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太平鸟百科


  英文词条:
  太平鸟(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英文名:Bohemian Waxwing)是太平鸟科,太平鸟属鸟类,又称大太平鸟、黄连雀、连雀、十二黄,是因其十二根尾羽的尖端都为黄色而得名。在中国迁徙季节见于各地,为冬候鸟,在冬季于中国华北地区常可以见到。体长18厘米,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特征极明显,数量众多,体态优美 、声音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
  正式学名
  中文学名:太平鸟
  拉丁学名:Bombycilla garrulus
  英文俗名:Bohemian Waxwing
  命名作者:Linnaeus,1758
  科学分类
  中文目名:雀形目 (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太平鸟科 (Bombycillidae)
  中文属名:太平鸟属 (Bombycilla)
  地理分布
  繁殖区:古北界, 北美洲 : n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85
  保护级别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LC)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目录:
  1、
  2、
  3、
  4、
  5、
  1、
  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上嘴基部、眼先、围眼至眼后形成黑色纹带,并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扰盖);背、肩羽灰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翅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形成翅班;初级飞羽黑色,自第2枚以内的外端部以及内端缘有明显的黄色狭斑;次级飞羽外黑色具白羰斑,内黑褐色;次级飞羽的羽轴延伸出羽端2~8mm,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尾羽黑褐色,近端部渐变为黑色,羽端有5~7mm宽的黄端斑;中央2对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并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在旧羽常因磨损而不显)。颏、喉黑色;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其前下缘近白,形成不清晰的颊纹;胸羽与背羽同色,腹以下褐灰;尾下覆羽栗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并微杂有褐色;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次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尾端黄色较淡。
  虹蟆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小太平与大太平鸟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尾端显绯红色。而大太平鸟尾端是黄色。因此辨识时,请注意尾端颜色和头部黑色过眼纹两处。
  太平鸟
  小太平鸟
  2、地理分布
  太平鸟广布于古北界,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及北美洲西北部,越冬南迁。繁殖区西起欧洲北部延亚欧大陆经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阿富汗、蒙古、堪察加半岛、日本和朝鲜也有本物种;
  在中国见于东部,北起黑龙江南直长江流域均有本物种,东南沿海的江苏、福建都有本物种分布,本物种为冬候鸟,在中国东部本物种的分布最西限达到陕西、青海一线,另外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沿岸也有一块分布区域可见本物种。
  不常见。越冬于中国东北及中北部,偶至长江流域、新疆极西部的喀什地区。迷鸟至台湾、福建及四川。
  亚种分化:
  (3种)1.太平鸟指名亚种(学名:Bombycillagarrulusgarrulus)2.太平鸟普通亚种(学名:Bombycillagarruluscentralasiae)3.太平鸟北美亚种(学名:Bombycillagarruluspallidiceps)
  3、生活习性
  群栖性。栖息地多为高大的针叶和阔叶林带,它们常常结成大群活动于这些高大乔木的顶端。
  太平鸟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的太平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它们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它们的食谱上有松柏的种子、槐树的果荚等,在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还常常会以残留枝端的忍冬或柿子为食,干枯的枝条,鲜红的忍冬果和外形俊俏的太平鸟常常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太平鸟有2个亚种,中国有1个亚种(普通亚种) 。太平鸟为中国的旅鸟及冬候鸟,集结成大群在辽宁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湾的广大地区越冬。秋季迁来的时间较晚,为各种旅鸟的后队;一般最早为11月初,迟来者可在次年1月,个别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现。种群数量在不同年份之间有显著波动,每年4月下旬离开越冬地北上。
  4、生长繁殖
  越冬栖息地以针叶林及高大阔叶树为主。主要集聚均为槐林和针叶林,显然与食物的吸引有关。
  太平鸟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也吃花揪、酸果蔓、野蔷薇、山楂、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太平鸟的越冬种群每年在严冬时节(1月)数量达于高峰,2月以后逐渐下降,4月下旬全部北迁,这表明在中国大多数越冬区内都有相当数量的种群在移动,即有旅鸟又有冬候鸟。
  它筑巢在树上,巢成碗状,以细松树枝、苔藓、掺杂枯草为原料,巢里铺垫着柔软的兽毛、鸟羽。每天产一枚卵,连产四至六个,随即开始抱卵,幼雏经过十四天的哺育,就离巢营独立生活。
  太平鸟在繁殖期栖息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可发现尚未孵化的卵。满窝卵5~7枚,淡紫灰色具褐黑色条纹和灰、紫灰色斑点。孵卵主要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天。太平鸟数量众多,体态优美、声音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据野外和饲养中对粪便的检查,此鸟的食物有许多未经消化而排出,特别是植物种子,所以对森林的传布有特殊贡献。
  5、保护现状
  太平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但至今没有实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因而出现在市场上的太平鸟均是直接捕捉自野外。这种非法鸟类贸易直接造成了本物种种群数量的下降,以北京为例,太平鸟曾经是当地冬季优势鸟种之一,但最近几年,除了在非法鸟市尚可见到本物种外,在野外已经难觅他们的身影了。另外城市树种单一,外来种入侵挤占也是造成太平鸟在城市中数量减少的原因。
  本物种未被列入中国的保护动物目录,但已受到非法鸟类贸易的威胁。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皮书中为近危物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三有保护鸟类)。
  微信编辑:鸟哥传说
  转载需注明以上信息!
网站目录投稿: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