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生活之水滋润品德课堂


  摘要: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基础。这突出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让生活体验滋润课堂"的基本理念。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活教材内涵,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拓展课外体验,使课堂教学延伸生活。这样,有助于实现儿童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让品德课堂教学营造生命的魅力。
  关键词:生活体验;品德教学;策略
  品德养成经历了感知—感悟—内化—外化的过程,它是一个漫长而又可循环的历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结合我们的教材,让品德教育扎实有效。
  一、激活教材内涵,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现行《品德与生活(社会)》为了突显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教材的挖掘与生成上的自主作用,教材重在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版块安排上下功夫,而每课内容往往以图片的形式呈现,这给授课教师留下创造教材的空间。教师在对该课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可对教材进行拓展,将与教材相关的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引入教材中,使教材生活化与本土化。
  1、开发校本课程,充实教学内容。①挖掘乡土资源。在平时的教学材料搜索中,要善于寻找和利用身边的本土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可贵的资源,比如说校园文化资源、地域文化、民风民俗、人文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资源去挖掘、利用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②利用社会课堂。《课标》明确: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优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
  2、活化教学形态,优化课堂资源。①形象生动的故事。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讲故事。我们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还可以创造性的将一些枯燥乏味的科学小资料编成故事。课堂上学生听得认真,既增加趣味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②声情并茂的游戏。美国教育家帕克曾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知道,学生从小就是在玩耍、游戏、实践中学习的。"而游戏是一种特有的儿童文化,它蕴涵了儿童的兴趣爱好,体现出特定时间儿童的关注焦点,折射出他们的个性风格,思维特点。
  3、捕捉社会焦点,深化教学内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才能,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教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智慧的头脑,善于感知捕捉社会热点事件,并及时地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出鲜活灵动的气息。
  二、拓展课外体验,使课堂教学延伸生活
  教师虽然通过课堂上的40分钟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
  1、教学场所的拓展延伸。①"美丽彩虹"活动课。学生走出课堂,面对社会和大自然,把《品德与生活(社会)》与其他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起来,让学生自己提出现实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主动构建体验式学习,称之为"美丽彩虹"活动课。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活动六大板块:"多彩的校园生活""可爱的家乡""未来的家乡""学习·心理·生活""体验历史·人文·环境""关注大桥·经济·城市"。②"平安系心中"实践课。学生对眼前的红绿灯似乎视而不见,横冲直撞;对于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漠不关心。血的教训让人惨不忍睹。教学《平安回家》课堂中,教师设计了"过十字街"的体验活动:一个学生扮演小交警使用常见的三种指挥交通的手势,一些同学分别扮演司机、路人等。
  2、教学时间的拓展延伸。①"家校桥"作业。课程的综合性是我们教学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思品课中往往渗透着人事间的道理、关爱等,我们要让这些体验深入人心,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自然流露。②"我成功了!"体验小报。学生每星期办一份自己的体验小报,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掌握的方法、体验的感受写下来。同学们互相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体验的魅力。斯宾塞指出:"教育应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通过教学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是道德养成的摇篮,真实体验胜过读万卷书、听万句话。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练素质。酸甜苦辣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着热情,收获着希望,也收获着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亚珍.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教学[J].小学德育,2004.11.
  [2] 刘淑芬.构建凸显生活气息的品德课堂[J].小学德育,2004.9.
  [3] 李秀红.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网站目录投稿: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