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实战对接研究


  【摘 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很多高校采用工作室制模式,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学生最终步入社会工作岗位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准备。而常规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毕业后加入企业实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工作室模式与企业实战之间进行对接,从而使学生具备工作的实战经验,继而满足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工作室制;企业实战;实践;对接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以老师理论灌输为主,但是等学生踏上社会,面对社会实践操作却感到无所适从。而企业在面对这样眼高手低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时候,还要专门对其进行培训,直接造成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浪费。于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断层,为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工作室制模式便应运而生。
  "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德国"包豪斯"工作室教学的成功之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以各专业方向的不同划分成的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教学群,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知识平台,其突出的特点是开放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所。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模拟或真实的设计课题,学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对项目要求进行了解、分析,最终完成的设计作业要跟实际市场需要密切结合。教师针对理论与实践对接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灵活教学。学生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测,查找自己与现实的差距, 再加以针对性的学习与提高。这样,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学生不仅理论知识得到消化、巩固和提高,同时自己的实践能力又得到检验,在这样宽松而实际的学习氛围中,極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工作室制作为学校连接社会的基础平台训练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工作室制教学与企业实战的差距
  工作室与学生参入企业实战训练是有一定的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目的不同。学校的工作室制主要以组织教学为主要目的,因为工作室依附于学校,而学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工作室只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工作室承接的课题设计更多的为了是完成教学的培养计划,要求严谨,可量化。而企业则直接跟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利益最大化,设计过程本身具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和制作周期,具有时效性和偶然性。在这种状况下,工作室无法做到正在进行的设计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完全相符,必然产生教学规律和设计项目规律的冲突。
  其次:过程不同。老师是工作室制的项目的承接者,又同时是教学的组织者,社会上设计项目的承接与洽谈一般都是直接由老师负责,转给学生具体去设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只是起到创意的构想和表现,研究的成分更大些,而少有考虑它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从而出现了"中看不中用"的主观设计。而企业则更注重功能,要求产品简单而实用。
  再次:环境氛围不同,学生实际的感受力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室的环境无法跟实际的企业环境相提并论。在学校,学生对老师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之间的竞争力相对企业也要小的多。而在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在其中,就缺少对企业的理解和把握。学生不仅要做事,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还应该学会做人。环境的转化和学生本身角色的转变对学生来说,冲击很大。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实战对接研究
  高速运作的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一到工作岗位就可以上手,为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因而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学生开始工作到具备独立完成设计项目的能力,要3年左右的时间,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工作室模式与企业实战之间进行对接,改变目前很多高校在本科学习阶段偏重理论,到大四实习的阶段才让学生接触企业实战的问题。
  首先是角色的转变,工作室的老师变为项目经理,根据"企业真实设计案例",带领团队进行实战,学生变为企业员工,经过考核和选拔后的学生,全程参与不同类型项目的运作。学生在深入生活进行市场调查,在掌握材料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的结果作为设计的依据,并结合生产,尽可能涵盖从设计到实物制作的全过程,设计的切实可行与否不是由学生自己评定,也不完全由教师评定,而是市场、企业和客户等相关因素综合评定。
  其次在组织机构上,按照公司项目部门的模式,结合实际需要,由专业特色的各个工作室组成各个项目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划定工作范围和专业要求。
  在管理上,实行企业化管理,采用上下班打卡,每天相关的项目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付。并制定一系列完整的考勤制、工资奖励制、优胜劣汰等制度,让学生能切实的感受到真实的企业氛围。了解相关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与学校的不同之处,了解所知、所学在企业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包括技能之内的实践能力,培养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超凡的领悟力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从而具备工作的实战经验,缩短学校和企业的真实差距。
  在组织形式上,各个高校的工作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操作。如有的跟企业合作,开办实习基地,积极发展和培养与文化和市场相匹配的设计艺术应用性人才,做到教学、实践、市场环节之间优势互补。有的高校由各个专业特色的工作室组成模拟公司,采用模拟企业实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战训练等,这些形式都是值得借鉴的。另外,学校工作室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项目实战培训,指导学生的设计更好的与市场结合。
  四、结语
  阿恩海姆说:"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艺术设计形象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反映。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只有优化实战训练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工作室制模式和企业实战对接的尝试,才能真正的做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结合,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市场经济效益的结合。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网站目录投稿: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