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间性文化"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多民族语言融合这一现状,对民族文化的际遇、交互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以期通过阐释我国民族的间性文化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在和而不同中求同存异,使民族文化在和谐共处中繁荣发展,走向世界。 关键词:间性文化;回族共同语 间性文化是一种在文化交互基础上的文化视域融合,文化的动态生成关系。它是由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他首先提出"交往理论",将传统哲学中的"主客关系"扭转为"主体――对象主体"关系。接着他又提出了"主体间性"的理论,主体间性是从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视域出发,揭示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使人们不再简单的把自己看成对象世界的征服者,而是与对象主体进行对话的互动者,其实就是互为主体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在这基础上,他又提出了"间性文化"这一命题。间性文化源于主体间性资源,它是一种隐形间性。简单说,间性文化是指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可交流性;从深层程度说,"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世界对另一种文化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或者相互影响"。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与其他民族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接触与联系,它们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变化,探索创造出本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从而构成了民族的间性文化。作为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在民族之间的迁移杂居、商品贸易及战争征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语言间也会出现种种密切的关系,这就出现了民族间的语言间性现象。下面就以回族共同语为例来阐释民族语言的间性关系。 回族共同语指的是回族人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民族特征比较鲜明的汉语。回族没有自己独立的民族语言,回族人以汉语作为他们的交际工具,但他们在使用汉语时又有一些区别于汉族使用汉语时的若干特点,并同时与其他民族语言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族话中的民族特色用语 有许多回族人至今还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起名,如"优素福,阿里,穆萨,哈里发,珠玛,穆哈麦德"等等。 再如宗教用语,就有很多是借用佛教、儒教及其它宗教的用语。如佛教中的"无常",意为"死亡",常含有避讳的感情色彩;儒教象"君臣"、"父子"、"孝道"之类的术语。 还有一些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构成的词组,如"安 拉乎艾克拜热"(真主最伟大)、"安拉洪麦算力"(主啊!你祝福吧)、"主麻乜贴"等。这类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有机和谐地结合而成的词组大有中西合璧的风味。 二、回族语言中的波斯语 其用法与阿拉伯语一样,有直接用波斯语的,也有在汉语中夹杂使用,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 乃麻孜(礼拜):他每天都乃麻孜。 阿訇(教师):请阿訇给孩子取个经名。 多斯提(朋友):多斯提,感谢您。 三、回族语言中的近代汉语词汇 近代汉语词汇是指始于晚唐五代,迄于明末清初的汉语系统。我们从宋元话本、元曲、明清小说等口语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中,能找到不少西北回族话中常见的词汇,如: 知感:在近代汉语中表示"知恩感德"的意思。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承蒙相公夫人抬举,人非木石,岂不知感?"其中"知感"用为不及物动词,表示知恩感谢(真主)的意思, 已经被赋予了鲜明的宗教色彩。 四、回族语言中的阿拉伯语 回族在使用这些词语时,有时直接使用阿拉伯语来表达,有的在说汉语的同时夹杂着阿拉伯词语,使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 安拉(真主):请求安拉帮助我。 穆斯林(服从真主的人):作为穆斯林要经常诵读《古兰经》。 色俩目(平安、您好):见阿訇要说色俩目。 回族共同语中对底层民族语言的传承是语言演变过程中民族心理文化的沉淀,回族先民的语言在向汉语转化的初期,保留了原来先民语言中的一些民族母语语言,形成了回族语言中的特殊民族语言特征。另外,宗教的传播与流行也为回族共同语保留阿拉伯语与波斯语词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转用汉语后,单凭汉语的词汇,不足以完全准确的表达伊斯兰教的宗教内容,在这种宗教文化的背景下,大量的阿拉伯语与波斯语便融入了回族共同语中,因此,回族共同语中的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大都是表现宗教色彩的词语。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言,客观上起到了有利于回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利于本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也有益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