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润 前一阵子,我带领学员去青岛啤酒做参访。 青岛啤酒,是一个百年企业,建立于1903年。到今天,已经有117年的历史了。比新中国的年龄还大。 青岛啤酒发展得非常成功,是全球500强,也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之一。 它在国际上的名头有多响呢? 很多外国人知道的第一个中国城市,不是北京,不是上海,而是青岛。 为什么? 因为青岛啤酒。 一说起青岛啤酒,就不得不提到青岛啤酒的一位传奇人物:金志国。 金志国,是青岛啤酒的前总裁和董事长。他在位11年,2001年上任,2012年退休。 从2001年到2011年,在他的带领下,青岛啤酒的销量增长了1.85倍,净利润增长了15.89倍,公司市值增长了7.11倍,品牌价值增长了6.49倍,进入"世界品牌500强",成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可以说,他带领着青岛啤酒,从冬天走向了辉煌。 而他本人,19岁进入青岛啤酒厂工作,在青啤工作37年,从洗瓶工开始,一步一步做到了董事长。 他也是青岛啤酒第一个,不是由上面委派,而是由员工投票选出来的国企总裁。 这次参访,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金总来给我们做分享。 3个小时的分享,每一秒都是精华。 听完之后,简直醍醐灌顶。 金总很少接受采访,也很少对外分享。他总说,要尽量低调。 他这样成功,还这样低调,令人深深敬佩。 虽然金总一直说低调低调,但他的分享实在是太震撼。 所以我们再三请求,经过金总同意之后,今天,我把他的故事分享给你。 — 1 — 1975年,19岁的金志国还在上高三。 当时青岛啤酒厂来金志国的中学招聘,金志国第一个报了名。 "只要有饭吃,就是天天洗啤酒瓶我也愿意。" 于是,毕业之后,金志国进入了青岛啤酒厂。 没想到,第一份工作还真就是洗瓶子。 虽说只是洗瓶子,听上去好像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是他并没有糊弄。 一开始,因为力气小,总是拿不住瓶子,摔碎一个要扣2分钱,他心疼得整晚睡不着。 于是,他每天都加班练到晚上11点。 练就了一天之内能把100多包,每包90多个瓶子装进洗瓶车的绝活。 他把洗瓶子这件事做到了极致,成为了厂里最厉害的洗瓶工。 洗了1年瓶子后,金志国被工长安排去锅炉房做学徒。 烧锅炉,是金志国在青岛啤酒的第二份工作。 当时,带他的师父非常厉害,是一名八级大工,一个月能挣70块钱。 金志国想,我这辈子要是能像师父一样,做到八级大工,人生就算圆满了。 那个年代,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八级大工。 所以三个学徒都巴结着师父。 每天上班,大家都要提前去帮师父洗好工作服,泡好茶,做好一切准备。 所有的工作,学徒们全干,师父只要盯着就好了。 生活上,也对师父照顾得无微不至,跑前跑后,买煤买粮。 就为了有一天,让师父把自己的绝招传给他们。 学会师父的绝招,这是金志国当时最大的梦想。 可是,绝招到底是什么,师父就是不说。 "功夫可以教给你们,但是绝招绝不能教。" 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可怎么办? 几年过去,终于,终于,师父要退休了。 "师父退休了,就能把绝招传授给我们了吧!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师父退休的那一天,大家去市场上买了蛤蜊、螃蟹,放在锅里蒸好。 又弄了几桶青岛啤酒,在锅炉房为师父办欢送宴。 除了三个徒弟和师父,在场的还有其他几个同事。 大家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酒过三巡。 徒弟们鼓起勇气说:"师父,这一辈子我们都感谢您!您把绝招教给我们吧!" 师父没说话。继续喝。 酒又过三巡。 终于,师父喝得差不多了,说:"你们其他人都回避一下,我的三个小徒弟留下。" 锅炉房里只剩下师徒四人。 激动人心、盼望多年的这一刻,终于到了。 师父要教绝招了。 三个徒弟难掩激动的心情,身体微微前倾,目不转睛地盯着师父,生怕漏听一个字。 师父四下看看,确定左右没人之后,缓缓而严肃而说道: "绝招就是:铁烧红了,千万不要用手抓。" …… 这就是绝招??? 听完之后,三个人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师父哈哈大笑,说:"哪有什么绝招啊,绝招平常都教给你们了。" 金志国这才明白,原来师父是故意给我们留个梦想,让我们这么多年都牵挂着,然后一直往高处走,从不懈怠。 哪有什么一招致胜的绝招,所有的功夫都在于日复一日的积累。 但是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你需要有一个梦想。 它是你这段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一直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 — 2 — 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金志国边烧锅炉,边在业余时间学习,成功考上了大学。 在同一年考上大学的,还有后来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徐小平,万通的董事长冯仑,IDG的董事长熊晓鸽… 那是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一年。 本来,金志国就要离开啤酒厂,高高兴兴去上大学了,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因为是家里独子,受到母亲阻拦,金志国只好放弃。 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左转是锅炉工,右转是大学生。 你可以想象,这两条路的未来,一定是天壤之别。 放弃了读大学,金志国留在青岛啤酒厂继续烧锅炉。 到了1984年,金志国通过考试后以工代干,开始在劳工科从事安全管理。 从洗瓶工做到劳工科干事,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金志国心中总是有一个遗憾:没上大学。 没有大学文凭,就很难再有上升的机会,这是硬标准。 于是,金志国向当时的领导申请:带薪脱产去读电大。 "如果再不把握这次机会,我的命运就到此为止了。" 他当时的领导人很好,全力支持他去读电大。 于是,金志国在1987年通过统考,带薪脱产读电大,终于拿到了一个大专文凭。 再后来,他先后做了供销科科员,生产助理、调度助理…… 啤酒生产的全部工艺他都做过,所以对粉碎麦芽、添加大米、糖粉糊化、酵母培养等所有流程,如数家珍。 