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我们不去评价柴静,因为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她都给我们带来了公益。但分析一下这个视频为何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确实能够为广大广告人提供十分有用的借鉴。 事情你已经知道了:前央视记者柴静,在离开央视之后,用一年时间做了一期堪称加长版《新闻调查》的视频节目,这部严肃的自媒体作品(若你还喜欢这么叫的话)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可思议地刷爆了朋友圈——不夸张地说,其影响力或许超过了柴静过往的任何一期节目。那么问题来了,传播是怎么发生的? 恐惧本能 首先无疑是人类的恐惧本能。 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尽管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之一就是分众传播(将这个世界切分成无数细碎的小共同体,蚕食着"大众"概念),但面对每个人共有的触及马斯洛最基本需求的安全问题时,哪怕乐观的国人已将雾霾编进了各种段子去调侃,还是会引发"大众"传播——何况新闻标题上出现了久未露面的柴静的名字。 没办法,人类大脑就是这么设计的,当类似"雾霾"这种字眼的信息进入大脑,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过滤器就是杏仁核,它总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寻任何可能威胁生存东西——嗯,新闻媒体最喜欢争夺的就是杏仁核的注意,"坏消息"总比"好消息"更容易传播。 进一步说,若从进化心理学上剖析,对于人类这种群体动物而言,就像《品牌洗脑》的作者马丁·林斯特龙所言:"恐惧有一种违背常理但又有趣的黏合力。通过塑造一个共同的敌人,恐惧把人们聚在一起。"无疑,雾霾是人们共同的敌人。 好吧,接下来让我们回到《穹顶之下》本身。 独立客观第三方 不知为何,在我观看视频时,脑中总回荡着王自如老师那三个经典标签:独立客观第三方。抛开阴谋论不谈,这部《穹顶之下》用这三个标签概括应不为过——不来自体制与官方,不来自任何既得利益者,甚至不来自一家新闻机构,它只来自一个人心中高悬的三个疑问: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该怎么办? 可以肯定,相比于央视这种中心化传播,且信息忽明忽暗的机构,尽管有"拿女儿说事"的质疑,但当为作品人格背书的是柴静本人,还是更易让人产生信任——你可以想象,如果同样的作品放在央视播出会有怎样的效果。 这也让我想起一件事,大概几年前,有媒体问白岩松:"什么样的价码能让你离开央视?"白的回答是:"没有任何物质条件可以令我达成这一点,因为我想做电视新闻,央视依然是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也许无可否认,白岩松的回答在几年前代表某种程度的正确,但如今,据柴自己讲,"这一年我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他人,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 嗯,如你所知,在一个人与人连接如此紧密,资源几乎唾手可得的时代,"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将不再被大组织垄断(至少在相对自由的地方),那么这时候,拼的是什么? 告别"标准件" 答案也许是,谁来报道将变得非常重要。 不少人说,这部《穹顶之下》其实并没多少"干货",从内容上看也谈不上震撼,毕竟雾霾早已有之,许多专业媒体和环保组织都曾在雾霾报道上投入巨大精力,为什么同样内容换成柴静讲,传播力度就会有如此差异?嗯,用最近很火的《从0到1》里的一句话解释就是:所有的斗争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相似。 毫无疑问,无论比特还是原子世界,"产能过剩"都是如今和未来的一个主旋律。优质内容太多了,如果你还纠缠在"事实层面"考虑传播,也许将或多或少陷入困境,因为真相是,很多时候,光有事实根本不发生传播——想想那些明星或者企业干巴巴的道歉。 在近两个小时的作品里,柴静一直以第一人称叙述。早在《新闻调查》当出镜记者时,其所谓"个人代入感"很强的叙事风格就遭诟病——尤其那些将"理客中"视为唯一准则的传统新闻人,他们生怕记者的报道里出现哪怕一个"我"字,他们希望每一篇新闻作品都是质量上乘的"标准件"。而这部《穹顶之下》恰好不是"标准件"——它有温度,与"人"有关,说直白点,与一位母亲有关。 关于传播,有种很经典的观点认为,任何优秀的传播品本质上就两个字:故事(story),而故事的四要素——对抗性角色,代入感很强的情绪,细节和悬念——也将决定着传播力度。 譬如,某种意义上,在人们的直觉或者说本能里,这部《穹顶之下》由两个故事内核构成: 其一很明显,普通百姓与垄断企业以及各种有关部门的"对抗"关系; 其二,一个母亲"给女儿讨个说法"的故事(你很难不这么联想,事实上,柴静本人也毫不避讳地坦言,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无论哪种,都能让观众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这是任何将记者"藏"在新闻背后的传统媒体给不了的。另外,关于作品中"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该怎么办?"疑问与答案的步步推进,无疑增添了故事的悬念。 当然,还有细节。即使你看不出一些细微之处(比如左小祖咒老师操着怪异口音的配音),也一定会注意到:白色上衣牛仔裤的简单穿着,简洁优雅的PPT(我严重怀疑是罗永浩找人帮好友柴静制作的),这完全是一场科技产品发布会的style。 此外,包括无人机,移轴摄影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展现了柴静十人左右团队的视频制作能力。就像和菜头所说:"相信这个周末除了各家媒体采访之外,各大视频网站和新闻集团正在排队邀请他们吃饭吧?是啊,各家都还缺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严肃视频节目呢。" 嗯,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再次说明了一件事——这是一个视频的时代。理由非常简单,相较于作者们文字风格的同质化,真人出境的视频节目在呈现"个人魅力"的手法上更为立体。 最后,同样作为一名记者,过去在看《看见》时,柴静有一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毫无疑问,她做到了。 【李北辰/文(微信公号:future-is-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