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除中职学生在就业与创业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素养,已成为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保障基本就业率的重要工作内容,应当在现有教学资源、设施、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学设计、内容以及实践进行创新优化,为实现中职学生心理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 就业创业 心理障碍 一、中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发展现状及建设趋势 1.中职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扩招政策,使得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社会建设形态,促使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数量进一步攀升,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需求人数也呈现出提升的状态。但是由此而引发第一、二、三产业的布局变化以及人员素质结构的调整,与目前中职专业技术教育不相匹配,理论知识与企业发展需求不一致,造成中职学生就业与创业困难的局面出现。 2.未来中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设趋势 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显现出了新生代人才不竭的创造力和蓬勃的活力,在加强人才技术、技能创新培养的基础上,逐步强化了对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多种素质的教育实践。同时,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优化与应用,促使企业生产作业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为中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当前中职学生就业创业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1.自卑的心理状态 由于中职教育在教学规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措施实践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对于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教育阶段来讲存在着劣势,导致中职教育发展与规划发展建设转变程度较为缓慢。致使中职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教学视野、学习成果、思维灵活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状态。 2.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 由于中职教育制度管理体系不具科学性,导致部分学习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教学环境以及纪律要求不严格,无法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进行深入了解与探寻,使得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滋生了学习惰性,不能正确分辨学习的重要性。 3.较大的就业创业压力 对未来从业人员岗位能力的需求标准,既是对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考核,也是对个人基本综合素养的检验,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应对工作岗位内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等内容,成为从业人员立足企业生存的基本要素。而目前阶段,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掌握技术运用能力而言还无法满足当下快节奏的企业发展需要,多数技术型、专业型岗位则提高了对求职者的要求,导致适合中职学生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三、形成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 1.社会建设因素 在社会建设进程中,由于社会公众对于中职教育缺乏全面细致的了解,当下部分中职学生表现出的不良的从业迹象以及职业素养,使得社会人员对中职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误解与偏见,认为中职学生是学习能力差、没有中学愿意要的人。在此影响下,使得企业在人员招聘和晋升当中,往往将考核的侧重点放在学历上。 2.教育培养因素 中职院校的不合理教学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提升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育活动成效不明显,造成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对自身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等心理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而产生学习盲目性。 3.中职学生自身成长因素 当前中职学生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学习动力不足,无法集中精力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系统认真的学习,不能对未来就业创业环境、就业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导致"混日子"现象的发生。同时,中职学生的年龄处在青春叛逆期,思想的不稳定性使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受消极思想潮流的影响,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过程受到了阻碍。 四、通过中职学生心理教育,消除心理障碍的重要性 1.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传统就业与创业观念中,稳定的就业岗位、高收益的创业领域成为从业者主要的择业需求,然而中职学生有限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以及视野范围与岗位的高要求形成的矛盾冲突,无形中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逐步对中职教育的正确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开展中职学生心理教育要以实践事例作为参照物,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加深对心理教育的深刻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从而改正在教育中形成的错误思想观念,树立正确良好的思维意识与职业道德观念。 2.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思想动力,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中职"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突出中职就业与创业的实践性,摆正思想观念。通过学知识、学技术、学思想的意识行为表现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行动力,促使学生能够从内而外、有感而发地加入学习的行列,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五、消除中职学生就业创业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1.构建并完善科学化的中职学生心理教育体系 首先,以培养学生综合心理素养为目标,立足于当前中职心理教学现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基本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化的心理教育体系。其次,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措施三方面进行规范调整,重点是满足学生对于中职教育正确性与必要性的认知、合理科学化未来就业观念以及综合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突出心理教学的实践成分,进而增强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培养。 2.创新并引用多元化的中职学生心理教学措施 心理教育在形式与内容方面表现出了多元化和抽象化,对于现阶段中职学生来说,理解领悟还有着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对现有心理教学措施进行创新优化,要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微课、互联网教学等模式,将部分心理教学概念由抽象化向具体化转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中职技术人员的需求趋势,正确面对中职教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3.优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格局 将社会元素逐步引入课堂教学中来,一是要与相关专业的心理教育机构进行有效对接,利用其对心理教育的专业性,引导学生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从而在发现中得到正确的解决方式;二是要与生产企业进行對接,充分利用企业内生产资源以及创业环境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优良场所,让学生在工作中寻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动力,从而逐步消除中职学生消极的心理障碍。 六、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心理障碍对于中职学生在就业创业成长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成为了中职学生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养的最大阻碍,同时也是限制中职学生就业创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为此,应当在尊崇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教育体系、创新教学措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措施,逐步形成一套实践性、操控性强的教育对策,助力中职教育的长远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静秀.浅谈中职生职业决策心理障碍及对策[J].新课程(教师版),2011(6). [2]梁坤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生就业成功率[J].考试周刊,2016(11). [3]张丹宏.中职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6(2). [4]赵广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西部大开发旬刊,2011(5). [5]何洛,邬小赢,邹丽红等.对"留守"中职生的情况调查及对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