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里来七月七,天上的牛郎会织女。 ——题记 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起要乞巧的,这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女孩子的节日,除了故乡外,在他乡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祭祀。 儿时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外婆那个村每年都会选出有女孩子的一家做为"头"来主持这样的祭祀,初一之前要做好神像,生好豆芽麦芽和各种香草准备供奉,还要预先编排一些节目用来在神灵外出时演出,这样的话,这种祭祀就有了十足的娱乐味道。到了初一,各家女子自动到场迎情神灵上坛,"七月一日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然后,演出正式开始。 七月初秋的天气,家家的芍药花都开好了。这花也是奇怪的,在老家的花市从来没有看见有这样的花儿出售,私家的院子里开的最多,大多大朵紫色的红,花容茂盛,压弯花枝,花期也长,要开半月的光景。像这样的花都是开在地上的,种在盆里根太长,来年新发的花株也多,倒是开不好的样子,并且两三年就干死了,乞巧的姑娘们从这家到那家,从一村到另一村的走在开满芍药的院子,样子出奇的好,这时候花枝招展的就不光是这些花儿,还有这些乡下的女人们。歌词里唱着"七月里来天渐凉,芍药参了牡丹的行"大概就是这样了,而这时的芍药开的比四五月的牡丹还要繁盛一些。 几年后在他乡见到农村来到城里的姑娘,面容姣好,像家乡的女子,素颜的样子,只是她的家乡是不乞巧的,也是没有芍药花的。有时与她说起,只是浅浅的笑,说,有机会,和你一起去看你家乡,看那乞巧时开放的芍药花。 故乡的这种祭祀要持续七天八夜,从来没有一种祭祀能像它一样持续这样长时间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而这一场旷日持久的祭祀,有关风月。 小时候,祖父院中有架葡萄,搭成四方浓密茂盛,大人们说,七月七日夜在葡萄树下是能听到牛郎织女说话的,我信以为真,可是直到第二天在葡萄树下醒来,也没有听到只言片语,我想,是不是我睡着了,错过了? 素颜的女子最后都没能看到我家乡的人和那些花儿。记的最后一次在一起是在一条河边的板凳上,夜色繁华,是冬天的样子,那天说了什么话再也记不住了,只记的当时的月色很好,而这样的夜,我们没有说再见,后来就真的再也没有相见,而且那一年分开后,江南罕见的大雪下了好几日,旅人滞留他乡,回不到自己的家…… 七月七日,"三张黄表一刀纸,给我娘娘搭桥子"。今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祭祀的末尾,深夜十二点过后,主持的人家会把所有祭祀物品和神像放在院落烧掉,界时"吉祥人家福门开,天官登门赐福来"。以告祭祀结束。然而,搭桥的不光是人,还有喜鹊,就像歌里唱的:"烧的长香点的蜡,野雀(喜鹊)哥哥把桥搭"。这些鸟儿在七月七日是看不到的,说是去搭鹊桥了,到了八日又会出现,只是头上的羽毛都掉光了,每年都是如此,传说真假难辨,但鸟儿却是真的,并且年年如此,传说头上的羽毛是被牛郎织女踩掉了,我想大概是吧!而且近年来喜鹊越来越少,不知道牛郎织女再相会,那鹊桥还稳健不? 有时想到素颜的女子,不知你在他乡,还好吗? 歌词里有关孟姜女的唱词唱到"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新坟"。这样看来,这场风月是悲情的,然而每年的七月七日,又给了这风月悲情之外的希望,那么我们都在悲情和希望中找到自我吧,悲情的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因为,希望也在不远的地方。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每年的七夕都要念到的诗句,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像这诗外的寓意一样,有情人长相伴,不分离。更希望我们所希望的一切,都像故乡的乞巧一样,乞愿:天随人愿,天宝华年! ——这一页,给我的故乡以及我七月七日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