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2千万西南儿童选择 不止是一家医院 灵灵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5岁的一天,父亲刘某跟妻子说,要带孩子回湖北老家办理残疾证,于是父亲带着灵灵从广西桂林返回老家赤壁。 第二天清晨,父亲和灵灵抵达赤壁,下车后刘某买了一把铁锹。在老家的后山上,父亲刘某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在山上挖了坑,掩埋了孩子小小的尸首。 9天之后,刘某被抓,他大哭了十几分钟:"我用手勒他,几分钟后,他眼睛闭上了,一句话也没说....." △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 他们往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回避别人的目光,缺乏社交、语言和情感交流,很多还伴有特别的刻板重复动作,比如转圈、玩手等。 人们把自闭症儿童叫做"住在遥远星球的孩子"或"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西西还记得一位爸爸这样描述:"别人的孩子可能只养到18岁,而我的孩子却要养一辈子。" 但即使是这样,自闭症的孩子就真的没有改善的可能吗?自闭症的家庭就只能绝望了吗?甚至,残忍到对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下手吗? 西西邀请了西南儿童康复医学院徐磊院长,来讲解一下自闭症有没有有效的改善办法! 每个人,都有一种‘补偿能力’——如果他在某一方面弱了,自然就在另一方面很强。 包涵和灵灵一样,也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3岁确诊。可是和灵灵相比,包涵却是幸运的。 △由于自闭症孩子有认知障碍,包涵没有金钱概念,妈妈从包涵小学一年级时开始就引导他学会认钱、买东西、记账。 为让他的人生有一个更好的起步,曾是中学教师的妈妈辞职陪伴孩子上学。 从小学到高中,7年时间。妈妈每天都要记录下老师讲的每一道例题,每一个解答过程,回家后,再"嚼碎了"不厌其烦一遍遍教到包涵会为止。 她用完的笔记本,摞起来足有1米多高。 让人欣慰的是,妈妈的努力没有白费! 包涵的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更让妈妈高兴的是,她成功发掘了包涵的音乐天分,不到11岁钢琴就考过了十级,学习手风琴不到2年就过了八级。 今年,包涵18岁。他参加了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单招考试,并收到了该校的预录取确认函。 自闭症孩子 需要家人的温暖和坚守!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患者都具有"特殊能力"。 但只要家长不放弃、不抛弃,每个普通的父母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都是可以成为孩子最棒的那个老师。 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如何和自闭症孩子相处交流呢?戳视频,看专家讲解。 西南儿童康复医学院院长徐磊院长介绍: 1、不管多大的自闭症孩子,都有训练价值,训练越早越好,但没有"最晚",不要放弃希望。 2、训练一定要抓住重点,多学习了解,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科学指导,同时,家长领回家后也要随时随地训练孩子。(只要方法对,孩子的进步会很大) 3、在行为管理上,家长应该建立和对待一般孩子一样的标准,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拥有生存下去的社会功能。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们要注意 对孩子下面4个方面的训练 (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 一、日常生活行为规范 特殊孩子的家长,不要因为愧疚和心疼特别溺爱孩子,这样做的弊端是会导致其能力发展不足。 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孩子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吃饭等,并且让他明白生活自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他也应该能做到,只要他肯努力。 二、拓宽孩子生活空间 从小注重社交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对长大以后环境的适应。 如果可以,常常带孩子外出,多参加活动,主动拓宽其生活空间,创造更宽裕的支持性环境。 自闭症孩子需要具体的生活经验,与其在家练习100遍"早上好",还不如让孩子跟100个人打招呼、说"早上好"。 三、培养兴趣要顺势而为 "我的孩子虽然不是天才,但他一定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父母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他们一定的空间 ,让他们有思考的能力,有做选择的机会。有能力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可以自主选择。 四、丰富孩子社会认知 社会功能缺失和社会常识匮乏也是自闭症孩子的重要特征,如果让孩子错过可以获取社会常识的机会,他们只能在自己孤独的城堡里,越陷越深。 社会功能的恢复能有效唤醒他们内心自我,让他们走出自我世界的最好方法。 我们可以从简入难,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自身的自闭症情况,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场景或模拟场景去训练他们。 引导的过程中,不要急躁、多鼓励,不要以单纯的条件反射成功(刻板的机器行为)为目的,关键要让他们明白每一步的道理。 当他们取得一些进步时,我们也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