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搏金饭碗如探囊取物面试霸主透真经


  受访人:Michael,某名牌高校财务系本科应届毕业生 "饭碗":某外资银行电子商务部职员
  在不少人眼里,Michael是个不折不扣的"面霸"(面试霸主),而且是超大"份量"的那种。他拿到的offer不算太多,却全是精品:两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一家欧洲咨询公司,甚至还被一家500强老牌企业相中,让他参加财务领导人培训计划——那个长期培训计划可是全球闻名的"CEO摇篮"!此外,他还冲进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的最后一轮面试,虽然最后惜败,WaitingList(候补名单)上他的大名却也赫然在目。
  大家看来早就该收手的Michael却马不停蹄,又参加了另一家外资银行的面试。在旁人复杂的目光中,他最终拒掉"CEO",跳槽去了那家不向本科生提供培训计划的银行。对这个视"搏"金饭碗如探囊取物的"面霸"来说,哪种面试才称得上"艰难"二字呢?
  我经历过的最难的一次面试,是这家银行的第二轮。第一轮是和部门经理面谈,用上海话聊了些"你的职业发展目标"之类的大路问题。第二轮的考官换成了银行的副总裁。
  面试前5分钟,部门经理笑眯眯地踱到我面前,善意提醒:"小心哦,这次面试会非常难——你预想不到的那种难……"我笑笑,不要说是这个当口,就算是提前1天告诉我,我也没法准备。
  那个荷兰副总裁才30岁出头,帅得一塌糊涂,态度和蔼得挑不出一点毛病。面试结束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这个总裁是以极难过关出名的,10个接受面试的人里他会拒掉9个,而且当面直说,从不考虑给你面子。
  他先问我既然拿到了咨询公司的offer,为什么还想到银行来?这可难不倒我,就是说一下银行和咨询公司在工作性质上有什么差别嘛:"银行的工作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咨询公司更强调短期的效果,而就我的个性而言……"
  谈了5分钟,他甩出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这么难的问题,我还是头一回遭遇到:"你是非银行专业的学生,我们银行的先进管理和其它银行相比,你怎么能区别?"我怎么区别?我还没进银行,连这家银行怎么管理都不清楚,何况其它银行?
  我深吸一口气,沉默了10秒钟,决定和他"捣捣浆糊",应付过去——哪怕是负隅顽抗,也要比直截了当说"我不知道"好。既然我对具体情况一窍不通,不如讲些大道理搪塞:"第一,贵银行有顶级的商誉;第二,贵银行有国际背景支持……"其实我只是把这家银行网站上的一些说明照搬了一通,等于什么也没说,可这么说永远不会错。
  一口气说完,年轻的老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他应该也知道,这个问题我很难给出专业的回答,这么问纯粹是看我的思路清不清楚吧。
  想要进咨询公司,案例面试(CaseInterview)是肯定不会少的拦路虎。要是不好好准备,到面试时难保不吃瘪。我在面试前一天晚上,总会把早已烂熟于胸的公司管理流程再默默回想一遍——"战略-市场-营销-财务"……一遍下来,在找到感觉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信心。
  其实不论什么案例,都有一个"命门":逻辑。考官并不在乎你的结果,他要的只是你的思路。只要你找准一个"死穴",再从这里下手层层剥进去,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我遇到过的一个简单案例:"假设你在飞机上,旁边正好坐着一个高尔夫球商,他问你中国一年需要多少个高尔夫球,你如何回答?"这就像"一架飞机机舱里能放下多少个乒乓球"、"延安中路口每年开过多少辆车"、"中国一年要消耗多少张复印纸"一样,如果你绞尽脑汁想要估计答案,那可就钻牛角尖了——很可能考官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你只要给出计算的办法就行了。
  当时,我很干脆地回答:"第一步,统计中国有多少个球场;第二步,统计平均每天有多少位顾客;第三步,统计平均每个顾客每天消耗掉多少个高尔夫球。"很简单吧?平时多给自己出出这种怪题,多练练就OK了。
