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司在面试期间接触大量的八十后应征者,和这些主管交流后,发现年轻人大都具有朝气,好学自信。但同时也发现了他们的不足,例如恃才傲物、好高骛远、缺乏坚持等。 年轻人胜在学得快,修正也快,可以在获得工作后加快改进,但是要注意不同身分,对事物有不同观点。 员工重能力 主管重态度 在一般职场工作情况下,一个人的发展路向,往往会经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的侧重点转变:当自己还是员工的时候,很注重自己的能力,会与其他同事的能力比较;而当自己晋升到主管的时候,则会逐渐重视员工的态度。 从做员工,升主管,当合伙人,到成为老板,伴随著工作角色的转变,个人也在不断探索能力和态度之间的平衡点。在这里可以尝试探讨一项关于"德才问题"的哲学辩证: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有才有德重点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所提及的"才" 就是指员工的能力,而"德"所指的就是态度。 究竟以甚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展现在职场上呢?这是每一位在职人士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无可否认的是,如果说没有一定的能力将很难胜任工作,但是如果说仅仅具备能力,而在态度上出了问题的话,在职场上也很难会有太大的发展。 做出色员工,第一就是切勿"恃才傲物",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傲物"者通常都"恃才",因为"恃才" 是"傲物"的资本和资格。但是与"恃才傲物"相对应的另一个成语则是"怀才不遇",由此可见,从"恃才傲物"到"怀才不遇"这种悲剧色彩的宿命,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从自我角度上发展的时候,会特别注重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可是一家公司为了统一管理,不可能让有才的人完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甚至不与别人合作,于是企业就难免对这些人会有所抑制,这些都在客观上导致了对人才的统一平衡,从而出现了怀才不遇。因此,要想在职场突围而出,首先要充分理解这两个侧重点,就是能力与态度。 (摘自《北美时报》 文/黄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