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有效增加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的直接手段。残疾人就业问题,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此,"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之首的稳就业、保就业,针对保定市残疾人就业情况,通过走访各级残联和残疾人本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关键词: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一、就业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保定市残疾人数68万人,占保定市总人口的7.23%,其中持证残疾人总数21.9人。保定市有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12.3万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56.3%。其中,已就业的残疾人5.2万人,占持证就业年龄段比例为42%。 (一)就业残疾情况划分 从残疾等级来看,一级残疾人就业3809人,占比7.39%;二级残疾人就业7962人,占比15.44%;三级残疾人就业13907人,占比26.97%;四级残疾人就业25892人,占比50.21%。从残疾类别来看,视力残疾人就业4076人,占比7.9%;听力残疾人就业4292人,占比8.3%;言语残疾人就业762人,占比1.5%;肢体残疾人就业34587人,占比67%;智力残疾人就业2557人,占比5%;精神残疾人就业2583人,占比5%;多重残疾人就业2713人,占比5.3%。从年龄结构来看,16-39周岁的残疾人就业14562人,占比28.24%;40~50周岁的残疾人就业18859人,占比36.57人;男51~59周岁、女51~54周岁的残疾人就业15279人,占比29.63%;其他残疾人就业(女55~59周岁)2870人,占比5.57%。 (二)就业途径 残疾人就业途径主要是通过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招聘、残联就业机构推荐、残疾人福利企业集中安置、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自主创业等。从整体情况来看,残疾人就业已经形成以分散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为主、以自主创业为辅、多种就业形式并存的格局。从调研获到的数据来看,各就业渠道安置残疾人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辅助性就业、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与往年相比,除集中就业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外,其他渠道就业人数基本呈上升趋势。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未来按比例就业仍是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也有很大的潜力。具体数据如下。保定市分散按比例就业1644人,集中就业1399人,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4530人,公益岗位就业1125人,辅助性就业1717人,农村种植养殖加工20337人,灵活就业20818人,盲人按摩机构55个,从业盲人59个。残疾人扶贫基地24个,辐射带动残疾人数635户、384人。 二、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率低 从我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数字可以看到,就业率仅达到42%,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有就业能力和需求的6个人不能实现就业。 2.就业稳定性差 由于自身身体障碍限制,同一残疾类型群体所擅长的技能较为趋同,一旦所在单位关闭或因其他原因失业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如,盲人就业以按摩为主,不论打工还是开店,这是盲人就业的有限方式,受疫情突袭,盲人按摩机构被击垮,给盲人就业带来巨大打击。 3.自主创业难 残疾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障碍,以及受教育程度、创业机遇、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创业可谓举步维艰。 4.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辐射能力不强 目前,我市残疾人扶贫基地每个县(市、区)不足1个,上规模的基地少,很难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岗位。 5.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不够理想,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具有更大差距。 6.残疾人就业培训政策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能力 目前,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就业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冀财规〔2020〕21号)仅对正常人员培训补助标准规定明确,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退役军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六类人员。但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规定不明确,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培训补助标准应与正常群体应有所不同,对培训机构有特殊要求,如配备无障碍设施,需要免费食宿等。 (二)原因分析 1.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是我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部分没有按照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我市国有企业1137家,仅安置残疾人就业186名,比例偏低,社会关注也不够。 2.就业岗位不足 適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很少,有些是通过按比例安置残疾人政策硬性安排,有些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企业预留的,还有残疾人自主创业的,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日益增加的残疾人就业需求严重不符。 3.自身竞争力不大 没学历、缺技能、经济困难,这是绝大多数残疾人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4.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 对残疾人的培训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项目,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技术培训少,难以满足一些企业用工技术需求。 5.市场需求减少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集中安置企业数量逐年减少,安置的残疾职工人数也不断下降,并且受疫情影响这种衰减仍在继续。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因此,为落实国家对残疾人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议如下: (一)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促进平等参与共享 公平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教育是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起点。具体建议如下。 1.促进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相结合,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能力 特殊教育有利于从残疾儿童的优势点切入,关注其个体发展,融合教育则有助于残疾儿童与老师、同学们之间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接受更高质量的普通教育;建立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探索在普通学校配备专兼职教师,接受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满足残疾学生成长需求,也有利于残疾学生毕业后平等有尊严地走向社会。 2.有针对性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一是改进残疾人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可采取进社区、入户等形式开展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定向培训残疾人,为残疾人就业打下基础、提供条件;加强对残疾人择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二是尽快上级出台针对残疾人就业培训补助标准、范围、期限的指导意见,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3.建立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高校与职业高中合作机制,为残疾人职高生和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残疾青年就业率;二是统筹企业用工需求,直接对接大学、职高、技校等培训机构的在校在训残疾学生,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残疾人求职成功率;三是公务员招考中,在乡镇(街道)预留一定比例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并在招考中给予适当加分照顾,在鼓励残疾人就业政策上出实招、见真章。 (二)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逐步推进残疾人融合就业 融合就业倡导以市场为导向,在合理便利与非歧视条件下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有尊严就业。 1.把各项助残政策用足用好 党政机关应带头执行有关政策,解决好市县两级残联工作人员少、工作基础薄弱等困难,人社局、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场管理局等部门落实好就业、救济、帮扶等政策,广泛发动全社会都来关注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家庭、关爱残疾人生活,围绕残疾人所想所需多做好事、实事。 2.大力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集中就业 一是对持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残疾人证"三证"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并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并督促疫情期间的减免房租、减免税费政策落实;二是把"援企稳岗"做实,对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将其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 3.适度开发适宜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在城乡社区、村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开发一定数量的公益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各县(市、区)应按有关规定,将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给予相应工作补贴。 (三)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创造合理便利工作条件 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有尊严就业要求合理便利和非歧视条件下的无障碍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此建议: 1.加强无障碍工作环境建设 一是督促指导福利企业、分散按比例就业机构、社会企业,完善工作场所无障碍硬件设施;二是以法规形式确定,雇主招聘时要平等聘用残疾员工,并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三是鼓励就业单位对残障员工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和生产组织制度、推行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其他人力资源制度,并通过财政支出转移补贴就业单位使用残障员工的用工成本。 2.加强无障碍生活环境建设 应继续加大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对现有无障碍设施坚持常态化维护,解决盲道停车等被侵占问题,确保残疾人出行无障碍。 3.发动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行动 利用报纸、电视以及新媒体广泛宣传,引领全社会关爱残疾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就业残疾人提供免费的"专车"服务;帮助残疾人家庭进行人性化、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瞄准残疾人具体需求,实现精准帮扶 以贯彻落实省残联组织开展的"残疾人就业年"行动为契机,推进我市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一是对保定市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开展"一对一"走访,了解其具體需求;二是依托社区居委会,按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就业帮扶需求,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形成便于网格化服务的就业信息;三是协调各种社会组织和残工委成员单位,分别确定包联单位和包联人,对残疾人就业进行跟踪帮扶,实现居家就业、就近就业。 (五)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残疾人就业 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扶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对已有的扶贫基地要跟踪问效、指导服务,巩固好基地发展成果;对新创建的扶贫就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原则,帮助解决残疾人就近创业就业、居家灵活就业和依托电商等新业态就业,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各级政府应鼓励、扶持、资助社会上从事残疾人就业的服务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靠社会资源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安置就业。 作者简介:武国强(1966-),男,汉族,河北省清苑县人,本科,保定市财政局,机关公务员。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