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天下,总有疲惫之时。大暑节气,翠竹掩映的安吉第一滴水茶馆,是一个可安顿心灵,可让人松弛安逸,能慢慢喝茶的妙处。馆内的一花一草,或青翠欲滴,或怡红如棠。一器一物,或近幽,或从拙,让人感到亲近温暖,却又超凡脱俗。这种曼妙的拿捏设计,让茶馆有了动人的新意。 我喜欢坐在古老的海棠花格窗前,啜一杯茶,看窗外的翠竹芭蕉,看细碎的阳光穿过窗棂,散落在茶桌上,跌落在茶汤里花影扶疏。我常对茶友们讲,如此灵秀之地,茶馆主人定有涅槃妙心。 一个让人流连的茶馆,考量的是茶馆主人的底蕴和诗意的妙心。千里迢迢来喝一盏茶,享受的不仅是味蕾上的美妙,一种心灵上的默契,还有对茶的正确认知。茶馆里的一枝插花,一个莲蓬,一段枯木,一片绿叶上滚动的露珠,都有可能成为触动心灵的某种直觉。这种悸动,就是对氤氲着茶香、飘散着诗意的茶馆,最动人最深刻的记忆。 同为爱茶之人,我和钱群英一见如故,熟识习惯了,我们亲切地叫她钱馆主。钱馆主是一个有圆润佛相、和蔼可亲、散淡率真的人,她的一言一行,吴侬软语,极具亲和与感染力,尤其她那一身素雅的居士打扮,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慈悲的佛骨禅心。 和钱馆主在茶馆喝茶,谈得最多的还是茶。她常说:"茶是清净之物,保护好茶山良好的生态,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好茶。茶毕竟是农产品,只有把茶做好了,愉悦的茶汤滋润了心灵,附丽于茶上的文化,才会如雨后草甸上的地衣,绵绵地生发出来。"一席平实质朴的话,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也常说:"茶是入口之物,一定要谨小慎微,亲力亲为,把好健康关和质量关。采茶做茶须持恭敬心,问茶源头,阅微纯料,做自己也能喝敢喝的良心茶、健康茶。" 为了把安吉白茶做出自己的特点,钱馆主在深山里的金竹坪,开辟了生态茶园基地,修篱种菊,养荷栽梅。茶馆里的特色茶,那散发着清灵幽香的"素梅",就是用基地的素心梅,熏窨山上的安吉白茶造就。我笑着对钱馆主说: "等用山上的松树,做出松针茶,把野菊花做成水玲珑,把淡竹叶做成竹叶青。松竹梅菊,三径初成。这自然天成的四君子茶,三径花香清欲寒,可谓清雅之至啊。" 有一次,我在茶馆呆得时间久,便和大真先生用今年和去年库存的安吉白茶,摹习宋代的点茶技艺,感受点茶的香重甘滑、入盏馨香四达的雅趣。 我们用竹根作研磨器,在斗笠盏内把干茶磨碎。取茶末三克,倾入兔毫盏内,注入一点沸水,用茶筅搅匀。再注水至兔毫盏的水线位置,指绕腕旋,快速搅拌击拂茶汤。盏面顿时云雾渐生,清真华彩。茶末或浮或沉散布水中,灿然泛着鲜白,如疏星皎月。 欣赏完意趣盎然的汤花水脉,我用青花汤匙分茶,其后慢慢品啜,细细领悟,恍若隔世,有宋代的意蕴茶香。用新茶点,香高苦重。用去年的旧茶点,味厚甘润。点茶效果的新不如旧,让我开始思考,像安吉白茶这类高温杀青的绿茶,只要保存得当,茶的滋味会愈发甘甜厚重,就像生活里的"人不如旧"。试想宋代的点茶,既无冷冻储藏,也无真空包装,加之运输路途遥远,茶到品时,已陈化多时,却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宋代人吃茶,有传统的文人趣味。不像现代人,逐新厌旧,重香气而轻况味。 宋人以饮茶为尚,饮茶之法又以点茶为主。蔡襄的《茶录》记载:"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 古人吃茶,莫说庄重的仪式,风雅的茶器,仅隽永的汤花之美,已令我辈艳羡。有时我也在想,我们为什么已读不懂古茶诗里所描绘的意境?为什么对《茶经》里"叶卷者上"缺乏足够的认知?究其原因,不仅是千余年来,饮茶方式发生了的很大改变,很多茶器物件已经彻底消失,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弱化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 陆羽把茶树叶片向后被卷的形态,作为判断好茶的标准之一,是他在走过万水千山之后,从对大量茶山的野外考察中,总结出来的直接经验。有经验的茶农常说,茶叶是吃露水长大的。叶片的向后卷曲或平整舒展,最能直观反映茶山的空气湿度条件。茶树新抽的叶片,向后被卷,反映的是茶树有适宜的光照,有最佳的空气湿度条件。相反处于光照强烈、稍微干旱环境中的叶片,大多呈现"叶舒者次"的状态。 一滴水茶馆,诗情画意。一滴水中照见茶中百态,照出万千世界。可钱馆主并不满足于这块红尘中的净土,又放眼在深山的生态茶园里,搭建了一处原生态的茅棚,取名"云半间"。我喜欢这座掩映于幽篁花木中的茶寥,有"白云生处有人家"的野趣闲幽。尤其是那个"半"字,最能体现出主人的散淡和洒脱。在这半间茅棚里,可以"半壁山房赏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此乐何极啊!我和钱馆主相约,等茶山上的第一场雪落下,我们就去"云半间",扫山涧竹叶煮泉,抚琴吹笛,围炉吃茶,去"消受山中茶一杯"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