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忍的艺术


  0七年读方方的《万箭穿心》,李宝莉的悲惨故事给人万箭穿心的感觉,今天重读,这种感觉依然存在。李宝莉和好友万小景,就是我身边的武汉女人,她们心直口快,热情泼辣,刀子嘴豆腐心。面对丈夫的出轨,她俩选择的方式不同,但悲剧的结局相同,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她俩在这"忍"字上做得不够好。
  什么是"忍"?"忍"就是能承受,能承受灾难的打击,能承受别人的嘲弄,能承受肩上的担子,也能承受孤寂的煎熬。在这方面李宝莉做得很好。丈夫马学武跳江自杀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把母亲送给她的"忍"字刻在心上。她咬牙忍住泪水,不想为一个不珍爱生命的人难过,她用一根扁担,这个最原始的工具挑起了一个沉重的家,一头是年迈的双亲,一头是待哺的孩子,起早贪黑,寒来暑往,在汉正街给别人挑货挣钱养家,她拿出常人不能想象的勇气和坚韧,承受住了艰难困苦的重压和不为家人理解的痛苦,这让她灰暗庸碌的人生绽放出美丽光彩,也让我们钦佩、感动。
  "忍"就是会克制,懂包容,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能克制一时的冲动,能克制外界的诱惑,遇事三思而后行,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原谅对方,理解对方。在马学武自杀之前,年轻气盛的李宝莉是不懂得"忍"的,她任由自己火爆的性子,对马学武张口就骂。出手就掐,完全不考虑一个男人的尊严和心理感受。即使丈夫凭借能耐升为厂办主任,带给她看得见的荣耀——一套湖景房,她仍然摆出"居家过日一直胜仗"的咄咄攻势,动辄吵闹,连八岁的儿子小宝也看不惯,想办法保护爸爸。李宝莉不懂克制情绪,体谅对方,直接导致丈夫出轨。家庭出现危机,李宝莉还是不能忍,电话报警,致使丈夫自杀,悲剧开始。
  忍是一种美德,是心性的修养,"知足常乐,能忍自安",造化主对忍者的回报是平安、祥和、康宁和幸福的。缺乏涵养的李宝莉不懂得"忍以养德"的道理,家庭出现变故也是情理之中了…
  丈夫的去世教会了李宝莉要"忍",可是,当她知道忍后,她又事事忍,处处忍,殊不知,"忍"不是一味付出,不求回报,"忍"也不是一味迁就退让,"打掉牙往肚里吞",有时是不明智的做法,在别人不知情时,过分地委屈自己,不能让对方感知底线的逼近,纵容对方无理的行为。这时,我们就不能忍,要沟通。公公婆婆还有小宝最初对李宝莉神情冷淡,充满怨恨,这可以理解,一来他们为人死心伤,二来也是对李宝莉先前行为的不满,李宝莉两次主动跪下,此时的"忍"完全应该,算是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慰藉老小。可是,当李宝莉用"忍"重塑自己后,她的善,她的孝,她的坚强充分显露出来了,隔阂却犹如一道厚墙,依然矗立在她和老小之间,老小不知道她赚钱辛苦,不知道她用心良苦,也看不见她的悄然改变,仍觉李宝莉罪不可恕,拿钱回来是应该的,婆婆不准她亲近小宝,不准她闯入他们的天地,更不想他参加公公的生日宴,在他们眼里,李宝莉就是外人,一个欠债的外人。李宝莉第一次觉察到这一点时,心里很是不平,找小景倾诉,找母亲倾诉,她本不想忍但还是忍了,她把这一切归咎于命运。
  这种忍就是逆来顺受。忍是有原则的,在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我们就不能忍。假如李宝莉自此每天早点收工,回家找公公婆婆拉拉话,诉诉苦,谈谈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怎么活,我想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心墙不是不能拆除。事实证明,两老也并非不可理喻,万小景把李宝莉卖血为儿筹学费的事告诉他们后,他们立即拿出了退休费,还说了几句暖心话。只要李宝莉和两老的关系融洽了,儿子内心的坚冰也就破了,骨肉之情也不会发展到敌我矛盾了。
  如果说李宝莉的悲剧人生是未能把握好"忍"的尺度,那么万小景的婚姻悲剧就是错误理解了"忍"的内涵。
  我们能忍受物质的贫穷,但不能忍受精神的贫乏;我们能忍受躯体的疼痛,但不能忍受尊严的践踏;我们能忍受人生的平凡,但不能忍受自我的缺失。这是对"忍"的正确理解,然而万小景把这些都颠倒过来了。为了钱,她不想离婚,她选择了"忍",忍受丈夫十天半月不归家,忍受丈夫在外左包一个右包一个,她靠丈夫的钱活着,用挥霍金钱打发日子的空虚,用物质的享受慰劳精神的煎熬。这种忍让她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真正的快乐,所以,一身名牌的她站在李宝莉面前时,不得不佩服这个被人呼来喝去的朋友。
  忍是一种艺术,它是百折不挠的坚忍,是顾全大局的隐忍,但一味的忍气吞声是怯懦的表现,是自我的迷失。从李宝莉和万小景身上,我们去领悟"忍"的艺术。
网站目录投稿: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