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华灿烂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铸就了炎黄子孙辉煌而独特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浓缩成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耀眼的光芒,照亮整个世界,穿透宇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绵延不绝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五千年走来,跌宕起伏而不失炎黄精神,博大精深而又兼收并蓄,以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包容整个世界。 中华文明的慢慢长路走到今天,是中国人"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矢志不渝,世代相传"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路。千百年来,道德光辉光大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今天,我们沐浴着中华文化的甘霖,痛定思痛,三省吾身,回眸古圣先贤的教导,豁然开悟:知德比知识更重要。 人类文明的延续,传统文化的继承要靠教育。人的教育问题践行了几千年,也争论了几千年。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从罢黜百家到独尊儒术,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中国人在教和育的忙碌中繁衍生息,教育也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变化,推陈出新。然而,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问题的根源。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使人在进入社会时有立足之地,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培养人感化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分清善恶,明辨是非。 一、学知识前先知德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教育的文化。家庭、学校、社会是育人的三个不同环境。教育的根在家庭,社会是育人的大熔炉,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又是社会教育的前沿。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上,学校受到了各方的关注与重视,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家庭、学校和社会虽然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教育环境,但是,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分割的,所有人都要同时面对这三个方面,所以,它们又是三位一体的。 学校接纳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通过培养、筛选、竞争,又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因而学校教育是最难的且负重太多。学校教育又是国家教育体制的实践场地,因此,竞争出位的家长把失败的怨言直指学校,痛批国家教育体制的弊端。这些都是认识上的错误,是思想上的"不智"。孩子首先是各个家庭的孩子,其次才是国家社会的人。现在,为什么把古人的启蒙教育又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固然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但根本还在于孩子是自己的,爱是唯一的理由。然而正是这种"爱",让人们迷失了爱的本源,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让爱错位。这个责任应当让家长来承担。 孩子从小接受教育,长大后又为人父母,继续接过教育孩子的重任,一代又一代就这样延续下去。谁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且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抱怨学校老师的同时,是否扪心自问,自己作为第一任老师够不够格,称不称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典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积贫积弱的年代很少听到怨学校怨老师的声音,反而在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怨声载道。为什么?唯一能解释的,只有道德沦丧、不智不德,不懂何为"做人"。当有人在那里骂人"你简直就是个畜生"的时候,知道畜生怎么骂吗?"你简直就是个人"。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配做父母""一个蠢妈误三代"。这话虽然有些偏激,可也说出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文章说,中国人为了生而生;孩子是父母的私人产品;父母永远是对的,错的总是孩子,因为孩子不听话(有没有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了升学而学习,扔掉了孩子的天性和爱好(孩子的天性和爱好是由他的人格决定的);考试分数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崇尚"打是亲骂是爱"的歪理(亲子虐待的根源)。文章最后告诫:请做父母前先学会做人。 如何做人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的,并且应该懂得的。人,生而为人而不知如何做人,那为什么要成为人? 教是灵魂,育是过程。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任何环境下的教育首先要弄明白"教什么"。古人教育孩子分三个方面:识字教学、思想教育、知识教授。这里的三个重点是"学、育、授",学是基础,就是识字;育是关键,就是做人;授是目标,就是增长技能。 古人教孩子什么?是《四书五经》,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四书五经》里有什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四书五经》成为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人们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乡间劳动人民也能口口相传,是蒙学读物和民间文艺。人们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并以各种方式流传于社会,影响世道人心。它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也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的教育几乎舍去了"思想教育",或者说思想教育力度不够,剩下了"识字教学和知识教授",可以说现在的学生从上学开始到大学毕业,被人所关注的都是在接受知识的灌输。 有些人在讲到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有鉴别地继承,去除糟粕,这是对的。有些人却说传统文化在现代已经过时了,是到了必须全面抛弃的时候了,他们把今天社会中的诸多乱象归咎于传统文化,大批特批儒家思想,竟然用区区200字就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垃圾性。《道德经》中说"智者不言,言者不知"。不知道这些人是知呢还是不知?但我知道他们如朽木不可雕也。之所以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能说他们是文盲,最起码是棺材里的腐气缠身,他们看不懂古人在说什么而自作聪明。