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精选


  《三松堂自序》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软精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松堂自序》精选点评:
  ●存顺没宁。
  ●回不去的民国
  ●冯友兰故事集の既视感
  ●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大师真的有才华 很喜欢他讲的清华 联大的历史作者也是很诚实客观地写了自己 毛泽东也厉害,一句话看出他不老实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前半本写得很好,耕读传书之家,儒雅求学之人,可惜故事一转入解放后,文笔就急转直下,无法卒看,很明显是战战兢兢之状,如履薄冰,言语间诸多顾虑,屈膝卑颜,判若两人。慨叹。
  ●一部学者的成长史。
  ●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书;并分别阐释了蔡元培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序言中提出的该书的四大特 长: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同时,他认为胡适的 书,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很大篇幅,而对哲学家的思想则讲得不 够透,不够细。但无论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近代化方面,胡适的创始之功, 是不可埋没的。 与胡适的《大纲》对比,他认为自己的《中国哲学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 第一点是,向来的人都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 离坚白。"作者认为其实辩者之中分二派,一派主张"合同异",一派主张"离 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第二点是,程颢和程颐两兄 弟的哲学思想历来被认为是完全一致的。
  ●三联这个版本的装潢是我的最爱,老先生的政见蛮有趣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一):冯友兰自传
  这是冯友兰的自传。了解一个人的哲学观,最好也能了解一下这个人的生平。读了后才发现原来冯友兰当年级别很高啊,相当于中国学霸级别的人物,当过清华的校长。因为毕竟他是级别很高的人物,而且学术界人士地位比较超然,所以读他的自传,了解一下当时民国直到解放的那段历史,从他那个角度来看,真的还蛮有趣的。但之后的叙述XXXXXXX那段历史就很无趣了,甚至让我有些感慨,这自传都是80年代写就的了,仍然感觉那么XXXXX,情何以堪啊。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二):《左传》写法
  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论冯氏晚年为马列从者,绝对为愚钝无力分辨之徒。恰如《自序》"社会·建国后"部分,只叙述了自己的"后知后觉",但字里行间并非惋惜,而是冷嘲其中;在"哲学·五十年代后"部分,则成了对"全局高压"下的"委屈""自辩",1957年的"抽象继承"之论,实为冯氏对马列与中国现实的隐晦批评。文中对当时马列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陈伯达极尽嘲讽,"逻辑是哲学的基础",而陈伯达其人"逻辑相当混乱"。建国前之"上宾""院士",此后常有"良机"以表"不屑",使人不由同情其际遇两殊。于此亦可见冯氏对毛第二阶段后思想(见《中国现代哲学史》第七章)的究竟态度之一斑。综合全书,虽不乏有自辩之辞,亦不失为坦诚之心迹。2013.5.1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三):三松堂笔记
  社会: 辛亥革命是政治革命,是官权与绅权的斗争,20年代是社会革命,是对绅权的革命 资料真伪并不能断定它本身的真伪,只断定它时代的先后 胡适: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我同时指出,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哲学: 中西――古今――社会类型 金岳霖:真际好比一哥电影片子,实际好比一个映出来的电影,电影片子已经包括了全部的电影,在放映的时候,这个片子才一步一步显现出来 大学: 蔡元培光风霁月的气象 学问这种东西很怪,你若是有所为而求它,大概是不能得到它。你若是无所为而求它,它倒是自己来了 当时有一个中心思想:大学的主要工作,是传授和研究学术 北大的历史任务,主要的是打破封建主义的锁链。清华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展望: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国古典哲学中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看它是否可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来源
  三松堂,燕南57号54号门前的猫燕南54号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四):人生的境界
  碰巧晒书看到一张遗落在书本中的书单,读大学时所列,《三松堂自序》在其中。于是就借了一本,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这本自序分四部分:社会(环境)、哲学(专业)、大学(教育)、展望(信心),长短不一,作者称之为"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社会部分尤为精彩,作者记录了清末帝制、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工作学习经历,以波澜壮阔的变革为成长治学的社会背景,于娓娓道来中让读者窥见历史的细节——父亲任衙门大老爷的仕途之路;老家议员的选举闹剧;西南联大教学经历;文革时期知识分子改造……(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了何兆武的《上学记》)。
