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口语交际课题实验课例展评活动小结 6月17日,《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组成员在惠阳区实验小学举行了课例展评活动。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体现了我区参与《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的学校通过两年的实验,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这一新要求又有了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次课例展评活动给参与实验的学校及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展示、交流、研讨的机会,让各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本次课例展评活动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一、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是以下的三个要素:一是交际主体,指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人,包括听、说双方,而听、说双方也是不断变换的;二是交际载体,即人们说的话,简称话语;三是交际的环境,它包括说话的前言后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简称为语境。从课例展评活动中可以看出,各课题组成员都能较好地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体现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它要求教师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课例展评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展评课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将实际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况展示出来,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三、展现口语交际的情境性 《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本次课例展评正突现了这一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有话可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自己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一、忽视了学生的应对实践 口语交际应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而应对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应对实践。再者,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没有了"应对",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说话训练"。在几个课例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是比较重视的,但对学生"应对"能力的培养却疏忽了,至少可以说,在操作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很多情况下,老师没能适时引导学生建立交际关系,这样,自然就造成了"应对"的缺席。关于这个问题,希望老师们能进行深刻反思,课题组拟另行安排时间作专门探讨。 二、忽略了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的。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应体现一个提升的过程,即由简单地说,到说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条理。反思本次的课例展评活动,教师在丰富与提升学生的交际语言这一方面有所忽略,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教师没能及时地、恰倒好处地给予点拨,未能较好地体现学生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水平,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只管说得热闹,不管语言质量、语言习惯的倾向。 第二篇:口语交际课题实验课例展评活动小结 6月17日,《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组成员在惠阳区实验小学举行了课例展评活动。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体现了我区参与《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研究的学校通过两年的实验,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这一新要求又有了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次课例展评活动给参与实验的学校及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展示、交流、研讨的机会,让各课题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本次课例展评活动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一、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是以下的三个要素:一是交际主体,指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人,包括听、说双方,而听、说双方也是不断变换的;二是交际载体,即人们说的话,简称话语;三是交际的环境,它包括说话的前言后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简称为语境。从课例展评活动中可以看出,各课题组成员都能较好地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体现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它要求教师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课例展评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展评课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将实际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况展示出来,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三、展现口语交际的情境性 《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本次课例展评正突现了这一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有话可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自己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一、忽视了学生的应对实践 口语交际应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而应对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应对实践。再者,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没有了"应对",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说话训练"。在几个课例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是比较重视的,但对学生"应对"能力的培养却疏忽了,至少可以说,在操作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很多情况下,老师没能适时引导学生建立交际关系,这样,自然就造成了"应对"的缺席。关 于这个问题,希望老师们能进行深刻反思,课题组拟另行安排时间作专门探讨。 二、忽略了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的。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应体现一个提升的过程,即由简单地说,到说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条理。反思本次的课例展评活动,教师在丰富与提升学生的交际语言这一方面有所忽略,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教师没能及时地、恰倒好处地给予点拨,未能较好地体现学生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水平,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只管说得热闹,不管语言质量、语言习惯的倾向。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口语交际课题实验课例展评活动小结》相关的文章。 第三篇:口语交际子课题实验方案 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平南小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子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性质"与"地位"的定位,是从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提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在教学中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校结合当前的教改形势和学校实际,提出了"怎能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的研究课题,深化我校语文教学研究,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代新人,使语文教学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 作精神,能够做到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学生语言情趣。 