  不过在那家顶级咨询公司遇到的案例题还是很难:"某公司旗下有几十个子公司,请你集成它们的信息、管理系统。"就这么一句话,其它什么条件也没有说明,我当即傻了眼。
  考官笃悠悠地盯着我,我细想了一会,还是摸不着头脑,索性开口直说:"对不起,可以给一点提示吗?"这种题,就算找个名牌大学的MBA来操作,也未必能拎得清爽,何况我一个学会计的本科生——案例面试时,遇到困难可以但说无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考官给你一两分钟理理思路。
  果然,考官毫不犹豫,马上甩给我一句:"比方说,你可以把物流系统集成,把轮胎厂、底盘厂等等集中在一块区域,节省零件运输费用。"我恍然大悟,马上顺竿往上爬:"还可以把人力管理系统集成,分厂只有技术工人,管理人员集中在总厂;把库存信息系统集成,相关产业的零件归为一个系统管理……"
  Michael心得:大二开始"做"简历
  一份抢眼的简历,成绩、曾获奖项、技能、实习经历哪样都不少。你要是想"搏"到只金光闪闪的饭碗,早在大三甚至大二时就该针对这4项扪心自问:将来我的简历拿出去,会不会"出挑"?发现缺哪样,就补哪样。比如,如果成绩一般,你可以用在著名大公司的实习经历来弥补。
  曾经有个采访对象,因为专业冷门,又一门心思想做咨询,于是专门申请到《商业周刊》"最受尊敬的10家公司"里排第一的那家公司去实习。那家公司的中国分部就在上海,申请实习生职位不算太难。Michael的成绩只能算中上,可他简历里"赴美参加时代华纳旗下《财富》杂志实习"、"波士顿咨询公司实习生"的头衔,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向他敞开面试的大门。
  在简历上"动手脚"
  这里说的"手脚"可不是教你弄虚作假——哪怕只掺一点水,有经验的考官也能把你盘问得"七荤八素"。不过同样是盘问,怎么能让考官专问你准备过的问题呢?
  Michael的办法是,写简历时,只把自己的亮点一一"拎"出,让它"亮"到足够让简历筛选人眼睛一亮,但不展开细说——那些细节,留给考官细细盘问——普通的面试只有20-30分钟,如果你简历写得详详细细,考官三言两语就问完了,自然要搞点刁钻问题出来,不然怎么显得他有水平呢?
  学会控制面试的方向,让考官提的问题,大多是你可以事先细致准备的。
  揣摩考官心理
  有些问题,不管是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普通大公司还是外资银行,面试时都会问。要是以为问题一样,答案也可以千篇一律,你就大错特错了。
  举个例子,你的职业发展目标如何?如果公司招你进去后对你有长期的培训计划,一般就会希望你能稳健地工作。这时你应该在回答中着重引导考官相信,工作上你会是个勤恳踏实的人。如果你太咄咄逼人,显得过于才华横溢,人家未必会中意你。而咨询公司可能就完全背道而驰,只有显得活跃出众、富有创造性,考官才会对你刮目相看。
  同样,回答"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认为银行业和咨询业有什么不同"这类问题,乃至填写不同行业公司职位申请表或写求职信时,都要注意这种细微的,但也许是致命的差别。
  炫出你自己
  面试时一定注意扬长避短,自己不利的条件绝不可提。如果对方主动提起,也不乏应对之策。
  Michael的成绩并不算顶尖,面试咨询公司时,这便成了考官发起攻击的要害:"你的成绩好像不太出众哦,你怎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呢?"Michael不慌不忙:"除了学习,我还有其它活动。不是只有成绩才能反映人的学习能力的。其实我的专门课都相当不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当场测试我的专业知识。"
  受访对象Tracy还有另外一招。考官要求她详谈以前组织过的大型厨艺比赛,她便老实不客气地提要求:"你要是想听的话,请允许我用中文。因为活动本身涉及大量本国文化。"当然Tracy的英语没问题,她只是为了更好地和香港考官谈谈"食神"和周星驰。可你要是英语欠佳,紧要关头,这不也是扬长避短的妙招之一么?
网站目录投稿: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