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更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积极提倡教育教学改革,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会计教育的目标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涉及到运用何种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什么教学内容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会计教育思路不清晰。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没有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培养对象、层次定位,各类学校设定的会计教学目标都十分笼统,大同小异。缺少特色,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更无法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不同岗位人才的需要,因此,明确教育目标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教学方式单一。为了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老师在授课时增加案例分析环节。虽然不再是教师为主体,说明为主的硬性教学模式,但是设置案例环节的初衷往往不能达到成效,原因在于学生日常实际接触的企业经济信息少之又少,再加上学生对于学习经常存在被动性,案例分析的过程只能是搜集网络信息的过程,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是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通过财务会计教材选用调查结果发现,现有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院校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范教材,部分院校使用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还有一小部分院校使用自编教材。大多教材主要展示了会计的基本知识体系及其具体内容,缺乏与实际相结合、能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业务的处理及知识的融会贯通。由此可见,传统的教材显然无法体现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达不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教材的作用就是为老师授课提供参考,为学生学习提供依据,如果教材实践性的质量不能提高,也会大大降低教材利用率。
  二、更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要更新观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决定着高等教育的类型和等级,反映着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协调发展的关键。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确定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按市场需求确定。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具体到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由于学校在规模、办学理念和条件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必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教学特色,突出教学特点,打造有差异性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要加强课内实验教学研究。课内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教师将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课内实验教学是实践和理论联系最紧的交汇点,这一环节是实践教学的开始,也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课内实验阶段应大力提倡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通过课堂讨论等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实际动手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同时案例教学又能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案例教学应融入各专业课的学习中,一般在会计实务操作的有关理论、程序内容结束,都应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财务案例。例如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可结合成本核算方法的介绍,穿插企业的案例,使学生理解方法的实际运用,并了解企业的成本管理状况。
  三要开发应用型教材,提高教材利用率。教材建设是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通过调查发现,使用自编教材的院校,大多能够做到与新准则内容同步变更,在传递最新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体现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能适应社会人才的需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下,鼓励院校开发应用型教材,体现教材的真正价值,提高教材使用率。应用型教材建设,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组织教材内容,使用多种形式的教材,解决教材滞后问题,并借助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授银行结算方式时,可采用动漫、录像等手段,将银行存款的实际结算流程和立体的工作情境展示给学生,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教材的利用率,体现教材应有的价值。
  四要加强校外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企业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专业实习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诸方面的业务,实习目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具体做法是由学校统一制订实习大纲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持学校介绍信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大纲要求的实习任务,回校后提交有关实习材料及实习报告,由学校组织统一考核确定成绩。为了保证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高校应挖掘潜力,广泛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企业相关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全程督导学生的实习过程,保障实习效果。另外,要积极开展境外培训,参加国际性组织、跨国企业实地考察学习,通过与外国同行的交流,了解境外會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学术动态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学生的涉外沟通能力。
  综上,会计是一门实践性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会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慧璞.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计专业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 王洪丽.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 李怡雯.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改探讨,2013,(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11-16.
  [5] 林松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
网站目录投稿: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