3、拓宽交往时空,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四、课题实验的原则: 情境性原则、交际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 1、前瞻性应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着想。 2、情境性要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3、多样性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活语言情趣。 4、互动性呈现多个交际方面和多种交际往来的形式,具有活 动的互动性 5、广阔性努力拓展学生的交往时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 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主要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参考》《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成果汇编》《言语交际基本理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月11月) 1、设立课题组成员和实验班。(实验班:一(2)班 李结贞二(1)班王雪清三(3)班光梁焕容) 2、组织学习理论,提高研究员的理论和认识水平。 3、筹备电化教学的教学设备及教具。 4、向家长宣传本课题,争取家长的支持。 方法:学习 、 听课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4年8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提高。 2、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实验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 4、邀请教研专家亲临指导。 5、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初步掌握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6、积极参加课题学术交流、力争赛出好成绩。 方法:调查、学习、听课、访问、搜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4年9月) 1、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深入研究子课题"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 2、实验班在校内提供教学探索现场。 3、组织实验班学生分批观摩。 4、全体教师观摩、讨论、研究、学习。 5、继续组织外出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6、做好活动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7、积极参加课题学术交流、力争赛出好成绩。 方法:调查、开座谈会、学习、听课、访问、研讨论证、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4年9月) 1、实验教师写好实验总结报告。 2、组织论文撰写。 3、提供课例,邀请专家评估。 4、组织教学座谈、总结全。 方法:开座谈会、学习、听课、访问、研讨论证、搜集资料、撰写论文。 八、课题组成员机构 顾问:党朝亮(南海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杨琴如(课题指导组组长)周惠玲(课题组指导副组长)黄艳芬(平洲教研员) 组长:林杏婵(教导主任)胡惠联(语文科组长) 组员:李洁贞(青年骨干教师)王雪清(低段骨干师)梁焕容(备课组长) 2014年10月25日 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 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 南海平洲平南小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子课题组 2014年10月25日 第四篇:口语交际课题研究 "口语交际"教学实验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良好的交往传递信息的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文明礼貌、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五大领域之一,写进了总目标,在第九条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在各年级分阶段提出了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把培养听说能力置于双方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赋予其新的教学内涵,是质的飞跃,这既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是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的需要,是认真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2、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听、读、写",轻"说"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自己满堂"灌",学生"说"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但"说"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倾听的活动,尤其是当前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倾听他人思想,活跃思维的头脑,表述自己的见解,而且,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对于改变传统的呆板的老式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对我校部分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差,怕羞,不善于表现自己,没有意识到"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学生的口头语言还不够规范,低中年级好说话,但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常有重复。交际时忽视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而(请勿抄袭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有没有礼貌,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说话时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表达准确,就能提高说话的效率;高年级上课时则更闭口不语。而我校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更是只重教学任务的完式,轻学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重低年级听说训练,轻高年级听说训练;重单向交流,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忽视交往能力的形成,重训练形成,轻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的整合,造成训练缺乏系统性。 二、研究思路 (一)理论依据 1、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现代教学论,信息论等有关理论为构建"口语交际"教学的操作体系、教材体系、指导策略及其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2、教育心理学理论。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际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原则、途径和方法。 2、研究如何开展多种类型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3、研究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研究如何构建"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研究如何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 (三)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体系。 2、培养目标 二年级 1、积极发言,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四年级 1、积极发言,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六年级 1、积极发言,克服怕羞的心理。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展自己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要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研究对象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设立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目前班级,下年度自然升级),为语文学科"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实验班。 (五)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 1、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研究预定和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多次制作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观察,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保证实验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模型的过程,采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小结 、提高的方式进行课题研讨,逐步提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水,探究出一条适合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的新路子。 3、经验总结法。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理性认识,并且将这些理论认识撰写成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在课题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推广、运用,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六)研究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全面性原则还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调,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维度考虑,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交往、探索等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3、合作性原则 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4、激励性原则 兴趣是口语交际训练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而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对儿童充满信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9月)实验准备阶段 1、搜集、整理与注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2、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设立子课题,确定实验班。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6月)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前测分析。 3、改革课程设置,进行"天天举手"、"天天发言"等口语交际基本功的训练。 4、开展多种类型的研讨课,组织交流评议。 5、开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兴趣。 6、实验中期检测分析。 7、每月小结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8、撰写子课题研究论文或教学案例,汇编成册。 9、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资料,搜集归档。 第三阶段(2014年7月)实验总结阶段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后测分析。 2、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做好全面和个案分析记录。 3、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三、操作策略 (一)开展多种类型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1、开展"天天举手"、"天天发言"的活动 为了克服学生怕羞的心理,促进学生开口说话,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课时务必自觉举一次手,在相应的方格内画勾,周末签字, 教师结合其他科任进行综合评价;学生每天轮流对自己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等进行课前三分钟发表演说。 2、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低年级开展讲一般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的活动;中年级进行小采访、成语接龙、课文复述或转述等活动。高年级学生进行课本剧、主题班会、即兴演讲赛等活动。使游戏、活动与口语交际融为一体,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它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为学生所喜爱。 这些活动每学期有针对性有选择地组织1-2次。 (二)在课堂上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要将课堂的主动性交给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质疑化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巧设生活作业, 激发兴趣 促进"说" 1、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如把课文故事带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教师有计划地与学生交流,探测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五篇:口语交际课题结题报告 xx年3月,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我校承担了区级课题《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三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有效地推进了学校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将我校课题组研究的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走进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实施,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自由择业、事业竞争、开展多样文化生活等,都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因此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更经常地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甚至成败的重任,显得更为重要。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xx年9月,"口语交际"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开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探讨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总结教师在口语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和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促进我校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地表达,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交际实践中协同发展。 3、课程改革的呼唤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导下,围绕《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要求,广大教师正在大力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课程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克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强调学习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求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问题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在如火如荼的教改大潮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应该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现实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有两大目标:一是科研目标;二是育人目标。它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实现对口语交际课的深层次、规律性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口语交际教学在模式使用过程中的事实、行动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层面上,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交流,善于思考,切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他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具有团队精神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师资,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另外,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相关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它在哲学上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论,在心理学上主张情知对称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同时,创设情境属于情境教学的一部分,保加利亚情境教学的倡导者洛扎诺夫认为,学生与情境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 2、集体动力和动机理论 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动机理论,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教育社会学者马和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微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改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构主义等理论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就是传承优秀的教学模式,整合优秀教师的智慧,实现资源共享,营造教与学的氛围,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从而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 1、队伍组建 实验教师的选定:xx年4月,我校成立课题组,曾红斌副校长任主持人,成员有罗汉雄、肖小坚、陈运兴、古秀花、杨桂梅老师。