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茶界,一提到跟茶有关的书籍,首先必须搬出来的一定是陆羽的《茶经》。但在我说,我们先把过于专业的著作放在一边,不妨来聊聊最接地气的"茶书"。 老舍先生的《茶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出现在"变幻莫测"的茶界。我们从这部作品中发现,中国茶叶历来都有自身极其重要的角色需要扮演。而在过去,茶馆或许是最能表现世相的场所之一,也为茶叶扮演主要角色提供了必要条件。老舍先生曾说,"大茶馆,小社会",因此就有了一部伟大的话剧作品,同时也被拍成影视剧,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感"了。 我们在影视剧版的《茶馆》里看到,茶馆在过去的社会功能实在不小,几乎三百六十行都能在茶馆里露个脸,反正喝茶基本上是自己掏钱,又不需要看人脸色。问题就出在这里:茶行有茶行的规矩,茶馆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对茶客的态度,基本上就取决于喝茶人的身份地位。比如说,来者只要"高末",八成都是囊中羞涩的主儿。假如把"末"去掉,说给来客"上碗高的",那自然就是好茶。如果是倍儿有面子的茶客,问都不要问,直接给上乾隆皇帝最爱的龙井,八成都不会有差错。 甭以为这是在喝茶,这其实是在彰显身份。而对茶馆主人来说,开过很久的茶馆,各路人等分别是什么角色,甚至哪路货色,只要对方一进门,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喝茶的能通过喝好茶显出身份,卖茶的自然也能通过卖茶看出对方身份。这在过去是本事,练就这样一身本事,"天下谁人君不识"?现在也一样,茶店里的老板也好,打工的也罢,只要你进了人家的门,对方就能把你从头到脚看个清楚。 世界上任何一个行业,不分国界民族,只要开门接纳八方来客,都会养成一种"门缝里看人"的本事,或者叫习惯。下馆子,进酒店,行业人员照样"看菜下碟"。不过在餐饮行业,现在这样的现象少了很多,因为太势利眼的话,现在行业竞争那么激烈,星级饭店到处都是,如果顾客遭遇了"看菜下碟",下次一定不会再来。而不巧的是,这位顾客偏偏是个暴发户,那对饭店的打击还是很大的,白白错过一个VIP,老板知道了岂能不气得七窍生烟!所以,"门缝里看人",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 但是其他行业就表现得有点不太与时俱进。比如说旅游这样的服务业,坑顾客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本地人欺负外地游客的现象更是明显。而在茶行业,"看人奉茶"的行业"潜规则"似乎一直未变。你不懂茶,还没钱,没社会身份地位,那你活该喝"高末"。茶行老板通常喜欢以次充好,专坑不懂茶但又号称爱茶的"茶人"。卖茶还不会单纯卖茶,茶器、茶文化衍生品,甚至香器,都会成为你买茶时重点推荐的产品。可是我们再不懂行,一般性问题也能想来,如果对方察觉到我们不太懂行,一开口就给你推荐名茶好茶或名家作品(比如紫砂壶),那你用脚指头想想都明白,好东西怎么可能卖给一个"小白"? 《茶馆》里就把这样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掌柜的王利发看到信奉洋教的马五爷来喝茶,一般情况下问都不问,就让伙计专拣高价茶给他喝。喝完了结账,你一听价高了不高兴?没辙,您是有身份的人,不能为比别人多掏点钱就当面发火;再说,您还喝了好茶呢!因为这个,"喝好茶"就成了进茶馆各路人等"活出个人样儿"的生活目标,要不然就一辈子都得喝"高末"。有"高末"喝就要知足,有些人一辈子连"高末"都喝不起......这就是茶馆里的人生百态。不管你信不信,世相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抱怨茶行"缺德"。事实上,茶行也有自身的难处。比如说,收捐的收税的差官,收保护税的地痞恶霸流氓,还有那些个专靠坑蒙拐骗偷作为营生的各路货色,一看到茶行赚了钱,随后就来要那点"意思";你要不"意思意思",那你觉得好意思在这地界儿上待下去么?