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毒鸡汤背后的真相你听过的毒鸡汤有多少


  听信鸡汤逻辑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01:
  从小到大,我们喝了不少毒鸡汤。   比如爱迪生说: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教育我们勤能补拙,就算天资不聪颖,靠不懈的努力也能成功。   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后半句:   "但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   再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成绩不好,数学只拿1分,最终也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德国,1分是最高分。   多年来,各种毒鸡汤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而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捡纸团"被录取的故事:   有家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经过数轮角逐,最终只有5个人进入了面试环节。   前面4个应聘者表现都堪称完美,结果却铩羽而归。   最后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看到地毯上有个纸团,就弯腰捡了起来。   这时面试官发话了:"请打开看看吧!"   应聘者惊喜地发现,纸上写着:"恭喜,你被录用了。"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类似版本,像"搬椅子","顺手关门"等。   最后的结论都是要说明"细节决定成败"。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广投简历,面试了数十家公司。   每一次面试,都特别在意细节,地上有垃圾捡垃圾,有纸团检纸团。   遇到面试会议室椅子乱了,会先摆整齐,再坐下。   最后临走时,还不忘关灯。   本以为面试官会把这些看在眼里,纷纷向我投来橄榄枝。   可现实却是,所有面试,全部都音信全无。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傻得可以。   沉浸在毒鸡汤圈套却浑然不知。   要知道,现实中没有人会因为这些细节得到一个很厉害的职位。   也不会有成熟的企业会通过这种小手段去招聘人才。   是否录用一个员工,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一个,实力。   如果没有实力,捡再多的纸团,搬再多椅子也是白费。   一直以来,通过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激起读者共鸣,是炮制毒鸡汤的惯用手法。   但我发现,那些影响我们最深远的毒鸡汤,往往都是凭空瞎编。   甚至和现实一点关系也没有。   今天,我们就来揭露那些流传甚广的毒鸡汤背后的真相。   02:
  毒鸡汤:   "尊严难民"成石油大王   课文《尊严》,可以说是哄骗我们学生时代的经典鸡汤文。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   善良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其中,有个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很特别,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   他却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否则不能接受任何的施舍。   杰克逊大叔对他十分赞赏,给了他一份工作。   两年后,还把女儿许配给他,   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真相:   根据资料,石油大王哈默1898年生于纽约,21岁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即接管其父制药厂,经营有术,成为美国第一个大学生百万富翁。   23岁去红色苏联投资办厂,30岁回美国,投资酿酒和养牛,58岁携第三任妻子迁往加州,投身石油生意,一跃成为石油大王。   前两任妻子一个来自俄国,一个来自新泽西州,并无南加州小镇镇长女儿。   所以,这只是典型的子传父业,跨界投资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有尊严就能成功。   03:
  毒鸡汤:   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   曾经在网上有一篇被疯转的毒鸡汤——《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   文章大意是,在哈佛校园里,没有华丽服饰,浓妆异彩,更没有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   哈佛的学生,无论在吃饭,走路,还是在医院,都在看书学习,每天睡眠时间特别少。   凌晨4点的哈佛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而墙上正是哈佛的"校训":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文章一出,立即在国内掀起一阵苦读热潮,不少学生以此为榜样,挑灯夜战,熬夜学习。   而家长们也对这种做法表示支持。   真相:   哈佛的大部分图书馆,每晚统一0点闭馆。   只有一个叫Lamont的图书馆是24小时全天候开放。   而该图书馆半夜的真实状况是这样的。   要知道,哈佛的学生也是人,即使每天学习任务再繁重,也不可能废寝忘食。   这样的生活,是不可持续的。   真正有效的学习,要讲究方式方法,劳逸结合,而不是一味埋头苦干。   而且,哈佛大学的校训,其实只有一个拉丁文单词:Veritas   意为:"真理"。   04:
  毒鸡汤:   NASA专家不如小学生   NASA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时候,遇到过一个难题:   宇航员如何在太空中书写记录?   因为太空是失重状态,普通的钢笔圆珠笔没有了重力作用,墨水根本出不来。   很多科学家埋头钻研了好长时间,耗资近200万美元,也没造出一种可以符合要求的"太空笔"。   当时NASA向全国征集解决方案,有一个小学生寄来一封信,内容只有一句话:   "试过铅笔没有?"   这则毒鸡汤让普通人拍手称快,享受了一把平民碾压科学家智商的快感。   美其名曰:突破思维的墙。   真相:   其实在当时的太空项目里,最初考虑的就是木制铅笔。   但在失重环境下,铅笔使用后的碎屑会变成悬浮颗粒物漂浮在空中,给宇航员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在初期,这个方案就被排除了。   所以说,真正困住我们思维的,不是墙,而是鸡汤给我们认知和经验的局限。   05:
