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外国教育史对中师教师教育的价值


  摘 要:教育史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在教师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师的教师教育还很少开设这门课程。在中师的教师教育中对学生开展外国教育史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教师专业思想和素养,完善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教师教育创新。外国教育史对中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 中师教师 教育价值
  教育史是教育学分支学科,是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學实践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是从历史学角度考察教育学。教育史重点在于具体地反映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而不在于证明教育史学科在其自身形成中的认识特点和研究方法。教育史不仅是研究和认识人类客观的教育历史,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将教育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加以描述和阐释。教育史这门学科,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分为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主干课程没有开设外国教育史,但是当今教育开放,我国正在与国外进行教育交流,因此,外国教育史对中师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内容
  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内容依编史的目的而有所不同。从广义的方面来说,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内容可外延至广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从狭义的方面说,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内容一般可分为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与教育机构史、教育立法史与公共政策史。近来,有人提出将课程史、教育方法史、教育改革史纳入教育史的学科内容。
  1.教育思想史
  教育思想史长期以来被看做是大教育家更迭史且备受瞩目。米亚拉雷《教育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Educational Sciences)第一章即对"教育的历史"给予特别的关注。米亚拉雷举出孔佩雷《对16世纪以来法国教育学说的历史评论》(1879)和涂尔干《法国教育学的演变》(L evolution pédagogique en France)(2卷本,1938)两本著作,说明最初的教育史研究涉及教育原理或教育思想的历史。
  教育思想史既包括教育史家对教育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又包括他们对教育史自身发展的见解。研究教育思想史不应疏忽教育史学思想的发展。此外,教育思想史还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现实息息相关。例如,德国教育史有着悠久的思辨哲学传统;英国教育史关注教会和国家参与程度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影响,显示出明显的对经验的兴趣;法国教育史则强调政治影响,以及教育制度在促进社会变革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美国教育史侧重公立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如何体现美国的政治和宗教价值观。
  教育思想史离不开对历史上教育家的个人研究。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要避免在编史工作中突出个别精英人物,代之以凸显历史场景。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9世纪,介绍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不是浓墨重彩地正面描写传主,而是在社会关系网中,借助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和刻画传主。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关于科学教育的大辩论,涉及复杂的历史场景和丰富的人物活动,涵盖了西方教育思想史的方方面面,适合教育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2.教育制度史与教育机构史
  教育制度史是教育体制化的产物。一般来说,任何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制度的规范下进行的。西方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19世纪。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以教学班为核心的学年制、学日制、学时制,以及关于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教育制度史主要研究教育的传统与变革、教育与社会变革这样一些重大题材。
  教育机构史主要研究学校和构成它的环境。随着教育定义被扩展,教育机构史又承担了教育的整个组织和体系的研究。这包括社会对个体或群体所施加的一切非正式的影响。学校的作用则体现在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环境之中。教育机构史更多地关注"制度外的力量""校外发生的事情"以及教育的"幕后合作者"。
  3.课程史
  课程史是外国教育史中较新的一个学科分支和研究领域。课程史关注学校课程的变革及其所显示的意义。美国教育家坦纳(Daniel Tanner)的《学校课程史》介绍了美国学校课程教育历史,坦纳对美国教育进行了思考,并为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方案策划。课程史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教育史学科和课程设置的直接联系。课程史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联系纽带。
  课程史的学习使教师懂得应该基于什么来建设新课程,以解决困扰的课程问题,然后进行课程改革。挪威教育学家昆德姆(Gundern.B)从形式上把课程史的范围划分为五部分:课程理论、课程思想和课程运动史;学校学科发展史;课程"法规"及其潜在的课程原则的发展史;课程指导思想和大纲的管理史;课程实践和课程改革史。
  审视课程史上的每一种课程发展模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代课程,深入了解课程发展潜在的危机和矛盾,并对课程改革的政治动机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二、外国教育史对中师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影响
  1.外国教育史的作用在于服务学科,更在于服务现实
  外国教育史对教师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外国教育史作为教育基本理论学科,能培养教师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外国教育史阐述国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教师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教育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思想与理念、优秀的模式和方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分辨的眼光和能力,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成为时代的教育先锋。
  2.外国教育史对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影响。
  外国教育史是教师专业化提升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师教师教育中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不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培养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教育实践者和改革者、形成新时代的教育精神、教育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正处于教师教育的转型阶段,没有明确的数据证明外国教育能确保培养出优秀的教师。但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富有竞争性的工作,中师师范生需要一门优秀的基础课程帮助其领略到不同的理念和观点。外国教育史的教育理念和观点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有些甚至对我国當代的教育问题有所借鉴及启示。外国教育史虽然不能传授给学生具体的教学技能技巧,但是它在形成未来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整体看法和价值信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对外国教育史的认真学习,学生对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也无法给出明知的、专业的判断。
  因此,很难估算外国教育史对教师成就的贡献,也很难了解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教师是否学过外国教育史有关。实际上,外国教育史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深度理解教育领域里关涉的教育问题。
  三、外国教育史对中师教师教育的价值
  在现代中师教师教育中,外国教育史对中师学生有以下价值:
  第一,学习外国教育史,有助于提升中师学生教师专业思想和素养。"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外国教育史可以让中师学生了解外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外国历史上的教育家的思想以及教育改革,更好地为教师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内在的基础。学习外国教育史,可以开启教师的智慧。此外,外国许多教育家敬业乐教的精神及其活动对于巩固教师的专业思想大有裨益,吸取外国教育史教育理论营养更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路径。
  第二,学习外国教育史,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善。外国教育史包括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部分内容。中师学生学习外国思想史,可以帮助提升教育理论,懂得更多的外国的教育理念,吸取其中精华,成为自己今后职业生涯中的知识装备。外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源泉,对中师学生、教师理论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课程,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完善。
  第三,学习外国教育史,有助于中师学生、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中师学生而言,学习外国教育史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日后工作。中师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教育史,了解外国教育家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的阐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第四,学习外国教育史,有助于中师学生未来的教育创新。中师学生的未来职业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必备的教师根本专业能力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创新。所谓教育创新,是指想到了前人没有想到的教育方法,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教育活动。因此,外国教育史为中师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教育创新的巨人的肩膀。可以说,不了解外国教育史就谈不上教师的教育创新。
  总之,中师的教师教育必须教学生学会读懂外国教育史,要把外国教育史看做活生生的信息,这些信息正在用它们自己的语言向其传授知识,使它们开口说话并能理解其中的语言正是每一位教师终其一生都需要完成的工作。因此,中师教师教育的培养,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教育史,不要目光短浅,坐井观天,一定要看得更远,才能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行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马晓斌译.学校的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3]菲利普·库姆斯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世界教育危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陈炳文.建议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教育史公共课—从开设外国教育史选修课的收获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1989(5).
  [5]詹姆斯.W.弗雷泽,周娜.教育史学科的重重困难[J].世界教育信息,2016(11).
网站目录投稿: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