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性农书和全国性整体农书。六十卷。明徐光启撰,初刊于明崇祯十二年(1636年)秋。由他的门人陈子龙(字大樽)定稿。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死后谥文定。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0年)。上海徐家汇人。逝世前一年被封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明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万历二十八年遇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南京,入天主教。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担任过河南通监察御史、礼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左春坊右赞善等多项官职。一生清廉。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将早期的西方科学文明介绍到中国来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著名的科学家。著译的文集和专著有六十多种。万历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作者在为其父守丧三年期间,在老家从事了农耕实践与研究,撰写了《甘薯疏》、《吉贝疏》(吉贝即棉花)、《芜菁疏》、《种棉花法》、《代园和竹图说》等著作(大部分已佚)。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在天津从事屯垦,在北方提倡种稻,意图探索扭转"南粮北运"的可行性,写了《宜耕令》、《北耕录》、《农遗杂疏》。这些活动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万历四十七年开始酝酿本书的体系结构,明天启元年至天启七年写出初稿。去世后全部手稿由陈子龙"总其大端","删十之三,增十之二",而"灿然成书",无损主题内容。 本书初稿约七十余万字,成书时五十余万字。采用历代文献共二百二十九种。全书分成十二目。包括:农本三卷(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谈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田制二卷(井田考,王祯《农书》中各种田制图),对历史上的井田制、区田及土地利用进行了考证。农事六卷(营治,开垦,授时,占候,以屯垦为中心),介绍了土地开垦、农时季节、气候条件。水利九卷(水利工程,农田水利,《泰西水法》),介绍了南北方水利建设和西方水利。农器四卷(耕作、播种、收获及加工工具),介绍了各种农具并附图谱。树艺六卷(谷部、蓏部、蔬部、果部),介绍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蚕桑四卷(养蚕法、栽桑法、蚕事及桑事图谱),介绍了蚕桑技术。蚕桑广类二卷(棉、麻、葛),介绍了纤维作物栽培技术。种植四卷(竹、木、茶及药用植物),介绍了经济树木的栽培技术。牧养一卷(六畜,鹅、鸭、鱼、蜂),介绍了家畜、家禽的饲养和兽医技术。制造一卷(食物,营室,附家庭日用常识),介绍了农副产品加工技术。荒政十八卷(备荒总论、备荒考、《救荒本草》、《野菜谱》),介绍了可供救荒的野生植物(附图谱)。 "富国安民"的农本思想决定了本书的内容与布局。本书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大内容。和以前所有大小农书不同的地方,在于较为系统而集中地叙述了屯垦、农田水利、荒政(备荒救荒)三项重大农业政治措施,提出了各种规划、建议和技术,它们是全书重点,占总篇幅的近一半,体现了作者屯垦立军、水利兴农、备荒救荒的指导思想。 本书强调扭转当时"南粮北调"不合理状况的根本方法是要使北方农业生产迅速上升,减少或消除对东南部粮食上的依赖。因而要"垦荒足食,万世永利。"垦荒的必要条件是水利、劳力和资金。全书除介绍郭守敬等人的治水资料,还刊载了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著(熊口述并翻译,徐记录并整理)的介绍西方水利的著作《泰西水法》前四卷(全书共六卷)。书中还围绕屯垦必须"均民"(移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各项具体措施,解决人、财问题。 本书介绍了各项农业技术中的先进经验,特别重视棉花生产,总结出"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秆、稀棵壅肥";"熟治畦,数锄草"等生产经验。继承和发展了南方的早作技术和绿肥轮作制,总结了水稻、棉花与绿肥轮作复种的经验。总结了甘薯的栽培经验,把种甘薯的好处概括为"甘薯十三胜",总结了栽培技术。对治蝗提出了"人力苟尽,固可殄灭"的指导思想,掌握灭蝗规律。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了"风土"和作物分布的关系,主张对一切事物不拘限于成规成法,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论述了人的因素是重要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对近八十种作物写有注文或专文,作了较科学的个论介绍,其中绝大部分经验是作者亲身实践所得。总之,本书在农业推广上建立了一整套合乎科学的思想体系和具体措施。 本书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专门综述。提出了"预弭"、"有备"、"赈济"、"辟谷"等措施,对水、旱、蝗灾作了统计,对救灾措施及利弊作了分析。提出了"先事修备,既事修救"的指导思想。 形式与内容上的特点: 一、"杂采众家"、"兼出独见"。对前人文献进行了严格取舍,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对取的部分,也是批判地吸收。在不能赞同而有不同看法或补充时,用玄扈先生曰的方式,紧接着加以评论,点出其错误认识,纠正其谬误,补充其不足,指明古今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因而结论可能不同的情况,改正前人计算上的失误以及由于度量衡不同而发生的误解。提出创新见解,阐明生产问题的真谛。大都是前人理解和认识不到的意见,其"独见"至今仍有一定价值。 二、由于作者在一生中,对"农事尤所用心",有"尝躬执耒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的耕作实践经验,更兼以用近代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所以,在本书中开创了以西方科学精神和方法整理我国古代农学的先例。如:书中已经有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的概念;首次将"数象之学"应用在农业研究上,并获得正确的论断。 三、在全书体系上克服了距此书时代较近的划期农书王祯《农书》前两部分分割的缺点(即王祯《农书》第一部分只得到农业生产的系统知识,而不能掌握具体的生产技术。第二部分各论中,由于第一部分已讲过的不再重复,因而不少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都不完整),对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作了较为完整的描述。如水稻。本书之后清代的《授时通考》成书体系远不如本书,重复了王祯的错误,是一个倒退。体系合理的原因还在于作者的实践精神和治学态度。 本书的主要缺陷是征引文献有错乱,常常不是第一手材料。同时,由于作者对沿海、东南、中原各省情形了解较多,但对于西南、西北各省情形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指导"全国"的农政上似有不足。 本书被公认是明代晚期科学技术领域的四大著作之一。当时就被誉为"经济忠谟,事久弥验,……有裨邦本"的"经国之书"。同时,本书中技术措施和农政措施并重,运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方法,从某些全新的角度将传统农业提高到新的水平,确实比以前所有几种大型农书更"全",在我国传统农书中是空前绝后的,在我国农业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本书初版本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付印,年底前刻竣,称为"平露堂"本。平露堂是陈子龙家宅的名称。书前有崇祯十二年仲秋的张国维序文和长至日(冬至,崇祯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639年12月22日)上海县知县王大宪的序文。刻本每页版心下方均有"平露堂"三字。收入《明史·艺文志》农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还列一种《别本农政全书》四十六卷。根据今人考证,四十六卷本似乎只是截去了《救荒本草》和《野菜谱》十四卷。清代中叶前,本书不甚流行。道光年间,经重刻,计有"贵州刻本"、"戊戌刻本"、"曙海楼"刻本。后来又有"山东书局"刻本、"上海文海书局"和"求学斋"石印本。中华民国时期有"万有文库"排印本和河北省"燕京道"翻印本。 一九五六年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校勘本。一九七六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农政全书》。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石声汉校注、西北农学院古农学研究室整理的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