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息差将大幅降低,商业银行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逐渐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摆脱揽储工具的阴影,走向正轨,产品设计和差异化定价的竞争将会加剧。 央行近日宣布,自7月20日开始,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只待存款利率放开,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逼近"最后一公里""。基于负债资源的争夺仍是当前推动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将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理财业务成利率市场化"先行军"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资本市场遭受重创,投资者纷纷转向稳健的银行理财市场。由于该年上半年央行实施的是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并对贷款规模进行限制,而市场资金需求依然旺盛,因此信贷类和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得以迅速发展。之后几年,监管层开始将理财产品纳入对银行进行监管的重点区域。时至今日,银行理财产品不断出现创新,与监管也进行着不断的博弈。尤其是2011年以来,在存贷比考核压力下,银行理财产品一度成了商业银行调节资产负债表的工具。 但毋庸置疑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使我国整个商业银行系统首次出现了突破利率管制的金融产品,它为投资者提供了"管涌",打通了个人投资者之前没法进入的投资领域,比如,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同业存款市场,甚至国际金融市场。 对商业银行来说,理财业务的开展增加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优化了收入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理财业务还可以实现银行信贷存量管理向流量管理转变,推进资产和收入结构转型,形成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方式。通过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将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定向投资于银行既有的信贷资产,可以实现存量信贷资产的转出,实现信贷规模转出,调整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在既定的总资产规模下实现更高的利润,从而满足信贷监管、资本充足率等的要求,减少经济资本占用。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债等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基础资产,这促使商业银行建立一套基于市场化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与监测系统,培养利率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切实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针对高端客户的竞争。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稳健的信誉和高品质理财服务来吸引大客户,并绕过了存款利率限制,这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突破。由于理财产品需要一定的资金门槛,这实际上就实现了大额资金来源对传统存款的替代,其利率也实现了市场化。并且,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业务,特别是小额存款,不会产生直接的冲击,只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的行为,促进了其理财意识的提高和对资金收益的追求,而这也正好符合了我国利率市场化中"先大额后小额"的改革思路。"中国农业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李国峰表示。 理财产品定价日渐差异化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息差将大幅降低,商业银行对传统存贷业务的依赖逐渐下降,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步摆脱揽储工具的阴影,走向正轨,产品设计和差异化定价的竞争将会加剧。 "银行理财产品定价首先是参照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银行存款具有"无风险"特性,而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投资者需要承担诸如政策性、流动性等风险,产品定价需在定期存款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上浮,来补偿这些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息差的大幅降低将倒逼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加大中间业务投入,在理财业务模式、产品设计理念等方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理财市场将开始出现分化。各商业银行定价策略将更加差异化,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将拉大。"李国峰表示。 "在客户定位方面,城商行产品多面向普通客户发售;国有大行面向中端市场的产品占比较高;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立足中端市场的同时,积极向高端市场拓展;外资银行则主要锁定高端市场。"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告诉记者,通过对银行产品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一些银行根据其自身经营特点和优势,在产品发行中形成了固定偏好的资金投向,并且随着理财资金投资领域的加大,逐渐构建出阶梯状的产品风险特征。这样,理财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银行理财市场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格局。 仍需配套措施护航 由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银行理财产品是表外化的银行负债,既规避了传统的审慎监管,也削弱了货币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为吸引资金,特别是利率差异诱发的存款搬家逐步显现后,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时容易片面开展价格竞争。因此,有理财专家提醒,监管部门应当重视理财业务的发展情况,业务监管应走向标准、规范、持续,确保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避免风险的过度积累。 为应付内部考核、外部监管、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需要,商业银行很多理财产品设计都是月末到期,这样资金在月末考核时体现为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信贷调控效果,影响了传统的货币统计M2、新增信贷等统计指标,加大了货币调控的难度。对此,李国峰认为,应针对性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管理,完善相关业务的监测监管,严格区分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分类标准,加强理财产品设计和理财合约的标准化,完善理财产品的相关统计、报送工作。 对金融机构来说,则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的水平,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客户需求和银行自身业务需求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理财产品,真正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定价能力的提高。 "从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来看,利率市场化加大了中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一旦流动性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清偿困难,危及区域金融稳定。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尽快推出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当前国内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业的脆弱性,适时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李国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