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疗马集》、《元亨疗马集》、《牛马驼经》、《牛马经》。共分三大部分。明俞仁、俞杰兄弟撰,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俞仁,字本元,号曲川;俞杰,字本亨,号月川,又号三��。生卒年均不详。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县)人。明代南京太仆寺于庐州府辖境推行马政,兽医是当时民牧制度中的基层人员,依例由农民中挑选聪颖子弟自幼开始学习。俞氏兄弟即是在这一制度下被选拔并终生从事兽医学实践的名兽医。他们积六十一年的临床实践认识,汇集前代和当代人的学术理论和诊疗经验,于晚年整理撰著了本书。 本书有插图二百九十五幅,分马经大全、牛经大全、驼经大全三大部分,以马经大全最为广泛详尽。丁序本中分春、夏、秋、冬四卷,一百一十二图、三赋、一百五十歌、三百余方。包括:畜牧学篇;脏腑生理及病理学篇;诊断学篇,其中的脉色论、八证论、疮黄论、起卧入手论等篇,医理精深,有独到见解;针灸火烙术篇;手术篇;东溪素问碎金四十七论;中药篇,总汇药性及经验良方,均为实践之精华;马病列图分载病原治疗篇,其中有三十六起卧图歌、七十二症病形图论歌,均引经据典,结合实践。牛经大全分牛经和牛病分类治疗图歌方两部分。强调重视保护耕牛畜力,加强饲养管理,防范疫病;阐述民间评定耕牛优劣的简便外形鉴定方法;收集民间简便经验成方三十三图、六十二方;综述"牛瘴"病和民间简便成方三十一个及四季预防护理药方;概述了五十六种牛病的病因、病状及针药治疗。驼经大全文字不多,分肝经部、心经部、脾经部、肺经部、肾经部、杂症部、骆驼病症一十九般不可治、治骆驼病药方八部分,概述了四十八种骆驼病症。 本书引用兽医专著达三十四种。有《司牧安骥集》、《痊骥通玄论》、《师皇秘集》、《伯乐遗书》(又称《伯乐新书》)、《王良御车集》、《发蒙纂要》(又称《纂要经》、《发蒙论》)、《疗骥方》、《渊源论》、《胡卜经》、《玉照集》、《穆公论》(又称《秦襄王论》)、《贾公集》、《李陵坐观经》(又称《李陵经》)、《赵氏集》、《田猎集》、《孙阳集》、《明验方》、《岐伯对症》(又称《岐伯论》)、《金朝论》、《伯乐新尝》等。作者可能都是各地兽医,其中一些已失传的兽医古籍得以赖此书保存了一部分,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以临床诊疗为核心,用问答、歌赋及绘图等方式,不仅全面记述了家畜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疾病、症状及针烙、方药治疗和预后等,理、法、方、药皆备,而且还就畜牧饲养、喂饮须知、外貌鉴定和调理、预防医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祖述"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增益、修改,形成了新的更完备的"七十二大症",在中兽医治疗学的发展中成为空前杰作;针灸术已有理论上的总结,穴位扩大到三百六十个;还有有关家畜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治疗技术。本书使后人系统了解到明代及其以前的兽医技术经验和有关理论原则。 本书是一部总结性著作。主要成就是使马病治疗达到经验兽医学的高峰。自本书问世至清末,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 本书版本有一二十种。初版本前有南京滁州太仆寺官员丁宾(字礼源)序,共四卷,后人称为丁序本。道光三十年(1850年)丁序增辑本名为《元亨疗马牛经大全图疗马牛驼集》。著名的还有许序本、郭注本。许序本共六卷,由李玉书重编,乾隆元年(1736年)版,前有许锵序,除增补"驼经"外,删减了丁序本的东溪素问中二十四论,增加了某些古农书和古兽医书中的许多有关资料,对本书的广泛流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郭注本共十卷,四十万字,三百五十三幅图象、图表,是六安州名兽医郭怀西(字宁庵)的注释本,乾隆四十九年(1785年)版,书名作《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其中卷一至七为马经,卷八、九为牛经,卷十为驼经。内容是在考订丁序本基础上,收录了许序本中一些有所发展的内容,又吸收了当时医学的发展成就,总结了更多的临床经验,补充和解释了马的七十二症、三十六卧、三十六黄、五疔十毒;牛的七十七症;驼的四十八症。不仅在辨证论治、方药加减运用等学术思想上颇多发挥,而且创立了槐针术、穿黄术、针里夹气等诸多治疗技术,使兽医学向分科方向纵深发展。本书是《元亨集》唯一的古注释本,一九七九年被发现。 本书中的牛经大全在南方曾有单行本,名为《牛经大全》或《牛经》、《元亨水黄牛经大全》。 本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医家类。现代版本有:一九五四年上海建文书局版《(全国)牛马经》,一九五四年锦章书局版《牛马经》,一九五七年中华书局有金重冶、谢成侠校勘本,一九六○年农业出版社有点句本,一九六三年农业出版社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重编校正本,一九八三年农业出版社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整理的《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一九八四年农业出版社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主编的选释本。一九八八年农业出版社有《新刻》本。 本书流传至日本、朝鲜、越南以及欧美各国,对中国和世界兽医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