之所以说传统文化里有糟粕,那是他们不能真正领悟古人的智慧。要说有糟粕,那也是两次外族入侵对中华文化的腐蚀和糟蹋。在宋以前,中国出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度以"中华帝国"之名享誉世界,中华文明由东向西传播。尽管大清王朝也呈现过短暂的兴盛,那是中华文化同化的结果。直到近代由于统治者的闭关锁国,腐朽没落,导致西方文化由西向东渗透。近百年的屈辱历史更让国人丧失了许多的传统文化教育。今天,民族复兴,繁荣昌盛,不得不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功劳。当前,举国上下弘扬传统文化,向学习型中国迈进,让人为之振奋。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德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学校是孩子们接受系统培养的地方,无论哪一科的老师都应该把育人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教授知识。同时,教师的德行同父母一样,也必将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说的。作为老师,第一要务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且要不断地向学生"解惑"。 教师在学校就是孩子的父母,也应当知书达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现在人们听到这句话生出的不是尊敬与爱戴,而是反胃和耻笑。如今的社会,许多人在批评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殊不知,教育问题正是成年人的问题,是成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害了。大人们都不知如何做人,拿什么资格和理由责怪孩子?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教师是阵地的守护者。守护的是孩子们纯真美好的心灵。所以,教师的第一标准就是师德。职业是职能加行业。教师职业,它的职能更多的应该是领路人,是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因此,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是教师职能的重要指标。教师是打夯机,夯实的是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头脑中有多么丰富的学识,有智又有德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 现实中,许多优秀教师感叹,他们也想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成绩。可是,所遇到的问题是:一是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家长的不配合;三是学生之间的歧视。这三个问题的形成并不是学校造成的,实际上在家庭教育这一关就已经失却了。单纯地依靠学校和教师来弥补失败的家教是很困难的,可以说是完不成的。大家想一下,现在的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约束不住,又正处于人生的懵懂期,一切都由着自己的个性使然,有着繁重工作的老师能做多少呢?老师付出了他们该付出的劳动,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只能由社会来选择。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完成的。当孩子走向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这也是人的一生拼搏奋斗努力进取的主要目标。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能否生存下去必须要处理的第一关系。"知(智)"和"德"的重要性在其人生之路真正迈步之时开始显现。 社会是个大熔炉,有很多规则需要学习并遵守。经过规则的翻来覆去的磨砺,是金子还是石头,终将露出真正面目。 二、知识并不等于智慧 人的教育走出家庭,走过学校,最后走进社会。其实,人生的教育在社会里才算是真正开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思维、独立生活,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已具雏形,是自由飞翔的时候了。家庭的熏陶,学校的培养,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将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 知识并不等于智慧,这是得到大家公认的。知识是智慧的重要基础,知识是眼看世界的"相",智慧是看世界的"眼"。 知识是"知道"和"认识",是前人认识宇宙自然世界的成果。今天,我们学习知识,是沿着前人的足迹在前行,是直接接受师者们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是知识?知识是物质世界中各种现象的总结,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描述,是客观存在相对"正确"的道理。知识不总是知识,当日心说被证实后,地心说便不再是知识。知识也不总是正确的,当被证实是错误的时候,便不再是知识。知识不存在"善良"与"邪恶"。而智慧是以道德品质为基础的,自身的一种觉悟和自通。 知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的。你所学的知识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可靠。旧的知识总是会被新的知识不断地代替,知识的局限性很大,它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现代社会的科技产品不断地被更新换代,一些知识的应用有时候持续时间并不长。特别是电脑技术的进步,几乎一年一变化。还有手机,刚上市五六千元,半年后已经是一千元了。电脑芯片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控制技术也屡见不鲜。知识有时候是死的,所以,我们提倡"知识要活学活用"。 然而,人的智慧本来是人人兼备的,是与宇宙自然的法则规律相平等的,因而是永恒的,它不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为什么人的智慧表现不一呢?这就是佛家讲的"不开智"。《弟子规》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出生之初基本是一个样,都非常的接近。只是后来的境遇不同而变得千奇百怪。佛家说,众生在世被"贪、嗔、痴"三毒所害,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这就是所谓的"智慧蒙尘不得见"。贪欲、憎恨、愚痴一直是人类恶行的根源,佛家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憎恨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佛教《大乘起信论》讲"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比,就是在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同时,自信力急剧膨胀,把个人的能力夸大到无所不能。当人外在的知识十分活跃的时候,人内在的心灵陷于沉寂,人性的光芒被喧嚣的红尘世界所遮蔽而暗淡下去。现代人的功利心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大多数人都在追名逐利中苦熬一生,稀里糊涂,最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医生不再是天使,没有了治病救人的使命;教师虽"桃李满天下",已不再"最光荣","拯救人类灵魂"的天职还剩多少;农民不再迷恋土地而当作负担,昂上阔步向城市进军,没有了解放初期的热情,农村也不再是"希望的田野";高学历不出高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通病,曾经的"天子骄子"已失去光环,苦苦奔波在求职的路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没有了成长的土壤,换来的是"视而不见"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的心里只留下了"名与利,钱与势",正是追名逐利之心,使人本应灵光的灵魂失去了"放眼世界"的智慧。