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盗窃是一种常见的盗窃形式,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对"入户盗窃"不论数额都将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入室盗窃责任如何认定呢?下面就一起随本站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入户盗窃",是指为实施盗窃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盗窃的行为。 认定"入室盗窃"时,应当注意: 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也可以认定为"户"。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合二为一的门市,经营时间内不认定为"户",而在非经营时间,根据情况则可以认定为"户"。 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盗窃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盗窃犯罪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的,不属于"入户盗窃"。 入室盗窃的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入室盗窃的转化 入室盗窃和入室抢劫是极易转化的。很多案例中入室盗窃被事主发现后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常见的多为携带凶器)就转化为入室抢劫罪了。 经过小编为您分析的一系列家庭防盗小知识后,相信您对入室盗窃责任如何认定这个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入户盗窃不论是否既遂,不论盗窃数额大小,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希望大家一定要学法用法,严守法律底线。更多有关入室盗窃怎么处理等精彩内容,尽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