  高中课本曾收录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文章,我囫囵吞枣读完《三松堂自序》之后才知道"境界论"出自《新原人》(贞元六书之一)。冯友兰在《新原人》自序里写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可见,"境界论"并非时下报纸杂志上"心灵鸡汤",慰藉压力之下迷失自我的都市人;而是冯友兰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岁月里对社会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的哲学理念。本书第六章作者讲述了一段经历:1947年我在美国,遇见一位哲学教授,他说:现在美国教哲学的人,最怕碰见学生家长。家长问:"你教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有什么用处?"颇觉难以回答。这位哲学教授说的倒是实话。现在西方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所着重研究的多半是一些枝枝节节的小问题。问题越小,越可以成为专门的哲学。专业哲学家必须讲专门的哲学,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钻牛脚尖。对于可以使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反而不讲了。解决这些大问题,本来是哲学的责任,哲学家们忘记了哲学的责任,把本来是哲学应该解决的问题,都推给宗教了。当下,到处都是"杜拉拉",哲学类的书籍似乎被励志畅销书取代,这些升官发财之道、厚黑生存之术能否给人长久的指引,我不以为然。然而,脱离实际地高谈阔论又难免使人隔膜,忽略"当下要求"的境界追求无疑曲高和寡。《三松堂自序》的亲切在于它使我明白哲学体系并非凭空形成,周围环境和成长经历影响着作者的哲学观点,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并非一层不变的,鲜活的生命和厚重的历史交相辉映,才使学术理论研究具有扎实的现实根基。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提到: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我猜想冯友兰的人生目标不单是达到"道德境界",而且直指"天地境界",故而才会如此强调生命的实践与心灵的操练。一方面,他能够以治学为业——阐旧邦以辅新命——从而找到"安身立命"所在;另一方面,单纯的奉献社会又不足以概况他的追求,在自序里他写道:"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的免。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提及陶渊明,不免让我联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许是他本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认识,骨子里仍旧有旧式文人归隐之风。
  英国作家毛姆在《刀锋》里借主角拉里之口说出了"人的自我完善"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大意),因人性的软弱人们才不得不在爱情和事业上寻求自我价值。每个人的人生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书中所言: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三松堂自序》是一本朴素而有趣的书,如果哲学家不那么痛苦地作思考状,或许我们会更加愿意讨论人生。
  :精彩摘录:《周易 乾卦》的《文言》说:修辞立其诚。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这叫"立其诚"。自己有了确实的见解,又能虚心听取意见,改正错误,这叫走群众路线。如果是附和一时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吹捧,这就是伪,就是哗众取宠。1973年我写的文章,主要是出于对毛主席的信任,总觉得毛主席党中央一定比我对。实际上自解放以来,我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否定自己,批判自己。每批判一次,总以为前进一步。这是立其诚,现在看来也有并不可取之处,就是没有把所有观点放在平等地位来考察。而在被改造的同时得到吹捧,也确有欣幸之心,于是更加努力"进步"。这一部分思想就不是立其诚,而是哗众取宠了。(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五):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作者/十生
  冯友兰,想了解中国哲学就绕不过的一个学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一生写了很多本书,其中有些书里面的观点因为时势所迫或自身思想发展而有矛盾的地方,而只有他自己才能说清楚哪些是因为思想发展才那么说的。《三松堂自序》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冯友兰用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分回忆了自己一生的教育经历、政治遭遇、学术得失,既有诚实的记载又有朴素的反思,既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描绘了时代的大背景,又以一个86岁老人的从容说出了难得的剖心话。
  第一部分社会
  多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来反思清末帝制时期和民国时期的落后、腐败,在我们这些接受了很多年政治教条教育的青年来看,冯老得出的结论未免有点老生常谈、未免有点为马克思主义背书之嫌。然而读完全书就发现,真的是在为马克思主义背书,理论分析的那一套话语体系完全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说"马克思主义必定要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整本书读下来就有一种悲剧感,这真的是一个研究了一辈子中国哲学的现代知识分子说的吗?这真是中国哲学在国际上的学术代表说的吗?现在的学者如果这样动辄使用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工具,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证证明,一个是说明了其自身的理论水平低下,一个是说明了其把学术当游戏、当玩具。对冯友兰却不能这么评价,他是认真地,他确实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了自己的思想。
  第二部分哲学
  这部分总结了他的哲学研究之路、思想转变之路,这一部分不可不谓精要准确,想了解其哲学思想的人必读。但是只读精华有一个不好就是,不知道思想的产生过程就感受不到思想有多难得,推演过程有多美。除了可以了解哲学思想之外,这部分中还提供了许多做学问的思路,抽象地说就是这部分既有方法论又有认识论。
  思路:
