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摘 要:直接涉外经济与贸易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最关键特征。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大多数高校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为适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需求,文章指出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及创新措施,对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全球化,需要有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去适应,而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意味着首先必须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否则. 这既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及专业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质量捍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无法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因此.培养和塑造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要任务。
  一、《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变动压力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对那些具有国际视野、良好英语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洽谈、用英语处理国际贸易函电和单据,缺乏市场竞争力。需要双语教学改革创新的压力巨大。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科特点需要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均用汉语进行这门课程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专业,但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进出口业务流程",从交易准备、交易谈判、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 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英语。
  3.高等教育改革动力
  目前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的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实验与探索。其实早在2004 年上半年教育部高教司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高校双语教学后,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纷纷加快了双语教学实践的步伐。
  4.当前的学生英语水平呼唤双语教学
  尽管一些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他们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是下降了许多,有待提高。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师师资力量较弱
  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离双语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高校中能够担当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双语教学能否成功实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只有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生外语水平有限且参差不齐
  尽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较强,但由于听说能力不足,导致教师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交流时存在障碍;另外,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双语教学的效果呈现两极分化,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主动,而英语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被动,这就给实行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3.教学策略不当且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译代讲,将精力放在对原版教材的翻译,而不是对专业知识的讲解上,最终使双语教学变成英语翻译课程;某些高校为了追求形式,在该课程双语教学中盲目加大英文授课比例,甚至采取全英授课模式,导致学生难以完全理解授课内容,并产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4.评价考核标准不完整
  教学必须有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但是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衡量双语教学效果时不能用以往一般的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目前中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双语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不仅缺乏考核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也没有教师的双语教学上岗资格认定标准。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学生的市场定位,合理组织双语教学内容。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及时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学术动态,删除陈旧过时和不适用的内容,补充贸易实践中已经出现而教材却滞后的新内容,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对进出口实际业务的跟踪。在整个教学中,按照国际贸易业务的开展程序,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假想为一个新企业的出口业务经理,从零开始,如何去拥有出口权,如何去获得第一张订单,处理订单过程中。
  2.运用多媒体直观双语教学手段。
  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有关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有个感性认识,可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材料,包括单证、照片等,丰富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提高,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课堂气氛始终轻松愉快。
  3.开展"模拟国际贸易"的双语实践教学
  (1)课堂模拟。课堂模拟是在学校内的课堂进行。例如海运提单(B/L)是使用最广泛的单据,如何取得这一单据,据单据取得的步骤,学生可模拟B/L使用过程中的托运人(出口商)、船运公司、船上大副,就其模拟角色开出相应的单,出口商最后拿到提单到银行议付,这一过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如何办理货物的运输,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单据才是结汇所用的有效单据。
  (2) 实地模拟。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进入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单位实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指导,据贸易业务,虚拟出类似的交易案例,从事签订合同、报关、报验等实践操作,然后由口岸专业人员、教师联合进行现场指导和评议。这种方式真实、直观,效果尤为明显。
  (3) 网络模拟。引入计算机全仿真模拟实训,实训的内容为真实的外贸业务,学生以一方交易人的身份独立全程完成一项业务,体验实际工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立帅,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2]韩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J],北方经贸,2014(02)
  [3]刘翔宇,《国际财务管理》教学设计——以强化思维能力为例[J],北方经贸,2014(02)
  [4]张纯,孙世鹏,FOB、CFR和CIF术语的异同点与简单应用[J],价值工程,2014(11)
  作者简介:万琳(1985.11-),女,汉,江西省南昌人,讲师,江西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网站目录投稿: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