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浅浅妈妈育儿经】实用的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导语:自古老人看孩子成了一种责任,其实没有说法老人必须看孩子,但是为了让年轻爸妈能够正常工作,他们自愿帮着看孩子。老人带娃是尽情分,年轻爸妈也要参与,预防隔代育儿"阻断"亲子之情。 一提到隔代育儿,大家往往想到的是育儿矛盾,婆媳矛盾,不能光怪老人,如果年轻父母能够参与到育儿当中,那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不是老人的,不能因为有人看孩子,就当甩手掌柜。孩子长时间从爸妈身上得不到该有的亲情,就会依赖老人,而老人带孩子本身有其弊端,这就会导致隔代育儿的矛盾,我觉得隔代育儿矛盾的造成源头还是跟爸妈有关系,记住老人看孩子不是责任,他们只是在尽本分,在空闲之余还是应该自己带孩子。 01孩子面对爸妈"无话可说" 有个5岁的小男孩是留守儿童,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奶奶了,平时也就是过年回来跟孩子团聚几天。平时跟着老人的时候孩子很活泼,也很聪明啥都知道,会跟爷爷奶奶"叨叨"个不停。爸妈不回来,但是可以视频,但是每次看到爸妈的时候孩子就变得沉默了,"无话可说",僵持2分钟就把手机给老人了。 这种情况是留守儿童身上常见的,我小学的时候也是留守儿童,有一次暑假去爸妈那里,第一次离开姥姥姥爷那么久,到爸妈那里的时候我特别想姥姥姥爷,都哭了,但是我没有跟妈妈说原因,适应了2天才跟爸妈熟悉了。 这样的"寄养型"隔代育儿,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亲子之间,因空间距离而产生心理距离,爸妈应该想法缩短这种距离感。 02"爸妈不管我,我才不叫呢" 一个小男孩也是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中途妈妈回来待了一个月,但是在这期间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也哄他,孩子就是不跟他亲近,也不喊妈妈。奶奶问他为什么不叫,他说,"爸妈不管我,我才不叫呢。" 听到这话时,爸爸妈妈是不是很伤心?可能认为是孩子不懂事,但是在伤心的同时应该分析原因,长期和孩子分离,怎么让孩子与你亲近? 长期的分离,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也亲不起来,就跟陌生人一样,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真得注意了。 03我最喜欢姥姥,我怕妈妈,我讨厌爸爸 有个孩子平时就住在姥姥家,因为姥姥家离着幼儿园很近,到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才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但是妈妈和姥姥的育儿观念是不同的,姥姥文化素质高,对孩子生活无微不至,但是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了。 妈妈就想让孩子自己独立起来,但是自己又没有时间,只要孩子在身边的时候就管得比较严格,导致孩子挺怕妈妈的。爸爸平时更忙经常出差,不能陪自己,孩子就挺讨厌爸爸。 孩子跟谁待的时间长,就会更依赖谁,而且家人的育儿观念不同,也会让孩子选择对自己更宽松的方式。 04勿让隔代育儿"阻断"亲子之情 看到上面三个案例,爸爸妈妈和老人都应该反省,这样的隔代育儿模式对孩子的成长已经产生了影响。不管是谁看孩子,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宝宝健康成长,所以老人与年轻父母在育儿这事上,还是应该事先考虑一下,怎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 1)爸爸妈妈和老人多沟通 大家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是育儿方式应该对孩子有利才行,而且一致的育儿模式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妈妈不管多忙,也应该和老人经常的沟通,关于孩子的成长,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方式,有个统一的标准。 另外家人有育儿矛盾,也不要守着孩子表现出来,和谐的家庭环境才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智力培养。 2)老人的宠爱行为要收敛 老人对孩子一般都是很宠爱的,这种宠爱会让其失去原则,变成溺爱,溺爱的后果会让孩子养成任性、刁蛮的习惯,坏习惯养成之后就不好改了。 老人对孩子的行为爱包办,尤其是吃饭这事,总是爱喂,还让孩子边吃饭边看动画片,不管怎么吃的,只要吃进去就行。 有的老人还爱跟年轻父母争抢孩子,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就应该跟自己亲才行,不让爸爸妈妈碰。孩子最终还是要跟着父母,老人关爱孩子要有个度,大家都爱孩子,孩子才能正常健康的成长。 3)爸爸妈妈要多陪伴孩子 有些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或者是和孩子分隔两地,孩子与爸爸妈妈接触的时间少,会让亲子关系减弱,拉大了父母和孩子的距离。 但是在孩子小时候,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最好是能够亲自抚养孩子,多面对面的接触,不要因为有老人看就放任不管了。 爸爸妈妈应该多抽出时间关心教育孩子,和孩子培养亲子之情,别让他因为隔代育儿"阻断"了亲子之情,爸爸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你家也是隔代育儿模式,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和老人在育儿方式上多沟通,并且亲自参与到育儿过程中,预防隔代育儿"阻断"了亲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