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慢性病人的心理异常


  许多病人家属都抱怨说,亲人病后脾气变坏了,不好侍候。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而是患病特别患了较为难治的慢性病之后,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许多容易被人误解的心理问题。了解这些异常心理,不仅有助于对病人的理解和体谅,而且还能更好地照料病人,有益于疾病的康复。那么,慢性病人容易出现哪些心理异常呢?——Psy525.cn
  1.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很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劣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往往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病人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有时,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重病人和病人死亡,会产生恐怖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同时,求愈心切,希望早一天确诊,早一天手术、早一天出院。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多安慰、多鼓励、多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振作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