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痛苦,从来不比失恋轻一些。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失业焦虑症。 年后的招聘会恐怕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2月26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里挤满了应聘者。这次招聘会大公司来得不多,求职者里也大多数都是毕业生。银行业务代表或者普通销售,对于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公司人来说,恐怕都不理想。 一场经济危机让本来朝九晚五的生活失去重心,一想到几百年没面试过了就不寒而栗;就算是自动辞职,初期的逃学式兴奋过去之后,就要面对空白的每一天和不知在何方的工作,这种"有劲使不上"也很痛苦。 然而事情可以不用这么糟。 2009年11月,李迅已经被部门里的"得势者"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在办公自动化行业的一家大型外企努力工作了三年,却莫名其妙摊上了办公室政治,还要被扫地出门。他郁闷,却并不着急。他拿到了一笔丰厚的赔偿金。他可以趁此机会理清思路,规划一下自己三十岁以后的职业方向。 工作7年的叶飞因为金融危机部门裁员而失业,他也拿到了一大笔赔偿金,正好用来还房子月供。他知道在自己这个行当圈子很小,只要耐心观察动向,应该会有收获。在家歇着时,他在看职业规划方面的书,并且生活规律一如既往。半年之后,他去新公司报到了。 "一手策划"自己失业的李莹哲,没有赔偿金的照顾,她看不到自己原来那份工作的前景,因此离开了那家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她觉得这是"摩擦性失业",也就是原因并不在于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自己到了需要思考未来的时间。 失业,没那么可怕吧?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待到失业再考虑失业这件事未免太晚,无论是想辞职还是部门里有风吹草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司人,头等大事还是:准备一笔钱,定个花钱计划吧。 在失业期里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给自己准备一笔钱 如果不打算"啃老",钱对失业期的人尤其重要。平时上班的日常开销可以省去大半,也应该量入为出做好相应的花销计划。如果不是单身,而是有家庭或者孩子的话,这一点就尤为重要。《第一财经周刊》的一份调查显示,54%的公司人没有失业准备金。在大多数裁员情况下,公司都会发放补偿金。但是万一没有,平时的未雨绸缪就能发挥作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还是留点钱以防万一吧。 停止自责,放松,保持乐观心态 如果是裁员失业,千万别让怒气绵绵不绝,找个机会发泄一下也就过去了,剩下时间应该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反观自身。其实待业是一个绝好的自省机会。平时工作占据了全部身心,很多问题都囤积着没有处理,正好利用这个空当思考一下自己的利弊得失,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别忘了看一下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免做出盲目判断。 大多数人在失业期刚开始的时候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好。李迅则是在不间断地旅游,短至江浙沪,长至海南、香港。他一直在考虑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最后他决定离开现在这个行业,去别的行业闯闯。至于具体要做什么,他还在想。 保持有规律的生活 失去工作对大多数公司人而言也就是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时间又回来了。既然如此,规划好自己每天的作息很重要。并非精确至小时,只是要保证自己还在一种有条理的状态下运转。留出固定时间运动、阅读都是好选择。 叶飞在失业之后的半年里依然每天6点起床跑步,早饭过后上网搜索招聘信息,下午看一会儿书再去上网,晚上则是陪妻子。在失业期里,他甚至获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平静,因为一个人在家,思考的时间被拉长。有时候去小区花园坐坐,体味一下生活节奏放慢以后的感觉。 修整你的职业规划 用平时不可能有的大把时间,比较全面地想一想自己喜欢做、适合做的工作。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为下一份工作的出现划定一个大致期限。再给这个期限加上一份应变计划。如果时间用完了,喜欢工作还没找到怎么办?思考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以便划清楚自己的底线做出妥协,要知道完美的工作并不是排着队出现的,在有机会的时候(即使这种机会和之前的工作相比看上去差别很大)不要太犹豫,要有勇气抓住它。 维持一定的社交 别把自己闷在家里,也别觉得失业是难以启齿的事,和朋友出去聊聊天吧。既能放松身心,也能保证自己与外界信息畅通,失业期也是很好的建立、维护社交网络的一段时间,不要荒废。没准还能利用朋友的网络找到新工作。 叶飞失业的时候很乐意跟朋友出去聚一下,因为那时金融危机,裁员歇在家里的人不少。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行情,总能缓解一些焦虑感,还能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