xx年9月,由于学校内部工作的分工变动及肖小坚老师调出良井,曾红斌副校长改任顾问,由罗汉雄主任担任主持人,同时增加了黄菊梅、梁晓燕老师为课题组成员。 实验学生的选定:以实验老师担任语文科教学的班级为实验班,现有6个班,277名学生参加了实验。 2、队伍建设:采用舆论宣传、集中培训、交流研讨、派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3、环境建设:学校建有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齐全的设施。 4、组织管理:学校从行政上、业务上支持本课题的研究。 5、经费投入:学校每年拨出5000元的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组织好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用好教材,实现口语交际课堂的最优化。 (2)结合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写话、习作的各项教学,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每一个适当时机中。 (3)探究口语交际课如何与语文学科的其他训练或与课外活动教育及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4)初步构建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 2、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主要运用自然实验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以达到"总体求善、局部求真"。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1、领导重视,组织有序。 根据区教育局陶新强副局长在本课题开题动员会上的指示精神,杨汉东校长率曾红斌副校长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旗帜鲜明地确立了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常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拟定了"机构健全、队伍团结、程序规范、科研创新、经费确保"的工作方针。在学校管理上做到"三个确保",即:人员确保、课时确保、经费确保。领导班子在课研指导管理上做到"三个一",即:校长每学期参加1次阶段性总结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参加1次研讨会,课题主持人每周检查1次课研活动开展情况。 在曾红斌副校长和罗汉雄主任的具体领导下,我校课题研究实验小组按照计划,工作有序地开展了"五个一"的研究工作,即:每周一次小组学习(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训练),每月一次经验交流(包括:听课、评课、谈经验、谈心得),每学期一次校级以上的成果汇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专项测试,每学年组织一次经验总结及资料汇总活动。 2、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为了开展好本课题研究,我们对研究重点及内勤事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研究重点的分工有:罗汉雄、陈运兴、杨桂梅、黄菊梅老师重点研究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梁晓燕老师重点研究如何上好中年级的口语交际专题课;古秀花老师重点研究如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内勤事务的分工有:罗汉雄主任负责档案的收集与整理;陈运兴老师负责文本资料的整理;杨桂梅、黄菊梅(后来增加)老师负责搜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料、古秀花老师负责课件制作;肖小坚(后来调离)、梁晓燕(后来增加)老师负责音像资料的制作。三年来,小组内部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各位老师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责任落实。 3、分步实验,层层深入。 全期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第一,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4月) 主要是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确定研究对象。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语文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学习了区级主课题的实验方案,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件制作技术、教育分析统计理论及课题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实施阶段(xx年5月~xx年年2月) 此阶段历时较长,我们分如下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xx年5月~xx年1月)练好教师基本功,组织教师每周学习信息技术2小时,每学期参加兄弟学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活动一次以上。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索了在课堂中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途径,改变了学生怕说、厌说的倾向,使学生敢于表达。 4、实践运用: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这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光靠口语交际课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交际能力,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听人说话、听故事、复述、讲述、转述等方面的要求,都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我们从以下途径引领学生进行实践: (1)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 机会一:让学生在阅读课中拥有语言实践机会。 阅读课在语文教学中占的课时是最多的,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如果我们在阅读课中也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无论从实现整个语文的教学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在以下几处创造机会。 ①在课文的重点处 课文的重点之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刻的意义,因此,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不仅能使学生读深、读透,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匆匆》一文第三段时,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教学时通过品读,联系生活,回顾自己的时间又如何地过去的,将如何珍惜时间?让学生懂得利用和珍惜时间。 ②在课文的矛盾处 我们知道很多课文在文字上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是作者独具匠心的点睛之笔。学生囿于认知范围、阅历的局限,有时未能理解作者的用心。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验,感悟作者构思的巧妙。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引导学生理解人们"耐心"和"焦急"的心情。 ③在课文的空白处 课文的空白处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教师可以把握课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交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穷人》一文中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段落,让学生展开想象后会填写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自己填写的语句,体会出桑娜此时的心理是十分为难和矛盾的。当学生体会出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带着为难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④在思维的求异处 求异即不同于传统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与众不同的设想、结论。抓住求异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大胆想象,有利于学生思辩能力的提高。