明知这些货色压根儿就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但你想相安无事地做生意,必须打发这些小鬼儿。《茶馆》里对此都有表现,而且十分到位。 我认为老舍先生在观察人情世态方面简直就是个真正的大师,而且还是世相走势的预言大师。直到今天,我们的茶圈还在熟人圈子里打转,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因有"前车之鉴"。你想做茶叶生意,上下左右不打点,不那么"意思意思",你做这生意也就会没有意思。这个话题点到为止,各位都是成年人,应该能琢磨来什么意思了。 《茶馆》里面不时提醒大家"莫谈国事"的这一条老规矩,现在应该还发挥着积极作用。世人从来都是抱怨这个世道如何如何,甚至自己所在的国家如何如何,听上去只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国家,就能在更好的地方如何如何。这一点,也正是《茶馆》提醒世人的。"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样,还不都是人类自己折腾的结果?国民或国家变成你不喜欢的样子,难道没有你的"功劳"?世人从来都是把坏的结果加在外部因素上,而很少有人反思自身。 比如说,《茶馆》里典型的旗人松二爷,有名的废物点心。他一辈子基本上没干过一件像样的正事,提笼架鸟斗蛐蛐吃喝玩乐就是他最大的爱好,哪怕进了监牢,宁愿自己受罪也不能让家里人拿他最金贵的蛐蛐儿换了钱救他出去。松二爷代表的是很大一部分国民,只要有"铁饭碗"端在手里,他们就不会操心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变了反倒让他们不快乐了,因为很可能那个"铁饭碗"就要没了。不下地劳作,不吃苦耐劳,但是还得有大鱼大肉吃,这样的好事只能是"在旗"的王公贵族。假如王公贵族落魄了,那么只能倒腾祖产,一直到祖上留下的那点家当全部折腾完了,自己也该到死的时候了。至于活着的亲人,爱咋咋地吧,无能为力了。 松二爷还是个非常典型的一心只想生个儿子的"封建"国民(此处"封建"打上引号,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人以生儿子为荣而生女娃为耻!),他为了要个儿子,被人骗到道观做苦力,花了不少钱买到的很可能是鸡屎鸟屎做成的"药丸",最后拿回来让老婆吃了。不过神奇的是,他老婆竟真的怀上了,而且生出来的真是个儿子——只是老婆大出血,高龄产妇一命呜呼。最后,松二爷意识到生个儿子也没什么卵用,看着老婆都没了,生个儿子干嘛?一命抵一命,还是啥都没有。儿子长大了,不幸又是个娘炮,在戏子最不值钱的年代,偏偏又喜欢唱戏。学了戏,给达官显贵去唱戏,被喜欢男色的治安局长给糟蹋了。 松二爷的这位儿子,最后也变成个破罐子破摔的主儿,从老爸那里"继承"了一身的吃喝玩乐的本事,可就是没有本钱。因为一口嚼谷,真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咸。像那样的戏子放在现在,估计是个很受欢迎而又赚了大钱的主儿。 松二爷的儿子虽是一副娘炮模样,可是明见着家里没米下锅了,他还死要面子不到茶馆唱戏赚钱补贴家用。在他的意识里,茶馆是个"没面子的地方"。但他跟他老爸松二爷一样,偏偏喜欢泡在茶馆里逗鸟斗蛐蛐。父子俩最大区别就是,松二爷认为茶馆是个让他长精神的地方,而他儿子则以为那是个让"角儿"掉价的地方。这两位大爷害得家里的二丫头一直成了老丫头还没出阁,离开这位二丫头,爷儿俩很可能都会给饿死,所以二丫头真就一直做着"丫头",直伺候到松二爷一命呜呼。 这样的情节出自电视剧版的《茶馆》,我个人因为特别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所以原著和电视剧都没少看,真是百看不厌。当然,电视剧版的《茶馆》跟原著相比改动很大,不过把老舍先生原著的精神内涵都表达了出来。 喜欢茶的朋友,不妨先看看《茶馆》,然后再研究《茶经》。毕竟,《茶经》里说的好些东西,我们有误解的,也有一错再错、干脆把错当成真的。而《茶馆》则更接近现代人的世相,你只要喜欢生活,喜欢茶,就应该喜欢《茶馆》——这是建议,不是强加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