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八首 一
苦恨年年病作家, 韶光〔1〕催促鬓双华。 异乡滋味尝将尽, 诗酒生涯兴未赊〔2〕。 五色陆离翻汉帜〔3〕, 数声隐约响悲笳〔4〕。 频来感觉兴衰事, 极目中原泪似麻。 说明 《诗稿》推断此题八首作于1912年冬。这年作者于成都府中毕业,考入成都高等学校理科。寒假留校未归。这八首诗,是用杜甫《秋兴八首》原韵拟出的"感时愤俗的律诗"(《黑猫》)。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帝制,而胜利果实为大小军阀所篡夺。国内政局纷乱,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阴谋瓜分中国。1911年底至1913年间,俄国先后策动内外蒙独立,出兵新疆伊犁、喀什、阿尔泰等地。1912年英国派兵送叛国的十三世达赖回拉萨,宣布西藏独立。尹昌衡奉命进剿,三个月基本平定川边叛乱。但北洋政府腐败无能,步步退让,下令停止西征。尹昌衡在打箭炉(今康定)裹脚不前。这八首诗承接了杜甫诗"善陈时事"的特点,把众多政治事件纳入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政治的愿望和报国济民的宏大志向。这八首诗及这前后的一些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堪称一时"诗史"。如其一,写对辛亥革命的失望;其二,写政局纷乱;其三,写内政腐败;其四,写军阀混战;其五、六、七、八四首,抨击时政时弊,对国家安危、民族前途充满忧虑与企盼,以图唤起民众,呼唤志士仁人挽狂澜于既倒。 注释 〔1〕韶光,光阴,常指春光,美好时光。温庭筠《春洲曲》:"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2〕赊,满足。 〔3〕五色陆离翻汉帜,当时中华民国国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五族共和",表示以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为代表的中华各民族平等。 〔4〕悲笳,胡笳,胡人卷芦叶而吹之,谓之笳箫。后以竹管代之。此指军中所用的军号,号音悲凉。杜甫《秋兴八首》之二:"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二
群鹜趋逐〔1〕势纷纭, 肝胆竟同楚越分〔2〕。 煮豆燃萁〔3〕惟有泣, 吠尧桀犬厌闻狺〔4〕。 阋墙〔5〕长用相鸣鼓, 边地于今已动鼖〔6〕。 敢是瓜分非惨祸, 波兰遗事〔7〕不堪懚。 注释 〔1〕鹜,鸭。群鹜趋逐,喻各派势力集团相互角逐。 〔2〕肝胆楚越,喻彼此关系原本如肝胆一样的革命阵营,如今犹如楚国和越国一样敌对。 〔3〕煮豆燃萁,喻兄弟自相残杀。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欲加害曹植,命其七步成诗,否则处死。植未及七步口占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豆萁,豆秆。 〔4〕狺,犬吠声。此处桀犬指为主子效劳的走狗。"桀犬吠尧",参见《敝帚集》《〈王制〉讲义》注〔4〕。 〔5〕阋墙,不睦,争吵。《诗·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相鸣鼓,相互攻击。 〔6〕鼖,音坟,军中用大鼓。 〔7〕波兰遗事,18世纪波兰遭俄、普、奥三国三次瓜分,而至亡国。参见《敝帚集》对联一注〔4〕。懚,原稿作,规范校改,意为烦闷。 三
冠盖嵯峨满玉京〔1〕, 一般年少尽知名。 经营人爵羊头烂〔2〕, 罗掘〔3〕民膏鼠角〔4〕生。 腾说〔5〕曹邱〔6〕三寸舌, 争传娄护〔7〕五侯鲭〔8〕。 鼎镬覆公终折足〔9〕, 滥竽〔10〕还自误齐民〔11〕。 注释 〔1〕借用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冠盖,以官服、车盖喻指高官显宦。嵯峨,高峻貌。玉京,即"玄都玉京",天帝所居的地方。此指京城北京。 〔2〕人爵,古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羊头烂,喻滥封官爵,虚图其名。 〔3〕罗,网罗。掘,挖掘。以用网捕雀、挖掘鼠洞,喻搜刮民脂民膏。 〔4〕鼠角,即鼠牙雀角。《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陈奂传疏:"鼠、雀,喻强暴之男也;穿屋、穿墉,喻无礼也。"谓强暴侵凌引起争讼。此句意为强暴势力搜刮民财,手段无用其极。 