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源于认知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探讨。认知心理学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他们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所谓心理结构,就是指学习者知觉和概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方式。" 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的时候,学习就发生了。因此,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与改变。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行为主义的教学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特定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越具体、越精确越好。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则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操作、观察、符号运算和想象等技能。在布鲁纳的教学思想里,帮助或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其中心课题。他曾强调:"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 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同时他强调:"我们也许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一般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追求优异成绩这个说法指的是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布鲁纳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发现法的人,但却注重对发现法的研究和运用。发现法具有四种特征:一是强调学习过程。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二是强调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是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其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三是强调内在动机。布鲁纳充分肯定动机对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认为与其让学生之间展开某种竞争,激发其学习行为,还不如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其不断挑战自身的能力。四是强调信息提取。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 1/2 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储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所以,应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效果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17页…具体而言,发现法的实质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发展自己"发现学习"的能力。 2/2