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会发现,有时候自己兴致勃勃地打开一本很感兴趣但却很难读懂的书,看完之后甚至看了一大半的时候,感觉自己什么也没记住。于是开始怀疑,这样读书真的有用吗? 明确地讲,有用,只不过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即使读不懂的书,也建议全部看完 很多人读书有一个陋习,感觉看不懂或者感觉无聊了,往往就弃掉不读,即使是读了大半的作品。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 行百里者半九十。 就是说,如果要走百里路,到了九十里才算一半,剩下的十里是另一半。读书也是如此。 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读了大半都看不懂的情况。 理性地讲,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多数是因为这本书的某些内容吸引了他,那就不存在完全看不懂的情况。 比如说,一位文学爱好者被小说《三体》吸引了,突然对物理知识或者天文知识产生了点兴趣,于是找到一些基础读物来了解。 基础读物本来就是为了科普而存在的,自然不会出现高深的内容,稍微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或多或少能看懂一些。 那么真正有问题的就是这部作品的"框架"。 不是说书的内容不好,而是编的时候太过于关注整体性。即这本书是一个整体,没有读到最后很难窥探出全貌。 比如我曾经看过一本名叫《凤凰令》的小说,是谈歌写的一篇推理悬疑作品。一共只有十章,读到第七章的时候还不能知道这个故事的全貌,情节冲突还在隐藏之中。当再往下看的时候才豁然开朗。 再比如读巴尔扎克的作品,也容易在前期就感觉无聊而放弃,这就错过了之后真正的精华部分。 有人给阅读巴尔扎克作品的经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巴尔扎克的作品就像一位技术拙劣的农妇,面对灶台烧火。结果火没烧起来,反倒弄了一屋子的浓烟。正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噗"的一声,火着了。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读一些读不懂的书一样,临门一脚,只有全部读完才能知道这本书的价值。 读过之后要跳出来,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思考这部作品讲了什么事,结构是如何安排的,你会发现这时候能捋顺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出来,即使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并没有记住什么内容。 读书对思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有些作品阅读之后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收获 ,其实这是一种假象。 只要认真阅读了,即使是硬着头皮将每一个字都看了一遍,那也会有不小的收获。因为人的学习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形: 翻看多年之前的照片,发现一些曾经很熟悉的人如今竟然叫不出名字了,无论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但是,可能之后几个小时甚至之后的几天,某一瞬间突然就想起来那个人的姓名。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在我们感觉不到的时候依然在工作,不断检索着我们之前想的问题:他叫什么名字。 这也是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的情况。 这个过程我想很多人都体会过,小的时候感觉小学的东西很难,考试总不会,但长大之后再回去看,即使是初中都没毕业的人也不会算错小学的算数。 因为时间会带来改变,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学习、消化着那些我们认为很难的知识。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非常薄的小册子,叫做《诗学·诗艺》,作者是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 说实话这本书非常难懂,一个是因为年代久远,再有是因为话剧(古希腊叫做"诗")这门艺术在中国起源很晚,并没有多少积累,缺乏一些理论的沉淀。 所以读起来非常的混乱,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古希腊当时的文学思绪。 但是,硬着头皮读完之后,当我再去读一些话剧作品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就会联系到《诗学·诗艺》这部作品,自发地用其中的理论来解析话剧。 比如看到遵循"三一律"的作品时,就会自然地想到亚里士多德对于戏剧情节和时间的关系讨论;看到悲剧作品,自发地会对其按照亚里士多德"六要素"的方向进行分解。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本书只要你认真地读了,感觉什么都记不住的现象只是假象而已,缺乏的是触发这一积累的契机。 但即使一时间没有这样的契机,这些积累也一直在大脑中沉淀,直到有一天再次被记忆起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温习的过程要比第一次学习更为轻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