〔5〕腾说,宣扬主张,传播流言。刘勰《文心雕龙·檄移》:"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 〔6〕曹邱,复姓,西汉时楚人,能言善奉迎。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7〕娄护,汉成帝五位国舅的食客,善辩。 〔8〕五侯,汉成帝同日所封的五位国舅。五侯鲭,汉代杂烩菜名,用鱼和肉合烹的食物。《西京杂记》二:"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争得其欢心,竟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9〕鼎镬,青铜器,古代烹饪器皿。鼎三足两耳,镬似鼎无足。覆公折足,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国家政权的根基被破坏。《周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意为鼎足断了,打翻了王公的食物,玷污了鼎的全身,预示凶险。 〔10〕滥竽,滥竽充数。竽,古乐器。见《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事。 〔11〕齐民,平民百姓。《汉书·食货志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犹今言平民矣。" 四
劫燧〔1〕初经尚未稣〔2〕, 丛祠夜火复鸣狐〔3〕。 奔林战象衡驰突〔4〕, 窜穴阵蛇恣毒痡〔5〕。 极望疮痍千井〔6〕满, 不闻号泣一家无。 司戎〔7〕毕竟司何事, 双方罪恶讵胜诛〔8〕。 注释 〔1〕劫燧,即烽燧。古代边防的报警信号,白天点火望烟,曰燧。原稿作,规范校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李贤注:"昼则燔燧,夜乃举烽。" 〔2〕稣,即苏,复苏。杜甫《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3〕丛祠,荒野丛林中的神祠。《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卒皆夜惊恐。"借喻新的战争又将发生。 〔4〕象,大象。《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王寻、王邑围昆阳,驱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衡,同横,横行无忌。衡驰突,任意驰骋奔突。 〔5〕蛇,指长蛇、封豕等猛兽。恣,肆意。痡,人疲不能行走之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如于楚。"此二句比喻战争如毒蛇猛兽残害人民。 〔6〕井,指村落,千村万落。 〔7〕司戎,掌管军政的长官。《新唐书·百官制》:"龙朔二年,改兵部为司戎。" 〔8〕罪恶讵胜诛,即罪大恶极,罪不容诛。 五
五族共和〔1〕岂易哉, 百年根蒂费深培。 理财已少计然〔2〕术, 和狄偏无魏绛〔3〕才。 西北旧蕃行瓯脱〔4〕, 中央深咎弗虺摧〔5〕。 请看肉食〔6〕公余后, 尚向花丛〔7〕醉酒杯。 注释 〔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提出"五族共和"口号。意谓中华各民族不分大小,平等共建民主共和国。 〔2〕计然,春秋战国时人。姓辛,名研,字文子。博学多才,尤善计算。仕于越国,献十策,范蠡以他为师,殖产至巨万。见《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 〔3〕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因言和戎五利,晋侯命其与山戎为盟,从此晋无边患,争霸中原。 〔4〕瓯脱,一作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守望或屯戍之处为瓯脱。《史记·匈奴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欧脱。"后谓边境弃地为瓯脱。 〔5〕弗虺摧,即虺弗摧。虺,小蛇。《国语·吴语》载:春秋时吴王夫差胜越,将许越和,申胥谏曰:"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意谓小蛇不打,长大后即不可制。喻不除弱敌后患无穷。 〔6〕肉食,享受高官厚禄的官吏。《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指男女风流事。 六