这与人的学历、身份、地位无关。 知识只是信息而已,智慧确是洞察力。农村的一个大字不识的老爷爷可以把问题看得很深刻,而一个读书万卷的人可能分析问题狗屁不通。知识可以使人渊博,他们能够引经据典,大谈特谈世间所有的道理,可能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说了些什么。所以,脑袋里装了很多知识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的,但有智慧的人的肚子里一定有不少墨水。 知识虽然不等于智慧,但是,知识是前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经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活动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学习古人留下的典籍,以及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根本变革成果,获取知识,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领悟和自通,在一个领域内获得局部的智慧,然后扩展到其它领域,再获得智慧的其它方面,你也就成为接近智慧的人了。 三、知德就是智慧和道德,就是知行合一 智慧是无言的,智慧是无声的,智慧是无形的。这也是老子对"道"的基本描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智慧是看不见的,大千世界处处皆道理;芸芸众生人人皆有理。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用心去爱,"俭"是约束自己,"不敢为"是不能肆意妄为,"天下先"是应以自然规律为行为准则,不能和天地争先。 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多了解这个世界,选择古人的智慧而向其学习,深入探讨,让自己的见识逐渐深厚,能更好地辨别真伪,不耍小聪明。(知之次:就是次知,知通智,次一等的智慧) 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能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又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持之以恒,善于思考,方能窥见智慧之光。 "怨天尤人"的思想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孔子终身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奔波忙碌,但很少人采纳他的主张。孔子说,他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生活处处都显现着透彻的道理,只有天地才能理解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一生的行为准则。然而,在当下的社会中,很多人做不到却评判别人的对与错。自己的学识和理解能力太差,反而指责别人的诸多不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论语心得》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她通过研习《论语》,感悟颇深,把自己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与世人分享,却遭来了有些人的批评,说她害人不浅。有一电视评论人梁先生,最喜欢吹毛求疵,故意挑剔别人的不是,谁都可以在他嘴里吐出毛病,自认为是权威。还有几个人干脆合起来出了一本书,叫《解毒于丹》,逐字逐句地"纠正"于丹的话。我看了,很是无语。 《论语》传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了,期间解读《论语》的大有人在,而且成了后人学《论语》的范本。但是其中存在很多错误,为什么?读经典不能读成古文字翻译,很多的错误就来自于此。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文字,字字包含深刻的哲理,既有字面意思,也有造字背后隐藏的涵义。错误的流传时间久了,也变的正确了。指责于丹的人也大多犯着这样的错误。他们总是用现在肤浅的认识来看待古圣先贤的智慧。他们说别人糟蹋孔子与庄子,其实是他们自己在糟蹋古人的智慧而不自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传统文化的一种悲哀! 知德之所以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智慧和道德的能量是巨大的,是不可想象的。智慧是人本身的一种能量的结晶,德更是宇宙自然法则所具有的,维持整个宇宙自然世界和谐共存的不可抗拒的能量。德的能量是万物能量的总和,它分配于每个事物一定的量,以使万物存在下去。佛家提倡"行善积德",就是通过人的善行善举累积德能,为自己为社会造福;道家提倡"无为不争",就是说分配于每个人的能量是一定的,不需要去争,争也没用,按天道自然规律办事就是最好的选择;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是让人们发挥个人的正能量,共同维护现实社会的浩然正气。人类文明,社会安宁,自然和谐,是儒释道三家共同的祈愿! 个人知识的积累也是在增加人的社会活动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就是在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然而,现实是可怕的。 掌握知识既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是为了整个社会,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说实在的,人生而为人是为天地自然无私奉献来的。人是带着使命而来,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天地是无私的,是公平的。人的命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习相远",是后天的习惯和惰性造成的。 本色做人,变通做事。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商业领袖,还是令人尊敬的"高人们"往往于尘世的喧嚣中隐没自己,不做作,不张扬,隐去锋芒。人生中,本色与变通都不可或缺。本色做人,无须渲染勾画,展现人性最本真的一面。真诚关爱他人、淡然面对人生、谦和不骄傲,宽容不计较,低调懂感恩……这些品德,是生存的策略,是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最好方法,是避免招来无妄之灾的自全之道,更是放弃眼前利益、赢得长远未来的根基。变通做事,是面对困境或难题时,学会转弯、另辟蹊径,不找借口;能屈能伸,灵活博弈,懂得借力,敢于吃亏;掌握说话技巧,管理好人脉存折……变通,是做事的技巧和学问,让你在危难关头化险为夷,在生活中如鱼得水,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败之地。 智德与知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与肉,因而,传统文化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态度,把国家安危与民族存亡放在首位。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泰然之志,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昂然之德;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豁然之明,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浩然之气,无不包含着一种兴国利邦的抱负和为民请命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 如今的中国,民族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知识的航船必须在知德的风帆引领下才会乘风破浪,如生命的诺亚方舟,永不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