
  同比增长了50%,超过目标30%,业绩很好。
  追问:所以呢?
  上月推广效果很好,因为有所创新,如XXX,XXX。
  追问:所以呢?
  这个月应该继续尝试XXX,预计可以带来……的好处。
  追问:所以呢?
  提出下步计划,讲明利害争取支持,讲清困难争取帮助。
  在层层追问下,从基本事实,到事实背后的启示,最终着眼于后续策略与行动。
  如果事先明确目标是"证明上次活动的成绩,从而争取老板对后续方案的支持",就可以更胸有成竹、直捣黄龙地进行沟通。
  那么,平时我们自己就可以扮演这个压榨者的角色。
  这3个练习,我至今每一天都在进行。练习的机会举目皆是,开好每个会、打磨每个方案、写清每个邮件。每多尝试一次,就更熟练一点。
  工作中,我们要追问。生活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应该一直延续。
  四、每一个选择,都是答案
  人们越来越多的面临各种选择,每一天,我们都面临无穷无尽的选择,拷问着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
  在长期的纠结与复盘中,我找到一个逃离"患得患失"焦虑状态的出路:先有原则,才有选择;选择错了,修正原则。
  1. 人生就是一道道选择题,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选择A,还是选择B,都是"正确答案",只是意味着取舍,意味着冒险。没有最正确的选择,都是要通过更多的努力让选择更正确。学会选择本身,比单次选对远远重要。
  2. 建立自己的原则,先有原则,才有选择
  如果你的"人生原则"是让你"挑战自我",你就去不断挑战自我。
  如果你的"人生原则"是"厚积薄发",你就去不断沉淀积累。
  每一条人生原则,定义着你是谁、你要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旦找到自己、认识世界、确立原则,当下的选择、未来的选择才会变得容易。
  3. 每一次艰难选择,都是测试自己原则的机会
  大部分情况下,原则与原则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只有必须取舍时,我们的原则才真正受到考验。
  对你而言,到底什么优先级更高,到底什么更加难以妥协?
  遇到不太合格的下属,是"bring the best out of people"(帮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更理想,还是"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理性?
  面对别人不同的意见,是"坚持自我"让你坦然,还是"从善如流"让你安心?
  这些艰难的选择,是一个个挑战,更是一个个机会。它迫使你拷问自己的内心,在纠结反复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更了解自己。
  4. 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是"错的";每一条原则,都可能是"错的"。没关系,应用它、测试它、修正它
  你的每个选择,都可能出现最好的结果。
  你的每个选择,都可能出现最坏的结果。
  这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预判,却不能准确预知未来。
  所以,当你做出任何一个选择,请接受"它可以是错的";但是,记得做出选择的原则,在后来的岁月中,回顾它、反省它、修正它。
  事后,可能你会发现"争取不确定性太高的机会"是一个错着,未来要更加稳扎稳打。可能你会看到"放弃梦想"是一桩蠢事,未来要更加坚定追求自我。
  "次次选对"是不可能的,"优化原则"而增加选对的概率,是非常可能的。
  5. 别人的意见只能参考,你的答案只能自己寻找
  歌德说:"所有的智慧早已被人想过。我们必须做的,只是尝试再想一遍。"
  将语录下载到手机上、印刻到脑海里,并不等于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
  你是唯一的,你是动态的,你是复杂的。我们只能一点点找到自己的原则,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答案。
  每一个选择,别人永远无法判断你有多渴望、你有多看重。在你是主角的舞台上,一旦你做出了选择,"观众"的意见也只能参考。
  如果出现最坏的结果,有人嘲笑你,你可以坦然面对——
  我建立了自己的原则,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获得了生活的反馈,我获得了宝贵的成长。
  一生很长,系统的原则比当下的选择重要,反省的能力比命好的结果可靠,建立自己的认知比听从圣贤的答案有效。
  知乎上有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个普通人?
  高赞回答是:当我意识到,我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努力。世界不是我们的,但是选择是我们的。选择才有后果,有后果才有反馈,有反馈才有领悟,有领悟才有精进。
  达利欧在《原则》中写道:"没有什么比‘明白现实世界如何运作’并且‘如何应对它’更重要的事。"
  在麦肯锡的七年里,我建立了一种"can-do"精神,遇到任何问题撸起袖子就上。正因为结果不可控,所以要竭尽全力控制过程。
  没有什么问题,用学习、方法、勤奋、坚韧和智力,是不可以搞定,或者尽可能接近搞定的。
  所遇到的所有能力问题,都是态度问题。
  这世界上到处都有挑战智商极限与情商高度的事儿,但阻挡我们的,往往是"这没意思,这很难吧,我不行吧,以后再说"的状态。
  是否能够自己动手、探索新知,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走得多远,变得多强,过得多好。
  "做得完"、"做得到"和"做得好"是不同的事。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努力,并且为自己喝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网站目录投稿: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