藏卫喧腾独立声〔1〕, 斯人决计徂西征〔2〕。 豪华定远居投笔〔3〕, 俊逸终军直请缨〔4〕。 羽檄〔5〕飞驰千万急, 蛮腰〔6〕纤细十分轻。 寨中欢乐如何似, 留滞安阳楚将营〔7〕。 注释 〔1〕藏卫,即西藏。西藏旧分四部:康(前藏)、卫(中藏)、藏(后藏)、阿里。1912年英国唆使并派兵护送十三世达赖回拉萨,宣布"西藏独立"。 〔2〕斯人,指四川都督尹昌衡。徂,往。《诗稿》正文作"组",书后附表勘误。1912年7月尹出兵,三个月基本平定川边叛乱。 〔3〕定远,《诗稿》正文作"志达",书后附表勘误为"志远",现据上下文校改为"定远"。定远投笔,见《后汉书·班超传》。班超(32—102),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班固弟,东汉名将。奉诏出击北匈奴,平定西域,后封定远侯。少时有大志,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 〔4〕终军(?一公元前122),字子云,西汉时济南人。博辩能文,年十八即为博士弟子。武帝时任谒者给事中,擢为谏议大夫。尝向武帝谏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南越,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区。二十多岁早逝,时称终童。见《汉书·终军传》。请缨,请求出征报效国家。 〔5〕羽檄,即羽书,紧急军事文书。《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王维《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6〕蛮腰,小蛮腰。小蛮,唐时歌妓,善舞。白居易诗:"杨柳小蛮腰。" 〔7〕安阳,今山东曹县东有安阳城。楚将,指楚怀王上将军宋义。出兵救赵时在安阳滞留按兵不动,又在送其子赴任途中饮酒作乐,被副将项羽杀。喻尹昌衡率兵出征,因民国政府下令停止西征,停滞中途,止于打箭炉(今康定)。 七
兔走乌飞〔1〕又一年, 武昌旧事〔2〕已如烟。 眈眈群虎〔3〕犹环视, 岌岌醒狮〔4〕尚倒悬〔5〕。 承认问题〔6〕穿眼望〔7〕, 破除均势在眉燃, 不见朔方〔8〕今日事, 俄人竟乃著先鞭〔9〕。 注释 〔1〕兔走乌飞,古代神话,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月中有白兔捣药,故称月亮为玉兔。意谓时间过得很快。 〔2〕武昌旧事,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3〕眈眈群虎,指西方列强、帝国主义。眈眈,如虎注目,盯着看。 〔4〕岌岌,危险,岌岌可危。醒狮,指中国。旧时,西方称中国为睡狮,辛亥革命后睡狮醒来,时人改称中国为醒狮。 〔5〕倒悬,形容处境极为困苦,犹如人被置悬挂。《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汉书·贾谊传》:"天下之事方倒县(悬)。" 〔6〕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尚待国际承认。 〔7〕穿眼望,望眼欲穿之意。王恽《送李郎中德昌北还情见乎辞》:"落日乡音杳,秋空望眼穿。" 〔8〕朔方,北方。 〔9〕著先鞭,先行一步,先占一筹。指沙俄抢先动手侵略我国西北边疆。 八
抽绎〔1〕俄蒙协约〔2〕词, 我心如醉复如痴。 追念极边〔3〕思缅越, 难忘近事失高丽〔4〕。 覆车俱在宁仍蹈〔5〕, 殷鉴〔6〕犹悬敢受欺? 伤心国势漂摇〔7〕甚, 中流砥柱〔8〕仗阿谁? 注释 〔1〕抽绎,一作绎,理出头绪,推究事理。 〔2〕俄蒙协约,1912年11月3日,沙俄与蒙古签订条约,唆使蒙古独立。 〔3〕极边,遥远的边疆。缅越,缅甸、越南。 〔4〕高丽,朝鲜。此诗三、四两句,指我国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失去缅甸、越南藩属,中日甲午战争又失去朝鲜。 〔5〕覆车具在宁仍蹈,重蹈覆辙之意。宁,怎能。 〔6〕鉴,鉴戒。殷鉴,《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复古之世。"殷朝的子孙应以夏朝的灭亡作镜子,警戒自己。 〔7〕国势,《诗稿》正文作"国事",书后附表勘误。漂摇,摇荡、动荡。《诗·幽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8〕砥柱,柱石,立于三门峡东黄河中流的一处柱石形小山。中流砥柱,比喻能支撑危局,担当重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