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书中首先出现茶字的不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公元780年)。因为在《茶经·一之源》的注中说得很清楚:"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公元730年),共三十卷,唐玄宗撰,已失传。根据《新唐书·陆羽传》记载"上元初,更隐酋溪,自称桑兰翁,阖门著书",则《茶经》成书于公元76。年后。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安禄山之乱为公元755-757年,史思明之乱为公元757--763年。《茶经》成书当在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因为《茶经·四之器》关于风炉的说明中有"盛唐灭胡明年造"一句话,"灭胡"应指平定安史之乱,明年应为764年而不是758年,所以《茶经》成书应在764年以后,大约再经十多年才全部完成。 由此可见,茶字在八世纪或最早七世纪才被用来专指茶树及其叶子加工成的饮料。 六世纪初南朝梁代有将荼(音to }字读为茶音(丈加反)。但《邓州先茶记》说,"顾师古虽已转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说明六世纪时虽有茶的读音而还没有把荼字改为茶字。 茶字在八世纪出现后,仍没有完全代替荼字。如顾炎武在《唐韵正》中说,"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茶芽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茶宴字,皆作茶。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文,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去一画,则此字变子中唐以下也"。由此可见,到九世纪中茶字才被普遍使用。 根据以上论证,可以推断,在唐代以前的古书中出现的茶字,如不是茶字的抄写或刊印错误,就有可能是后人有意识地把茶字改成茶字,或该书为后人所撰。如《神农本草》和《神农食经》等书,且不论神农是否真有其人,但在公元前2737年的神农时代还没有文字,所以这些古书都是后人所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只是一个传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茶字,如是茶字,则可能较早,如确系茶字,那最早也不能早于唐代。 中国古代没有茶字而只有茶字。但在甲骨文和钟鼎文中都没有发现茶字。茶字最早出现于《诗经》和《尔雅》等书。它们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虽然还有争论,但内容都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以前。书中的茶字都是指带苦味的叶子,即苦莱或苦茶。有时也指带甜味的叶子,如《诗经》中就有"谁谓茶苦,其甘如怡"的记载。 后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苦菜是草本植物,而苦茶则是木本植物,为了把两者区别,就在茶字左边加木旁,成为搽字,或用木旁的橙字来专指木本的茶树及其叶子加工成的饮料。搽,音to途遐反,槚,音jia,分别见于《本草》和《尔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尔雅》非周公所作而是汉代毛亨以后的文字学家所集体编纂。这样就把槚字的出现推迟了几个世纪。至于东晋郭璞的《尔雅注》则是公元四世纪的事了。而在公元前二世纪长沙马王堆1号墓(公元前工60年)和2号墓(公元前164年)的随葬清册中都有橙字的异体字刻在竹简上。说明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槚字已被普遍使用。但荼字仍没有被淘汰,如公元二世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仍列入荼字。宋代徐铭等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说明公元二世纪时还没有茶字。所以公元前57年王褒《憧约》中的茶字应该是荼字,如确系茶字,则《憧约》的作者就不是王褒而是后人了。 茶字的同义字除植和搽外,还有荈(音chuan),蔎(音she )、茗等。如公元前后杨雄的《方言》和二世纪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都有记载。 茶字可能由搽字简化而来,读音cha可能是荈搽反。闽南方言te,可能是由搽直接转化,福建厦门对外贸易发展较早,传至欧洲,成为英语的tea和法语的the。茶字在唐代传至日本,所以日语茶字与汉语完全相同,读音也是cha,印度语和俄语的读音基本上也都是cha. 中国茶字的演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公元前五世纪以前的茶字;第二个阶段是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六世纪的概、搽、弃、菠、茗等茶字的同义字;第三阶段是公元七世纪以后的茶字。两个阶段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时期,不可能截然分开。以上为茶字的起源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