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藏品:拍卖出天价爆冷门 赵庆伟从不争抢知名书画家的作品,他大肆收购那些冷门藏品。2010年5月,看过阳春白雪般的"艺术北京"展后,赵庆伟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总得留点平凡——好过日子。"从成百上千万幅"阳春白雪"中走过,再到回归尘世,他忽然意识到,人要"平凡地过日子"。打那之后,他答应开自己的拍卖会,出货。 2010年12月,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亮相翰海秋拍。很多圈内人并不看好这场拍卖,就像他们从没正眼看过天天跟收废品的混在一起的赵庆伟。一个藏家给这场拍卖估价:150万元;翰海也做好了赔本的准备。拍卖很特别——"全部无底价起拍。"这性格,就像当年:杂货商拉来一车手稿,战战兢兢地要2000块,他随手给了3000块。 赵庆伟不以为然:"拍到五六百万正常,七百万也可能。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出高价来买我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现在除了我,谁都没有。" 没有人想到,《半夜鸡叫》的手稿拍出了291.2万元,当年它就夹在赵庆伟花60万元买下的一堆"破烂"中。整场拍卖一共拍了2300万元!"那些买油画的人都抢疯了。"赵庆伟说。他觉得这场出乎自己意料的拍卖——神秘、诡异、不可思议。 拍卖过后,他换了一辆最新款香槟色的保时捷跑车。从前,他瞧不上世事的物质繁华,总觉得恶俗。这一次,他就想恶狠狠地对这个世界说,"不就是玩俗的吗?谁不会?" 冷门藏品:预知价值靠修养 "都美画廊"就是赵庆伟的画廊。别人看不到的"全部",就是他能看到的"美"。 画廊开得如此"狼狈":偌大而无平面的空间,堆积如山的手稿、老照片、老油画、版画和旧档案填满了上下两层楼,一人多高的几个普洱沱茶像卫兵一样守卫着楼梯。这时,进来的人可一定得小心,说不定移上两步,正踩到了艾青的手稿,或者当年红墙摄影师的原版原印的领袖老照片。 20多年前,北京的各个文化单位相继拆迁。赵庆伟正是中关村IT圈内知名的商人,他开始大规模购买。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搜遍了北京的所有文化单位,美术学院、博物馆、各大报社、出版社都是他的标的,他甚至还搬了臧克家的家。只要有手稿的文化单位搬迁,赵庆伟绝对是第一个接到电话的人。"他们知道我出价高,就都往我这送。"甚至有几回,他忘了付没付钱,就付两次钱。 这帮小贩乐不可支:"怎么会有人花这么多钱买这些没人要的‘破烂?这不是傻吗?"于是,连上海的小贩都知道了赵庆伟。一次,他从上海运回一集装箱拆迁石库门留下的老油画,其中就有一张是刘海粟的原作。 当年的那些小贩,现在再没一个往赵庆伟的画廊送东西:"他们200块钱收的东西,卖给我2000块,以为自己赚了不少,不成想到现在,一件就能卖200多万元。" 其实,赵庆伟的理论很简单:"只要是‘官窑的东西,国家的东西,就肯定错不了,一定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果然,最近人民大会堂要建立一个建设纪念馆,赵庆伟捐赠了800张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全过程的照片,图纸档案。今天的媒体给了赵庆伟这样的定位:"他在抢救国家文献"。 赵庆伟的朋友说:"庆伟,要是当年你把买‘破烂的钱,买那个时候最火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可能现在你有十个亿了。"赵庆伟会立刻反驳:"你怎么就知道,我的库房里没有十个亿?" 冷门藏品:在热玉中找冷点 几个月前,北京的玉石厂搬迁,赵庆伟买了20麻袋的玉料:"从古至今,从黎民百姓到帝王将相,都爱玉。"赵庆伟看到了玉石的"钱"景。 学习玉雕前,赵庆伟仔细研究了一下玉器市场的现状:"一个雕工很好的玉雕艺术品,在市场上卖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其实玉料可能都超不过1000块钱。"他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除了让玉器师父雕自己的玉料,他自己也学着雕。 照着自己的象牙手机链,他雕了一个惟妙惟肖的玉蝙蝠。隔壁的玉器师父说:"雕到这个水平,没有几年的功夫下不来。"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赵庆伟学东西这么快? 赵庆伟把自己成功的秘诀归结为有点"笨","哪怕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你都认真做,时间长了,认真和专注就成了你的生命状态,想不做好都难。" 他把一些几年前在当代艺术里学到的抽象元素用在玉雕上,几笔雕成一条鱼,那些做传统玉雕的人见都没见过:"这个雕法是老东西的雕法吧?" 最近,赵庆伟用黑玉新穿了一串项链,他自己非常喜欢,所以一直佩戴在身上。他觉得这串项链也像他本质的生活。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是由那些一个个微小的幸福串起来的。 赵庆伟把自己的人生定义为"淘气",小时候收藏烟盒,长大了收"破烂",别人越认为不靠谱,他越想搞出点名堂。其实,他的"淘气"背后,有缜密的逻辑和价值体系。"鸿毛者,易随风飞扬,倘若积得多时,或可成为暖身衣。" 赵庆伟说:"从开始收藏到2010年,十多年的时间我几乎都是在买,很少卖。我不想卖,买家也看不上。资金最少的那几年,我就卖以前的邮票,邮票变现快。我相信我收的这些东西有价值,只是需要适当的市场时机,才能显示出来。 我捐掉了很多收藏的老照片和版画,建博物馆。如果这些东西被更有钱的人买走,那当然也好,出高价买它们的人,一定比我对它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