  一、1927年冯友兰在燕京大学讲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认为子学的特点是标新立异,生动活泼,经学的特点是僵化、停滞,这是来概括时代的思想方面,进而从思想看出它们所反映的时代中整个社会的情况,冯友兰称之为:"从反映看出反映。"这种思路对于我们研究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史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路径,进而形成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理论反思、文学史理论的学术方向
  二、 冯友兰在流行的"信古"和"疑古"中提出的"释古"也很有意思。他认为,就文献资料来说,先要看它有没有内容,没有内容的真文献也没有多大价值,而有内容的伪作也可以是有价值的。因为真伪问题可能只是时间上的先后问题,不能真实反映秦朝思想也许可以反映清朝思想。我看到的不只是对真伪资料的态度,更看到这是一种开放的资料意识,就好比现在有些现代文学学者把当时的画报、广告等资料作为研究资料。在吸纳资料的过程中要开阔思维,不要被束缚,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走得更远,他认为研究者首先不是对所用资料判断真伪和是否有意义,而是通过研究者的加工处理,"把它们分类、分层;确定不同的段落和序列;区分它们的不同;找出一些元素;定义这些元素;描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三、 冯友兰主张"我们对于古代历史的解释,要尽可能把古代已经有的解释包括进去。"他认为古人的话有些可能"查无实据",但很大可能是"事出有因",所以不要认为古人荒谬愚蠢,大喇喇地去推翻前人观点。在各种观点中本着黑格尔所谓正反合的辩证法思维来做结论。
  思想:
  一、冯友兰在"理在事先"和"理在事上"的争论中提出"理在事中"。"每一个普通名词所指的都是一个具体的共相,它的内涵就是‘理’,它的外延就是好‘事’,理和事,内涵和外延,本来就是合在一起的,只是人的思维对它们加以分析,才显出它们的分别和对立。"
  二、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把人的精神世界(世界观)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共四种境界。这种划分让我联想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 "抽象继承法"
  四、 "我的思想发展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用地理区域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东方西方的差别。在第二阶段,我用历史时代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古代、近代的差别。在第三阶段,我用社会发展来解展来解释文化差别,就是说,文化差别是社会类型的差别。"这种说法乍看不知所云,可是把这个思想和中西对学术话语体系的争夺联系就有点意思了,比如现在西方哲学、西方美学、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十分盛行,很多学者就忧心忡忡的要打算通过加强中国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的研究扩大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而这种做法就像缘木求鱼一样,因为学科是一种话语体系,你在这个话语体系里不能用这种话语体系争夺话语权,却想着建立自己话语体系然后等人来跪舔,颇有些闭关锁国然后闷头造一个中国特色的弓箭去和别人在奥运会上比射击一样。你不是第一是因为技术不行,与工具何干?大家都是一样的工具。英法美俄也没有说德国哲学太牛逼我们我们别跟他玩。就中国学者缺少世界眼光,有狭隘的国别意识,和不可理解的文化上的冷战思维。就文艺学学科来说,我认为我们不是患上失语症,而是根本学的个半吊子,学得不够多做不出来原创性的理论工具,当然自己耍的不开心,自己没自信没成就还托词说是失语症。当然各个学科都可以有本国家本民族的东西,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请不要把自己在此学科中的失败归因于本民族的东西没拿出来。
  第三部分大学
  这部分着重写了民国时期的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共和国建立后的高等教育已不堪一提。大学里当时分学生会、教授会、校长三派力量,学生会可以赶走校长、教授会也可以赶走校长。那会儿大学里分神仙、老虎和狗这三种人,教授是神仙、学生是老虎、行政职员是狗。
  说道学校里的自由" 开什么课,这是教师的自由,至于这个课怎么讲那更是他的自由了。……至于学生们那就更自由了,他可以上本系的课,也可以上别系的课,你上什么课,不上什么课,没人管;你上课不上课也没人管。只到考试的时候你去参加考试就行。如果你不打算要毕业证书,就不去参加考试,也没人管。学校对于校外群众也是公开的。学校四门大开,上课铃一响,谁愿意来听课都可以到教室门口要一份讲义,进去坐下就听,发讲义的人,也不管你是谁,只要向他要,他就发,发完为止。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北大有三种学生,一种是正式学生,是经过入学考试进来的;一种是旁听生,虽然没有经过入学考试,可是办了旁听手续,得到许可的;还有一种是偷听生,既没有经过入学考试,也不办旁听手续,不要许可,自由来校听讲的,有些人在北大附近租了房子。长期住下当偷听生。"
  结语
  作为五四一代学人,冯友兰尤以其悲剧命运和现实表现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以今视古,有一部分人对在文革中丧失气节的知识分子颇有不满,这类知识分子就有冯友兰、郭沫若、周扬等人。甚至有些人以知识分子应具有反抗性为标准去苛责在文革中逆来顺受的知识分子,如钱钟书、老舍等人。对过去知识分子的这种种评价,虽看似站在道德高地以现代化的视野、规范化的礼义来品评人物,其实是因为才疏学浅的粗狂、对历史情境的陌生。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谈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时说:"对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尽桂传,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去了解知识分子的追求、奋斗和反思,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是和知识创造者联系起来的,是和人在一起的,是心怀感慨、口带喟叹的,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网站目录投稿: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