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南宋人。 相较于他传世的诗词,他的书法作品极少他的书作中有着桀骜不驯、闲云野鹤般的气质,少有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庙堂气息。这一点,从他为数不多的传世作品中即可窥见端倪,也成为判定其作真伪的条件之一。 姜夔虽为布衣,然系三国名将姜维后裔。在这样的人家,书法是其必修功课。此外,姜夔交游颇广,其中不乏精擅书法者。这些人对其书恐怕不无影响。姜夔曾道: "予学书卅年,晚得笔法于单丙文,世无知者。" 姜夔书法初从唐人入手,后从单丙文,可能以单为进阶,进而书学魏晋,于钟繇、二王用功颇勤,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 王献之《保母帖》,原系清宫旧藏。流散后,此帖和部分题跋(如赵子昂、郭天锡、董其昌、徐守和等人的题跋)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而大部分题跋(如姜夔、周密、仇远、鲜于枢等人的题跋)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共三千余字,平均每字两厘米见方,比一枚一元硬币还要略小,难度相当大,由于重复字较少,是学硬笔的绝佳范本。 此作从整体上来讲,书写得端庄大方、一丝不苟。此篇属长文,在誊录之前文即已完成。从第一个字开始到结束,前后保持了稳定、一致的书写特征,没有丝毫懈怠。 就书风而言,此题跋颇有初唐欧阳询的影子,骨气劲峭,于平正中见险绝,雅正高远,静气怡人。 在用笔上,此跋可以用一个"轻"字概括。每一笔画入纸时均轻轻落笔,没有过多的映带,在行笔过程中轻轻带过,显现出一派清秀的模样。在结体上,每个字均端正平稳,俨然一位儒雅平和的书生,并没有当时"尚意"书风的洒脱。 在章法上,此作行距大、字距小,但字与字、行与行前后均保持了大体一致的间距,显得疏朗静气。此题跋可谓是一件有格调的作品,它不随时俗,和同时期的小楷作品拉开了距离,典雅俊润、清新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