到了1990年,金志国升任厂长助理,开始管理青啤下面的8家啤酒厂。 1996年,金志国接手亏损11年的西安汉斯啤酒厂,做总经理。 一年之后,汉斯啤酒厂就扭亏为盈,不但填平了3800万的亏损,还多赚了1200多万利润。 在西安大获成功之后,2000年,金志国再次被委以重任,掌舵北方事业部。 升任青岛啤酒总裁助理,开始分管西北、华北市场,重组北京五星和三环亚太啤酒厂。 一年时间,金志国又在华北市场做得风生水起,市场份额蒸蒸日上。 2001年7月,当时青岛啤酒厂的总经理突然病逝。 正值青岛啤酒快速扩张的关键阶段。 当时的青啤,就像一辆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驶的列车,突然之间司机死了,随时都有可能会翻车。 青啤总部乱成了一锅粥。 这个时候该由谁来出任总经理? 董事长说,在现在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一个"既懂市场,又会整合,还能赚钱"的人。 当时青啤的老总们,谁都不敢接。社会招聘也来不及。 怎么办? 中层以上所有员工无记名投票:在你认识的人中,你认为谁行? 结果,80%的人都投给了金志国。 就这样,金志国成为了青岛啤酒第一个,不是由上面委派,而是由员工投票选出来的国企总裁。 2012年,金志国正式退休。 当时,哈佛大学正在筛选全球范围内,连续10年,每年都增长超过10%的企业。 全球那么多伟大企业,符合条件的不到10家。 青岛啤酒,就是其中的一家。 甚至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青岛啤酒的净利润还增长了29.8%,海外业务仍然保持10%的增幅。 — 3 — 听完了金总的故事,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洗瓶工、锅炉工,到科长、处长,到分公司总经理,到公司总裁,再到董事长。 金总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从来都没有干过副职。 用金总自己的话说,"就像一栋50层的大楼,从一楼到50楼,我每一层都停,但是停的时间都很短。" 虽然"停的时间很短",但是在每一个岗位,金总都干得非常成功。 金总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极致。 在每一个岗位上,最起码要做到在企业内不可替代,这才是及格。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是我比别人努力。 哪怕领导给你1%的信任,你都必须要付出100%的责任。 做一件事,不仅要把这件事本身做好,还必须站在老板的角度,站在下一步的角度上,去考虑怎么把这件事做得更好。" 所以,不管在哪个岗位,金志国都是出了名的"救火队长"。 只要出了问题,就找金志国,他一定能搞定。 这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就要做好一行。 同时,在每一个阶段,金志国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结合实际的梦想。 洗瓶子的时候,梦想是做最厉害的洗瓶工。 烧锅炉的时候,梦想是当八级大工。 如果烧锅炉的时候,他给自己定一个梦想是当青啤总裁,那就不是梦想,而是幻想。 梦想要结合实际,它是每一个阶段的灯塔,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金总说,在他人生路上,有几次重大的机会,他都拒绝了。 19岁进厂,22岁的时候,他当上了车间的团支部书记。 团支部书记的工作,他也做得非常出色。 后来,团委换届,领导想让他去做团委书记。 在那个年代,团委书记就是党委委员,相当于领导班子的中层干部,甚至连计划科长都进不去。 这对于他一个小小的锅炉工来说,是非常重大的机会。 但是,他却拒绝了。 为什么拒绝? 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学好技术,才能走遍天下。 搞团委的工作,成天耍嘴皮子,那能行吗?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那是金志国第一次,学会了放弃。 放弃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坚持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积累。 这是他一直都在践行的,这来自于他内心的战略定力。 在他之后的人生里,类似的放弃还有好几次。 但是他一点都不遗憾,因为他始终都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学会放弃,持续积累,这是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一课。 从洗瓶工,到董事长。 金总能上升得如此之快,除了勤奋和坚持,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就是他的学习能力极强。 1978年,边做锅炉工,边做团支部书记,边考上了大学。 在锅炉房的几年,一有空就读书,手不释卷。 "不是数、理、化,就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再后来,当上了总经理,金总去中欧商学院继续读MBA、EMBA。 那段时间,他都是三点一线,学校、家和公司。 老师讲的东西,他都要快速消化,马上在公司实施。 金总说,上完EMBA的第一堂课,他就把学费赚回来了。 他根据第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国外做了一个可转债。 后来,这件5个人就能干的事情,比当时青岛啤酒5万人干的事情,赚到的钱还要多。 有一次,上完一天课,他整个人就累瘫在那了,随时都能倒下睡着。 "因为学到的东西在脑海中飞速运转,用尽了全力在吸收学习,内力消耗太大。" 这就是极强的学习能力。 最后的话 从洗瓶工,一步一步做到董事长。 金总的经历,听上去好像是一个逆袭的故事。 但其实不是。 像金总这样的企业家,万里挑一。 他身上有先天的天赋,也有后天的努力。 他这样的人,不管起点在哪,不管当时有没有上大学。 最终,他都一定会到达那个属于他的位置上。 他很多的天赋,我们学不了。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身上的这四点品质: 1、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做好一行。 2、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有梦想。 3、学会放弃。 4、热爱学习。 做到这几点,你不一定能获得金总这样的大成功。 但至少,你的日子,一定不会过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