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微课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把微课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整体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中的困境,并给予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困境;解决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以往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更适合现阶段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在其中的重要性,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 一、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中的困境 (一)对微课概念缺乏明确理解 微课虽然在中职学校已经应用了好长时间,但是大家对微课的理解却众说纷纭。其实课程本身就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它可以是学科项目,或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如果对应到微课的理解上,那么微课是微型课件还是微课教学或者是微课程,大家对微课概念的理解比较混乱,这就会导致中职学校在设计和开发以及应用微课时找不到准确定位,不明白为什么要设计和开发微课,在设计开发微课后,也不能清晰认识到具体使用的方法和使用地方。 (二)微课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在中职学校的实践推广中微课的表现形式比较单调,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它普遍都以课堂教学片断为中心,采用的制作方式方法都是摄像机课堂拍摄和教师讲解,有的甚至是直接拍教师上课的画面,既没有后期设计和加工视频,更别说是配上文字和图片了,这样的微课形式缺乏鲜活,样式也比较单一,后面教师如果不变革微课的表现形式,学生就会对微课逐渐失去新鲜感,微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三)教学体系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的,其中也包括和微视频相匹配的微课件和微练习以及微反思等一系列辅助资源,这些资源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联性,并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和半开放的教学应用生态环境,针对某一节微课来说,它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程序,带有简短精炼的优点,但是微课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上,要把它升级到单元模块和学期学年,要整体考量和规划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如果不这样做微课的应用就很难做到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促进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发展的解决策略 (一)充分明确开发推广微课的目的 建设微课的本质是创新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微课本身具有简短精炼的特点,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突出知识的重点,并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它不仅仅是一个静态展示教学的活动过程,而是在综合分析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形式。因此开发推广微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体验上的个性化,进而来引发学生主動思考,完成先前制定的计算机教学任务。 (二)注重微课设计形式与知识含量的联系 在设计微课形式时一定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充分满足学生的视觉快感,让他们心情愉悦,同时设计时也不能过于追求动态化和可视化,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微课内容转移到微课的呈现形式上,这样既偏离了计算机的学习目标,又容易让学生养成不好的计算机学习习惯,在思维上产生惰性。因此,教师还要同时兼顾微课本身的知识含量,要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计算机知识储备情况,科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探索计算机新知识的潜能,进而主动构建新知识。 (三)完善中职学校微课的建设体系 微课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这些工作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才能有效组合各个成员,进行合理协调分工。建设完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应用平台,可以为计算机教学提供微课一站式的服务环境,它能够为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有力保障,既可以满足微课的上传、修改和发布需求,还可以满足教师对微课资源展开交流、评价和技术培训等一系列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目前大家对微课的设计开发和概念方面的理解还正处于摸索阶段,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才能明显看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要把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作为目标,在实际计算机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要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具体特征来科学合理设计和应用微课。 【参考文献】 [1]刘梅.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中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 科技资讯, 2016, 14(27):107-107. [2]陈浩.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5):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