如《将相和》、《田忌赛马》、《草船借箭》等课文中都有许多熠熠闪光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认识说说自己欣赏的人物及欣赏的理由,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聪慧过人的田忌,敢于认输的齐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热心忠厚的鲁肃……由于学生性格、阅历的不同及对课文理解的差异,势必不会产生千篇一律的答案,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个人见解。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产生丰富多彩的回答,出现更多的精彩,在师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机会二:让学生在其他课型中拥有语言实践机会。 只要教师用心,在作文课、识字写字课等课中也能找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机会。比如教学生字"清"、"晴"、"睛",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询问:"小朋友,大家看这些字宝宝多像啊,大家有什么办法认清他们吗?"学生们非常积极地观察、思考,然后全班学生一起交流,有的说:"清水的清,和水有关,所以这个字的偏旁是‘三点水’。"有的说:"太阳也可以说是日,日出来了就说明这是个大晴天,所以晴天的‘晴’是日字旁。"有的说:"眼睛是目,目字旁的这个字读眼睛的‘睛’,眼睛有一双,所以大家别忘了偏旁里有两横。"通过学生丰富的联想,使这些字和生动鲜明的语言环境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更有兴趣地探索这蕴涵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文字世界。(2)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也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①联欢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全校的大联欢,大至主持人的选拔,小至小品中的配角的挑选,都需要学生的努力参与与自我展现; ②竞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演讲赛、讲故事竞赛,引领孩子走向更大的舞台,凡有竞赛活动,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告诉学生,让学生向生活挑战,向自己挑战。这些活动不仅能单纯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③班队会活动:充分利用少先队活动阵地,开展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有话可说,在看与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④各种评比:充分利用每周德育量化评比等级及学期结束的文明少年、优秀干部等评比中,指导学生实践运用。 (二)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得到增强。 口语交际课教学的研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懂得了认真细心地倾听他人说话,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能够比较响亮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喜欢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学生的专项测试、竞赛获得喜人成绩。 我们在每学期的语文期末质量检测中发现,参加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班级成绩更加突出,比平行班级或过去的同一年级平均分都要高出3分左右;在阅读检测中,关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或谈谈自己的体会的一题时,学生谈的特别深刻、全面。在每一年进行的复述、转述、演讲、讲故事、经验交流等各项口语交际水平测试的成绩中,学生的优秀率达85%以上。我们派出的特长生参加省、市、区、镇的各项竞赛中,共有12人次获得了奖励。在学校举行的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口语交际竞赛活动中,有40人次获得最佳表现奖励。 (三)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课题研究激活了教师潜在的科研意识,从被动到主动,从单纯模仿到开拓创新,从思路迷茫到逐渐清晰,我们站在教育改革的第一线,体验着成功的快乐,感受着充盈与丰实。三年来,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共收集论文33篇,教学设计31篇,课堂实录27篇,学生活动案例18篇,案例分析12篇,有13人次的教师获得了区级以上的各项奖励,主要有: 1、专题讲座方面,曾红斌副校长所作的《在识字教学中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在镇教研会上推介,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的赞赏,该讲稿于xx年获惠州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2、优质课方面,在我镇语文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中,罗汉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课例《镜泊湖奇观》;陈运兴老师的口语交际专题课《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古秀花老师的"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归类识字6》均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在优质课的比赛中,xx年古秀花老师教学的《比一比》,获惠阳区二等奖;xx年梁晓燕老师教学的《掌声》分别获惠阳区二等奖和惠州市二等奖。 3、在论文方面,xx年,罗汉雄老师所写的《说说口语交际的"学会倾听"》获惠州市三等奖; xx年,罗汉雄老师所写的《一朵红花让学生说起来》获惠阳区三等奖;杨桂梅老师写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获惠阳区一等奖;陈运兴老师所写的论文《小议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获惠阳区三等奖;古秀花老师所写的论文《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荣获惠阳区三等奖。 4、在教学设计方面,xx年,陈运兴老师所写的《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和古秀花老师所写的《一元钱到底有多重》的教学设计均获国家级教学设计三等奖。 5、在课件制作方面,共收集了十多个优秀课件,其中古秀花老师的课件《比一比》于xx年获惠州市三等奖。 八、课题研究的延伸 1、几点反思: 通过三年的实验与研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过程的艰辛,意识到教改的重要意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遐想: 反思一:课研促发展。没有研究,没有创新,没有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没有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科研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我们在研究的同时,可以改变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推进素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课研找差距。第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并不单纯是语文教学的问题,它也涉及到其他学科,目前本课题的研究还仅停留在语文教学的经验操作阶段,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二,对提升论文、案例分析与教育随笔的深度,使其更具有典型性与指导性做得还不够;第三,我们在各阶段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只限于"笔试",缺乏完整具体的测试标准,比如如何把"口试"引入测试机制呢?如果要引入的话又该制定怎样的量化评分细则? 反思三:经费须确保。虽然现在每个学校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是学校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抽出一部分资金搞好科研工作。因为要想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设备增添和维修,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出外观摩学习与请名师讲座,教师的奖励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否则,一切都变为空谈。 2、今后工作设想 我们在现有工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从如下四个方面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1)继续探索"开发资源、创设情景、多方互动、实践运用"口语交际课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并加以丰富、运用,使课题实验成功的经验能广泛的运用于教学实践。 (2)进一步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尤其鼓励参加此次实验的教师也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也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4)向其他学科推介成功经验,由于本课题研究是我校首例,所以,我们想借这股东风进一步扩大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有困扰、有失落、有感触,但更多的还是有思索、有收获、有成长……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在课研的道路上做出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