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爵爷这个职位是很大的。就好比《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韦爵爷这个职位在那摆着。但是所谓的爵位又不是官位。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的说,爵位是对一个人的功绩的认可,同时附带了很多特权,是终身制的,甚至可以承袭;官位是具体做事任职的职位,一事一任,不是终身制,也不可继承。官位是在其位则有对应的俸禄;不在其位,则没有俸禄。官位与爵位基本上是对应的,在官位上有了功绩,则爵位高;在官位上没有功绩,则没有爵位,如果有爵位也会降低爵位。 1、春秋以前官爵一体化 官爵在春秋以前是一体化的,爵位与官位区别不明显,高爵者在高位任高官,低爵者在低位任小官。春秋以前的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天下只有一王,就是天子;公则是较大诸侯国的国君或者中央王朝的三公才能拥有的高级爵位。子与男则是较低的爵位,比如先秦的诸子百家,都是子爵,唯有法家的商鞅爵位是君爵。 秦国在商鞅变法前,基本上是官爵一体化,变法后慢慢官与爵相分离。比如卫鞅以左庶长之身在秦国变法,这个左庶长即是官位,又是爵位;卫鞅收复河西之地后,以其大功封爵位为大良造,这个大良造还是官爵一体化。后来的秦国上将军白起,因多次打败六国,以赫赫战功封爵为大良造,这时官与爵已分开了,白起的官身是秦国上将军,爵位是大良造,后升为武安君。 2、秦朝之后,官爵正式分离 秦始皇有了皇帝爵位后,慢慢的爵位就多了。王、公、侯、君都是高爵,汉朝的爵位承袭秦国爵位,从下至上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良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飞将军李广的官职多次变化,但爵位一直没有上去,他一生想得一个侯爵而不能如愿,最终获得了一个怀柔伯爵位。因为没有军功,没有大的功劳,是不能封侯爵的。就是当了丞相高官后,也不一定能得到王、公爵位,最多是侯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