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和生产茶叶的国家,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引自《神农本草经》)由此可见,早在公元前2737-2697年的神农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野生茶树,并对茶叶予以利用。汉宣帝时,茶叶已形成商品步入市场,王褒《憧约》中就有"烹茶尽具"之说。茶叶,在成为一种独特的商品后,始由四川向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延伸。 唐太宗统一天下时,兵至江西义宁洲漫江(今江西修水县漫江茶厂,宁红集团公司所辖分厂),翌日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当地百姓以变色茶药(发烤红茶)奉饮,唐太宗饮尽数杯,身轻如燕,病除康健,便赐此茶为"宁红","宁"喻统一天下后,百姓安宁度日,"红"既表"吉利"之意,又状茶之红亮汤色。唐太宗统一天下后,百愿文息武,注重茶叶,加以发展。公元780年,陆羽《茶经》一书,成为世界首部系统总结栽茶、制茶、评茶等经验的专著,此书的风行,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发展和饮茶风气的崇尚。可以说,唐代,是我国茶叶史上的一个开创期。在此期间,我国的产茶区主要有:云南、江西、江苏、四川、安徽、湖北、河南、陕西、广东、福建、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宁红茶的产、销、运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改进。 据文史记载,在发现茶叶之后,我们的祖先只是采取野生鲜叶,生煮羹饮。在漫长的岁月里,由生煮发展到晒干、收存。公元220-264年,采茶作饼,茶叶开始有了初步的加工。至唐朝,发明了蒸青团茶的制法。这种制法是,采下鲜叶,经过蒸、捣、拍、焙、穿、封等六道工序,即先将鲜叶蒸熟,捣烂,放入一定的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继而烘干、成串,装好后即为成品。蒸青团茶,消除了茶叶中的青臭味,使之清香可口,从而饮茶风气从国内传到国外。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赴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带去我国茶籽撒遍日本土地,从此以后几百年间,印尼、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俄国等国国土上,生长着中国的茶树,中国,成为全世界"茶的故乡"。 公元1162年,江西隆兴府(今南昌一带)年产茶278万斤,主要品种有:双井、西山白露、鹤岭等名茶(引据《茶史》)。宋史食货志记载:喜泰四年(公元1204年),隆兴府唯分宁县(今江西省修水县,宁红集团公司所在地)产茶,他县无茶。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一1850年),宁红茶名益著,种漪殆遍乡村,制法有青茶、乌龙、白毫、茶香、茶砖各种(引据《义宁志》八卷)。由此可见,清代宁红茶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尽管元朝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但茶史上却出现了类似我们近代蒸青的生产流程,取鲜叶于锅中微蒸,放置筐箔上摊凉,乘温用手揉捻,入焙烘干即成。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茶史上,技术上多有创新的重要时期,首推明代。明朝最重大的革新,莫过于蒸青向炒青的过渡,捣改为揉捻,茶叶便成索形,品质自然高出数筹。与此同时,随着制茶方法的改进,饮茶的方式由煮茶改为开水冲泡。红茶,就是明中期继乌龙之后产生并风行于世的一个新茶种,较为规范的红茶制作方法,始见清初《武夷山志》,列基的《多能鄙事》记载不够健全。 清代,中国宁红茶大量打入国际市场,促进了宁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茶叶输出到外国。宁红茶年产销量达五十余万箱,宁红茶被誉为世界红茶之首。输出贸易额在千万元左右。宁红茶生长地幕阜、九宫二大山脉蜿涎其间,地势高峻,深山内山林苍翠,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质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气候温暖,温度适宜,春夏之间,云凝雾绕,光照湿润。宁红茶的生长,得天独厚。至19世纪中叶,宁红茶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这种风格是:条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香高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鲜爽。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赞道:"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鲜红引人,在拼和茶叶极有价值。" 清光绪十八至二十年间,宁红茶进入鼎盛时期,年输出量达30万箱,畅销欧美,成为中国首要名茶之一。19世纪80年代,宁红贡品"太子茶"开始生产,罗坤化在宁红产地漫江杜市开设"厚生隆"茶庄,生产太子茶100万箱(每箱50斤,价值百两白银售于俄国,荣获俄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之奖匾)。 有史(引据《罗氏宗谱》)载日:"吾州贫乏,实业未兴,大启茶市,以扩利源而富地方,于是助本家之茗战,表表出众,闻于粤商,乐得公为佐理,不数年,集饮小试,独立开庄,适俄国太子游历来华,在汉阅公茶,极意褒嘉给厚值。较常倍赞,宁茶之有贡品,由此公之名大噪商界,自时厥后,局面大开,货压六帮,连年战捷,获利不胜亿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