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读道德经用虚怀若谷的胸怀停下来静静的


  道德经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心经一遍遍地说, 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智亦无得, 你听见了吗?
  下面是多年生本草对这节的理解
  古时专心学道有成的人,都达到身心和谐自在,他们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很通透。他们不显山露水,圆满和谐,让人捉摸不透。
  若是要我说一下,那也是勉勉强强套上去的词语而已,他们无可形容。
  他们谨慎,仿佛严冬走在冰河上;
  他们戒心,仿佛睡在敌人营帐中;
  他们庄严,好像时时都在外做客;
  他们轻松,好像冰块渐渐消融;
  他们朴实,好像石头一样;
  他们豁达,胸怀好像山谷一样;
  他们韬光养晦,好像混沌一样。
  以上这七项品质也只是粗略描述了"善为道者"的一点影子,根本形容不出他们的浑然天成。
  和光同尘、和光同石头
  我们能向"善为道者"学些什么?
  我们现在的心念,如一团乱麻,目前处于"浊"的状态,
  首先要让"它""止",将心中的粉乱停下,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若你不活在真相里,
  就活在纷飞的心念里。
  然后应该用"静心"的方法来让"它"慢慢地"清净";
  如果"它"目前处于"安"的状态,那么首先要保证"它""久",然后应该用"动"的方法来让"它"慢慢地生生不息。
  人人都喜好厌坏、喜善厌恶,喜十全十美,如果修道就需要包容。要容下"盈"就要容下"消"、容下善就需要容下恶......
  得道的人从来不在意"盈"、"不盈"的问题,他循"道"而活,平静地对待人生的生老病死、社会的新旧更迭、财富的潮起潮落、自然的沧海桑田......
  他循"道"而活,平静地对待人生的生老病死
  道德经一共81节讲了三种道,这节里讲的是事物是"循环往复"之道
  前面的章节里讲过了"有无相生"之道,
  前面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形成了一个圆圈,就像太极图一般,事物的运动总是回到它的最初状态。
  这节讲的是圆环的运动,怎么运动?循环!
  这个很好理解的:
  "月有阴晴圆缺"循环往复;
  年有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些都是循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道"作用于万事万物时,就表现为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当它作用于人类时,就成为人行事的准则。人合乎道的规律时,被称为"德",所谓"德"就是"得",意思是人从道中得到的东西。因此老子的著作被称为《道德经》。
  我们从"事物是循环往复的规律"学到什么道"德"呢?
  我个人认为是"不争"。"道"的运动规律就是相反的属性,相互成就、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在做事时,不应只考虑正面因素,也应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
  世间之人无不争强好胜,只看到正面。
  因此学"道"之人就要看其反面,不争。
  "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高、不争险
  这一节中,孕育出了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这个成语叫"虚怀若谷"
  【成语出处】《道德经》第15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下面的两个故事,讲明白了虚怀若谷的意思和好处。
  之一
  富弼,字彦国,北宋名相。聪慧过人,读书过目成诵。范仲淹见到他,说他有"王佐之才",向朝廷举荐他;晏殊看到他,说他才质俱佳,把女儿嫁给他。他是北宋最出色的谈判高手,一番话就打消了契丹国进犯边境的图谋。他为相7年,老成持重,高寿作古,享年80岁。
  富弼年少时走在洛阳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俯仰之间可见心胸之狭阔,古往今来的高人和凡人,也就在这里分野了。
  猫看着老鼠不顺眼,看着狗却没事儿,为什么呢?
  之二
  山上有座庙,庙有一个小和尚。这一天,小和尚请教老和尚:师父,我为什么这么多烦恼"
  老和尚让小和尚拿一勺盐,放在一杯水里边,搅一搅,老和尚说,"来,喝一口",小和尚就喝了一口这盐水,"哎呀,真咸",老和尚说,"咸是吧?走,拿着这个盐罐,咱们到湖边上去。"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就来到了湖边。"你再取一勺盐,洒进这湖水里面。",小和尚又取了一勺盐,洒在湖水里。老和尚说,"来,尝尝这湖里的水,还咸不咸。"
  小和尚取了湖里的一口水,一喝不咸。老和尚说,"明白了吗?"
  小和尚说,"我不太明白。"老和尚说,"放在壶里的这勺盐,跟前面放在杯里的那勺盐,量上有区别吗?"
  小和尚说,"没有,一样多。"
  老和尚就讲了,盐没有多少,一样多,为什么你的感觉会不一样呢?问题不出在盐的多少这一边,问题出在你的心量这一边,问题出在你的水量这一边。这个水量就是咱们人的胸怀,这个盐就是你在平常生活当中遇到的所谓烦恼。
  风打算把它自己定居在哪呢?我知道了,花朵的旁边或柳条的周围
  我们不能改变盐多少,你投胎到这娑婆世界了,你是带着业力来的,你是带着账本来的。这个账本所规定你吃多少苦,享多少福,这是定好的。你想去掉这个账是不可能的,你想不还这个账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因果规律。我们能做的是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它。
  莲,不与周遭的事物相连,注视眼下一尺之间,那是收于心,宁于神,静其气。
  胸怀太小,你的人生就是苦。胸怀大,大到什么程度?尽虚空,遍法界,再大的事情在这个胸怀当中,都不算大事。任何的境,任何的缘,在这样胸怀当中,对你都不会有影响。
  此文为多年生草本原创,感谢亲的阅读,希望能让您喜欢和关注,我会尽力为大家写出带能量的文字的!
网站目录投稿:水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