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是白马人调牛的日子,调牛的方式独树一帜,情趣盎然,代代相袭,传承至今。 传说很久以前,白马人靠人拉犁耕地,四人拉套,一人扶犁,春耕秋种异常艰辛。后来老天爷看到人拉套耕地太辛苦了,便派牛下凡帮助人耕地。于是,牛走进了白马人的生活,牛耕地也就一直传承下来了。白马人是个农耕民族,历来有养牛的习俗,古老的二牛抬杠犁地沿袭至今。白马人犁地的牛大多是犏牛,即牦牛和黄牛杂交的后代,以耕地力气大耐力强而著称。白马人把犏牛成为"嘟",即"龙牛"。调教犏牛为调训龙牛。耕田犁地本是牛的终身义务,但牛并非一生下来就会犁地,从来没有犁过地的牛犊,必须经过调教以后才能犁地。每年农历二月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春耕春播的第一天。白马人便把二月二定为调教小牛耕地、小马驮柴的节日。据说,只有这天才能把调皮的牛马驯服,这天受驯的牛马将会永远温顺。调教的方法是"结对子",即"老带新"、"传帮带",老牛当教练做示范,带着小牛学犁地。 二月二这天清晨,牛的户主早早地起床,将火塘里的草木灰撒在房里、墙上、圈舍的四周,意在打鬼驱魔和驱赶瘟疫。然后,户主为小牛举行"成年仪式"。意思是从这一天起,小牛就告别了玩耍的童年,开始和黄土地打交道,走上辛勤劳作的耕耘之路。小牛的"成年仪式"共有三道程序:户主给老天爷烧三张纸,抓起地上的土给小牛的脖子上抹三把,再往小牛的脖子上吐三口唾液。之后,户主就把小牛往地里赶。还有一个讲究是,这天中午以前,男的和女的不说话,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否则阴阳会失去平衡,对牛不利。 全村数十上百头牛马赶在一块大地里,把温顺的成年牛和未耕过地的小牛,以二牛抬杠的形式架在一起,成年牛套在左边(左为上),小牛套在右边,调教小牛耕地。全村男女老幼站在地边看热闹。一般是有犁地经验的二三十岁青年男子作为犁手,先把成年牛和小牛在地里空吆三趟,第四趟才开始下犁正式犁地。通常是几头小牛和成年牛相互配对,同时调教。调教小牛的训练"科目"主要有三项:随着人的吆喝声和牛歌声,让小牛学会拉着犁朝前走,到地头后左转弯,或右转弯。 也有调皮的小牛,耕几趟便耍开犟脾气,躺在地上"罢工",任凭人用鞭子抽,用擀杖打,用锥子锥屁股,用"火头"烧臂部,甚至折牛尾巴,小牛依然卧地不起。遇到这种宁折不弯的小牛,只能软硬兼施,由着它的性子,用一个小"套架"架在它的脖子上,把犁铧往地里插浅一些,让它单独拉几趟,待习惯了再和成年牛架在一起学习犁地。 白马人说,一开始就顺顺当当学犁地的小牛,长大后不一定是犁地最好的牛。只有那些一开始调皮捣蛋,经过再三调教才犁地的小牛,长大后犁地最攒劲,就像"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样。也有极个别调教不好的小牛,只有等来年二月二再调教。若二年仍然调教不好,白马人就认为这样的牛不会成器,还会危害家庭,只好将其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