  毒鸡汤:   "旅馆之王"喝马桶水   美国希尔顿酒店帝国缔造者康拉德·N·希尔顿,年轻时到一家酒店当服务员。   谁知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安排他洗马桶。   而且工作质量要求高得惊人:必须把马桶擦得光洁如新!   这项又脏又累的任务,让希尔顿难以接受。   每当他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都翻江倒海。   更不要说清洁得光洁如新了。   一天,希尔顿像往常一样不情愿地应付着工作。   一位前辈走到他面前,亲自洗了一遍马桶,接着,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然后,给了希尔顿一个微笑。   他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痛下决心:   "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此,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工作质量也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   为了检验自己,希尔顿也多次喝过马桶水。   经过了多年的辛勤工作,他终于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馆之王"。   △ 康拉德·N·希尔顿   真相:   这是学酒店管理的同学上课都会听到的毒鸡汤。   但现实中绝不可能这么夸张。   要知道,马桶是U型结构,日常清洗是接触不到连接口的。   也就是说,下面的管道壁常年得不到清洗,这种情况下的马桶水,依然是肮脏不堪的。   而且,希尔顿之所以能成为"旅馆之王",靠的是全方位碾压常人的智慧与努力,再加上一些机遇。   这一切,绝不是只把马桶擦拭得光洁如新就能做到的。   06:
  毒鸡汤:   "社会爹"空手套白狼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爹对儿子说:我想给你找个媳妇。   儿子:可我愿意自己找!   爹:但这个女孩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儿!   儿子:要是这样,可以考虑。   然后他爹找到比尔盖茨: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老公。   比尔盖茨:不行,我女儿还小!   爹:可是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比尔盖茨:这样的小伙子倒可以考虑!   最后,爹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我给你推荐一个副总裁!   总裁:可是我有太多副总裁了,多余了!   爹:可是这个小伙子是比尔盖茨的女婿!   总裁:这样呀,那没问题。   最后,儿子娶了盖茨的女儿,当上了世界银行的副总,盖茨得到了世界银行的大笔办公软件定单,世界银行获得了盖茨的大笔存款,皆大欢喜。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有了好的商业头脑,就可以空手套白狼。   真相:   爹:盖茨,我给你女儿找了一个好老公。   盖茨: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   爹: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盖茨:他叫什么名字?   爹:叫约翰。   盖茨拨通了世界银行总裁的电话,查无此人。   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还妄想通过简单的信息不对称来空手套白狼,简直是愚蠢至极。   07:
  毒鸡汤:   人类大脑只开发利用了10%   不少家长喜欢用这个结论教育孩子。   "人类只开发利用了10%的大脑,还有90%的潜能等待开发。"   "就连爱因斯坦,也只开发了15%!"   "别老是说学不进去,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   真相:   这个结论最早出自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   原话是:"普通人只发挥了其潜在身心智能的10%。"   而且没有任何来源和理论支撑。   最重要的是,这句话发表在1907年,那是一个人类对脑科学还懵懂无知的年代。   直到62年后,世界第一台CT机才问世。   如今,人类通过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人的大脑不存在非活性区。   也就是说,人脑的所有区域,都在运转和工作着,没有一块是完全平静或者不活跃的。   所以,如果感觉读书、工作不如意,要么是不够努力,要么方法不对,要么就是个人不适合。   如果不想清楚这些,大脑再开发10倍也无补于事。   08:
  很多时候,毒鸡汤看起来都非常精彩。   要么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或是励志向前,能在短时间内激起人们身临其境的想象。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毒鸡汤都是凭借想象编造的。   通常只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得出某种人生道理。   这种故事的本质,是单一化的线性思维,将现实中的因果关系,极其简单化。   只要……(努力、有恒心、懂变通),就能……(成功)。   然后靠充满激情的感情渲染,让人看完后浑身解气。   但听信鸡汤逻辑的人,往往会朝这3种方向发展。   ① 一根筋埋头苦干;   ② 好高骛远,尽耍小聪明;   ③ 只追求细枝末节,忽视关键。   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事实上,真实的生活拥有太多细节和各种各样瞬息万变的因素。   这需要我们在为人处世中,有严谨的理性思考。   决定事情前,要有必要的证据和理由,以及充分的逻辑分析推论。   而不是靠一腔热血,拍脑子干事。   要知道,生活从来都是复杂的,做每件事之前,都要脚踏实地,多方面考量。   还要在过程中不断思考、调整方式方法。   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让人神清气爽,鸡皮疙瘩起一身的鸡汤故事。   不妨先冷静下来思考,这么好喝的鸡汤。   它是不是有毒?   /今日作者/
网站目录投稿: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