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壹心理综合 5月3号下午,成都市三环路娇子立交桥附近发生一起打人事件,一名女司机被后方小车司机逼停后拖出车外。男司机连续击打女司机头面部,导致女司机肩膀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 < frameborder="0" width="600" height="400" src="http://v.qq.com//player.html?vid=s0153vwz8en&tiny=0&auto=0" allowfullscreen=""> 网友们一片震惊:这下手也太重了吧!!! 不过,这条新闻发生之后又出现了多次逆转,人们指责的对象,或者说同情的对象也变来变去。因为女司机违规变道、别车在先。以下视频是被打前情: < frameborder="0" width="600" height="400" src="http://v.qq.com//player.html?vid=m01537o3ob7&tiny=0&auto=0" allowfullscreen=""> 截至目前,我们能够核实的消息是,女司机违章驾驶导致男司机怒不可遏,而男司机已经因为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 好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精通心理学的小壹君看来,这位男司机的举动,可以说是典型的"路怒症"。 "路怒症"(RoadRage)这个词最近几年才在中文媒体上变得常见。但在美国,它已经让交警头疼多年。 不管路人、乘客,还是司机,每个人都对大拥堵深恶痛绝。集体轰鸣的马达,大量排出的尾气,不知尽头的等待,光是这三样就足够让人抓狂的了。假如此时再有一句寻衅的口角,或者一个侮辱性的手势,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司机是路怒症最大的"患者群"。 据北京晚报总结:路怒症有以下几大原因: 汽油味让人"疯狂" 引起司机发怒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气味的影响就很显著。埃及开罗大学的研究员阿玛金纳维通过实验发现,汽油味会让老鼠变得更有攻击性。令人注意的是,无铅汽油比含铅汽油作用更明显。 到底汽油之类的味道对人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中学里曾经流行过"吸入剂游戏"。对着盛有涂料的杯子深吸气,里面的溶剂就能迅速麻醉大脑,而后帮你神游太虚幻境。尽管游戏者本人感觉很棒,但在旁人看来,他们和醉酒者相比没啥两样。更严重的是,这些"吸醉"的人很喜欢跳楼;如果他们是摩托车手,则很可能上演惨烈的撞车事故。日本总务省和警视厅随后将有机涂料列为软性毒品,禁止随意贩卖给青少年,由此才刹住了中学里的"跳楼风"和"撞车风"。 平时的积怨在路上爆发 除了气味,平时积郁情绪的集中爆发也是个重要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人在拥挤、嘈杂、禁锢的环境里会变得易怒。那么在拥堵的公路上,不良情绪和记忆就像燃料;让人易怒的情境相当于助燃剂;争吵和侮辱性的手势则是引火石。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公路暴力犯罪最猖獗的时代。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发起的历时7年的调查也刚好覆盖了这个时期。 这个表是1990-1996年间,美国公路上由"侵略性驾驶"(Aggressive Driving)造成的致人受伤或致死案件的数量。1996年的伤亡数字较低是因为只收集了1-8月的(打星号处),按照比例换算,1996年全年的该类事故数量大约为1201×1.5=1803,所以整个趋势是递增的。 在所有的10037个案件中,共有218人死亡,12610人受伤,受伤者中超过3500人因为截肢或者脑部受损而终身残废。 公路上因为各种原因而出手伤人的家伙,大部分是受教育程度低、不易控制情绪的年轻男性。不过,在少数案子里,女性和老年人也有很血腥的行为。 这些案件的发生常常是出于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原因:旁边的车放摇滚乐的声音太大,前面的车开太慢堵路,后面的车喇叭不停叫,另一台车很招摇地超过了自己的车,路过的摩托车手伸出中指,甚至只是对方车上挂了一面有争议性的旗子……这些理由在美国公路上都足够让某些司机掏出手枪,或者开足油门一头撞过去。 形形色色的公路案件中,除了引发的理由多种多样以外,车手们的侵略性驾驶行为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撞向其它的车,他们有时候还喜欢撞向建筑物,撞向警方的布防,甚至干脆撞向周边人群。尽管在美国随时都可能遇到枪支威胁,但是事实表明,任何常见枪支的杀伤力都比不上一台由路怒症引发的撞向人群的汽车。 与普通汽车肇事案件不同,这类案件发生之后,绝大多数肇事者所展现出来的忏悔情绪都是其它类型的案子里难以看到的。 肇事者不倾向于回避责任。都愿意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和许多撞车的司机试图极力减轻自己责任的推脱行为有显著反差。 这些肇事者的情绪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持续激动狂躁,不断地向警察重复着令他愤怒的理由;另一种则是深刻忏悔,他们为自己当时的的情绪爆发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惊恐。第一种人远不如第二种人那么多。这个情况应该是宗教信仰的关系。 鉴于情况是如此的不容乐观,许多研究者都郑重地提醒:在公路上请按照规矩开车。别堵路,别随便停车。如果要超车时,也请不要太招摇。总之,避免激怒别人就是保护自己。 友情提示:以下行为可能触发路怒症: 开车打手机 随意变道加塞 乱扔垃圾 乱开远光灯 一次停两个车位 乱按喇叭 开在应急车道上 以上行为,被讨厌是必然,被揍是偶然。 有新闻为证: 2015年4月30日下午4点多,南京两车司机因为争执互相大打出手,两人身上和车上都有血迹。令交警无语的是,经现场勘查,两车压根就没有发生碰擦,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事故发生。原因大概是私家车被出租车别了一下。原本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偏偏两车在中央路小学再次相遇,再次斗气互别。随后,两司机下车理论,随即大打出手。 2015年5月5日,青岛,一辆发往板桥坊方向的302路公交车遇到了一辆"霸气"私家车,从路旁倒车进入车行道时,因为不满公交车按喇叭催促,这辆白色奥迪车两分钟内5次别公交车,幸好当时双方车速都不快,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和车辆刮擦事故。 搜索一下,类似报道简直数不胜数。 那个,我们开个车不就是为了舒服、快对吧,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不要拳脚相加嘛,至少别打头嘛(小壹君很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有没有)。 最后,送上一张《速度与激情》的剧照,马路不是赛车场,速度要慢,不要激情,更不要耍酷。 参考资料:北京晚报:《又见"路怒症" 科学家告诉你如何在开车时防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